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少子化導致部分大學招生不佳,但仍有不少公私立大學碩士在職專班受到退休人士喜愛。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在職專班高達三分之一學生是退休人士,甚至有72歲。中大歷史所指出,很多學生過去在理工領域工作,因工作關係而放棄歷史,退休後不用為生計擔心,為了興趣而選讀歷史所,還有桃園望族李騰芳後代,為了幫家族寫歷史而就讀。
中央大學歷史所長皮國立表示,碩士專班招生已有20幾年歷史,每年招收15名學生,幾乎每屆都滿招,過去大都是高中職老師為了拿碩士學位而來進修,後來因為多數高中職教師都擁有碩士學位,最近幾年錄取的學生,退休人士占比逐年提高,目前約有三分之一學生是已退休人士,三分之二學生是還有工作,考入歷史所進修。
皮國立進一步說明,已經退休的人士會想念歷史所,絕大多數是因為興趣,這些人在年輕時,因為工作或家庭要求,覺得念歷史沒出路,而被迫念理工科,現在退休了或工作穩定後,不用再為生計擔心,所以就毅然報考歷史所,像是有一位銀行業的高階主管,已年過70歲,因為對歷史有興趣,退休後報考歷史所,每次都穿著西裝、拿著公事包來上課,嚴謹的態度讓他印象深刻。
除了興趣,皮國立表示,來念碩專班的學生也有不同的原因,像是一位學生是桃園望族李騰芳的後代,他為了幫整個家族寫歷史,所以來念碩專班,彷彿背負著家族的使命,還有一位學生是台北市至善堂董事長,為了將老宅都更並成立文史館,所以來念碩專班,要學一些史學方法,以便好好研究、書寫先人的歷史。
皮國立分析,碩士專班會受到退休人士歡迎,主要還是學生有興趣,很多人都是年輕時無法念歷史系所,現在念歷史則是為了圓當年的夢,加上歷史是一門較容易入門的學科,幾乎所有人都可以來念,政府也開始逐步推動樂齡學習,鼓勵各公私立大專校院開設相關課程,許多退休人士不希望自己老化太快,想透過不斷學習來讓心靈常保健康,故促成碩士專班日漸受到這些中高齡長者的歡迎,未來也將在高齡化社會中,持續扮演樂齡學習的重要學習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