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避免意外「殺嬰」行為 石虎繁殖特重隱私

中華日報

更新於 2021年11月22日16:09 • 發布於 2021年11月22日16:09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國內的愛喵族日益增多,但不少人並不知道,可愛的貓咪媽媽,在認為受到外在強大威脅時,會認為只有將寶寶們藏在自已的腹內「最安全」,因此會吃下自己的寶寶,也就是所謂的「殺嬰行為」;因此,有部分物種,台北市立動物園會等到寶寶們長大一些之後,才會讓動物媽媽和寶寶們「見客」。

石虎「平平」初到動物園時熟悉環境、認識公石虎、合籠、併籠到懷孕、生產、育幼。(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石虎「平平」初到動物園時熟悉環境、認識公石虎、合籠、併籠到懷孕、生產、育幼。(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園方表示,每當臺北市立動物園公布新生動物寶寶的訊息時,總是會獲得廣大的迴響,可是有時等到動物寶寶和大家見面時,似乎已經不那麼萌,因此民眾難免會有疑問,為甚麼動物園不早點讓動物寶寶和大家見面呢?

雄性動物搶佔領域後,為了確保讓領地內的雌性個體快速進入繁殖期,及「當領袖」期間。(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雄性動物搶佔領域後,為了確保讓領地內的雌性個體快速進入繁殖期,及「當領袖」期間。(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指出,人類喜獲麟兒總會敲鑼打鼓分享給親朋好友這份喜悅,但是野生動物卻恰好相反,為了能安全、順利地把寶寶帶大,動物媽媽總是小心翼翼、隱密地把寶寶藏在安全的地方,尤其是獨居動物。

雌性動物可能會殺死其他同類的後代,為了減少自己的後代對有限資源的競爭(非洲獅)。(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雌性動物可能會殺死其他同類的後代,為了減少自己的後代對有限資源的競爭(非洲獅)。(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園方強調,野生動物的確存在「殺嬰」行為,而且原因眾多而複雜。雌性動物可能會殺死其他同類的後代,為了減少自己的後代對有限資源的競爭;雄性動物搶佔領域後,為了確保讓領地內的雌性個體快速進入繁殖期,及「當領袖」期間照顧的都是自己的小孩,也會出現殺嬰行為,這都是為了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讓自己的後代健康地生存下去,像黑猩猩、獅子、老虎等都有這樣的行為。

動物園在不干擾動物媽媽育幼的狀態下,盡可能提供動物一個隱密、安全的育幼環境。(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在不干擾動物媽媽育幼的狀態下,盡可能提供動物一個隱密、安全的育幼環境。(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但有些動物媽媽會殺死自己的部分或全部幼仔,甚至會吃掉牠們,殺死自己後代的行為的原因十分複雜,可能是補充媽媽的營養、讓媽媽專心撫養相對健康的幼仔、或當幼仔因為各種原因死去或者快要死去時,還有當動物媽媽覺得環境不安全時,也很容易把寶寶吃掉,尤其是第一次當媽媽的個體。

還記得石虎寶寶「虎力勇」三兄妹,從媽媽「平平」初到動物園時熟悉環境、認識公石虎、合籠、併籠到懷孕、生產、育幼,整個過程保育員都是透過監視器觀察,除了餵食盡量減少和石虎接觸。在石虎寶寶一個多月大時才逮到機會偷偷將「虎力勇」三兄妹抱出來秤重同時確認性別。

動物園在不干擾動物媽媽育幼的狀態下,盡可能提供動物一個隱密、安全的育幼環境,在最適當的時機讓動物媽媽和寶寶和大家見面的時間,所有的一切都是以動物的需求為第一考量。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