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冬天寶寶脫臼高2倍!包巾包法正解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2022年01月05日10:09 • 發布於 2022年01月05日04:46

實習編輯許琬琦/台北報導 【 01/05 12:46 發稿 | 06:08更新:新增影音 】

襁褓方式會影響嬰兒髖關節發育(圖/林口長庚醫院提供)
襁褓方式會影響嬰兒髖關節發育(圖/林口長庚醫院提供)

▲襁褓方式會影響嬰兒髖關節發育(圖/林口長庚醫院提供)

襁褓寶寶的方式不可大意,以免增加寶寶未來髖關節脫臼手術的機率!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骨科最新研究發現,嬰兒出生到四個月是髖關節的快速發育期,這段期間若大腿被拘限在某特定姿勢,會妨礙發育導致脫臼,又以冬天最常見。因此冬天出生的嬰兒髖關節脫臼手術發生率,比夏天出生的嬰兒高出兩倍。

近二十年來,台灣由於兒童保健政策以及父母對於新生兒篩檢的重視,髖關節發育不良大多經早期診斷、吊帶治療而恢復正常,因晚期診斷、脫臼而需要手術治療的發生率已逐年減少,從2000年出生嬰兒有0.6/1000的手術率,到2010年的出生嬰兒手術率已改善到0.3/1000,降低了50%。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骨科主任張嘉獻醫師指出:「嬰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一種健康的隱形殺手,早期症狀不明顯,但拖到1歲多演進到脫臼、長短腳、跛行才發現,都需要麻醉下手術復位,才能避免長期的運動困難及髖關節退化疼痛。」

林口長庚醫院公布兒童骨科最新研究。左為郭耿南教授,右為張嘉獻主任。(圖/林口長庚醫院提供)
林口長庚醫院公布兒童骨科最新研究。左為郭耿南教授,右為張嘉獻主任。(圖/林口長庚醫院提供)

▲林口長庚醫院公布兒童骨科最新研究。左為郭耿南教授,右為張嘉獻主任。(圖/林口長庚醫院提供)

然而長庚醫院根據健保資料庫的世代研究發現,在蒐集的1,296筆脫臼手術資料中,每年冬天出生的嬰兒是較容易發生髖關節脫臼需要手術治療的族群,其中以12月及1月出生的嬰兒有最高的風險,超過0.7/1000;相對的,夏天6月及7月出生的嬰兒手術發生率最低,不到0.3/1000。

為什麼冬天出生的嬰兒有較高的罹病率呢?張嘉獻主任認為:「嬰兒出生到四個月是髖關節的快速發育期,這段期間若大腿被拘限在伸直或靠攏的姿勢,會妨礙發育導致脫臼,而大腿彎曲外展的姿勢,在肌肉出力時會將股骨推進髖臼內,促進關節發育。」

李偉群醫師則表示,出生後三個月內的平均氣溫對於手術發生率有最高的相關性,比出生當月氣溫的影響力還大,這個現象說明了髖關節發育非常受後天如何照顧的影響。他也表示:「持平而論,台灣新生兒篩檢已經做得不錯,德國是施行髖關節超音波普篩的國家,髖關節脫臼手術發生率是0.26/1000,台灣在2005年之後的夏季出生的嬰兒,脫臼手術發生率已達先進國家的水準。但台灣冬季出生的嬰兒手術發生率是夏季出生的兩倍,因此未來公衛篩檢政策應以改善冬天出生嬰兒的髖關節篩檢為重點。」

張嘉獻主任強調,要改善冬天出生嬰兒的髖關節脫臼手術發生率,有三件事可以做:

一、以社群媒體或報章雜誌教育父母親,冬天即使氣溫低也不要把嬰兒的大腿包緊裹直,這種不正確的襁褓文化已被許多文獻證實會導致髖關節脫臼。

二、兒童健康手冊內的衛教資料,將冬天出生嬰兒當作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好發族群,教育家長要確實將嬰兒大腿擺在彎曲外展的姿勢,也提醒醫師診視嬰兒時要注意穿衣物的方式,全民都有在注意,冬天嬰兒罹病率就不會跟夏天嬰兒差那麼多。

三、政策上適度放寬髖關節超音波執行的條件,因為還沒到脫臼地步的髖發育不良,不容易由徒手檢查出來,超音波檢查是避免遺憾的好方法。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