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興大團隊 首次發現台灣半陸生水蠆

中華日報

更新於 2021年07月20日22:49 • 發布於 2021年07月20日22:49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蜻蜓的幼蟲「水蠆」大多數生活在水中,國立中興大學、台北市立動物園與薇閣中學田園教學中心聯合研究團隊七月於國際期刊「國際蜻蛉學」(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donatology) 發表關於半陸生水蠆的論文,為國內首次發現水蠆也能在陸上行走、獵食等特殊行為。

論文第一作者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大三生胡芳碩表示,「大多數的水蠆只能生活在水中,水蠆能夠在陸地上長時間活動相當罕見,在國外也只有極少數的案例,這次首度在台灣發現微刺晏蜓的水蠆,記錄到這種水蠆在陸地上特殊的生活方式,揭開水蠆也能在陸上活動的可能性」。

胡芳碩說明,「會發現微刺晏蜓水蠆完全是個意外!當時我在山坡上的小流水旁翻石頭、尋找隱翅蟲,沒想到翻到了水蠆,想都沒想到會在陸上發現水蠆;進一步調查發現,白天時比較小的水蠆會在苔蘚上面行走,晚上也曾看到比較大型的水蠆懸吊在葉子下方;實驗室飼養時發現牠們很少下水,甚至會在陸上捕食,這些都大大顛覆了我們對於水蠆一定住在水裡的印象。」

微刺晏蜓是行蹤隱密的蜻蜓,在台灣主要分布在中低海拔的原始林,成蟲喜好在瀑布區活動,與他們水蠆的棲息環境有很大的不同。蜻蜓是水域環境調查中相當重要的生物指標,不同種類的蜻蜓棲息在不同的環境,能夠反映出水域環境的狀況,對於未來水域環境的生態調查有相當程度的助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