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國家圖書館主辦《紙是開始:走進紙的奇妙世界》特展即起登場,推出「紙的模樣」、「紙的減法」、「紙間漫遊」、「臺灣紙藝彈起」及「浮雕漫談」5大單元,呈現視覺與工藝的精采交織,涵蓋手作紙設計、剪紙藝術、摺紙文化、臺灣立體閱讀、動漫紙雕,另有多位藝術家展出私藏作品,邀大家探索探索紙張的無限可能,感受它在藝術與文化的獨特魅力。
《紙是開始》展期至4月13日,由紙藝家洪新富、涂乙欽擔任策展顧問,不僅展現紙藝的精湛技法與創新思維,更串聯過去與未來,讓紙張不再只是承載文字的載體,而是藝術與創意的舞台,在紙的世界發現新的靈感與感動。
該展開幕儀式,邀請臺灣摺紙協會莊嘉豪老師現場演繹精彩的「布摺福」摺紙技法,他現場運用 6平方公尺的布,在無摺線狀態下,與另外2位老師合作,一步步摺出一個 「福」字,獨特表演展現摺紙的技藝,也傳遞創意與文化的融合。
第1個單元「紙的模樣」,由手工紙專家李孟書策劃,她採用淋漿技法,堆疊出不同色塊,豐富紙的顏色,同時又保有紙的質樸美感,展出作品有花磚系列及手工紙的相關文創產品。
第2個單元「紙的減法」主要是李信慧、賴彥廷兩位藝術家作品。剪紙是一項傳統民間技藝,利用畫面中鏤空的虛與實來傳達情感,該展以窗貼形式,大面積呈現剪紙之美,包含各類生活記憶、民俗樣態、裝飾雕花、節日慶典,值得細細品味。
第3個單元「紙間漫遊」,由臺灣摺紙協會多位藝術家參展,其中陳士豪展示極為罕見的大型人偶作品「莉莎」,還有莊嘉豪以春聯摺疊而成,不經任何拼接剪裁的作品「望紙成龍」,都是令人驚奇的摺紙藝術品。展覽特別規劃互動體驗區,讓參觀者親手體驗摺紙的樂趣,不僅是一場視覺與創意的盛宴,更是一場探索紙張無限可能的奇幻旅程。
第4個單元「臺灣紙藝彈起」,由涂乙欽擔任策劃顧問,邀集多位藝術家參展。洪新富擔任導覽藝術家,帶觀眾探索展品,從造紙與摺紙歷史開始介紹。其中,「臺灣立體閱讀專區」展出洪新富復刻出版的「立體賀卡」,設計相當獨特,打開時卡片中的仙翁手部會移動,宛如向收到賀卡的人拱手祝賀。這張卡片早在昭和十一年(1936年)就已經申請註冊繁體中文專利,專利申請人為黃根先生,極具歷史價值,這項珍貴發現證明,臺灣在日治時期即擁有精湛的立體紙藝技術,也展現臺灣人的創意與巧思。
此外,展區亦呈現臺灣省教育廳早期出版的《小學生畫刊—交通專號》及《中華幼兒圖畫書》,讓觀眾一窺臺灣兒童讀物的發展脈絡。在「紙上榮耀專區」,則匯集多本榮獲獎項的立體書作品,展現紙藝創作的卓越成就。
第5個單元「浮雕漫談」,由臺南應用大學漫畫系助理教授陸承石策劃,以別具特色的動漫立體紙雕參展。這種創作方式,除了要具備視覺藝術的感知,還需要對動漫有深刻理解,才能創造出具動漫精神的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