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每逢春節,外地的家人返鄉團圓吃年夜飯,長輩給壓歲錢,全家一起守歲,不過受到疫情影響,團聚的頻率減少,加上現代家庭型態改變,過去大家族闔家團圓的情況較為少見,更多人改用社群媒體科技拜年,使得過年氣氛越來越淡薄。
台北街頭掛起大紅燈龍,喜氣洋洋烘托春節氣氛,在年貨大街,總算又恢復熱鬧景象。受到疫情影響,多數人減少外出待在家裡過年,改用社群媒體拜年的風氣越來越興盛。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劉維公:「社群媒體,大家寫一大堆,就是傳一大堆貼圖,在網路上面的那種祝賀,或者是過年的氣氛非常地強。」
近幾年國內家庭組織以小家庭居多,內政部統計,2021年,夫妻與小孩組成的核心家庭占了33%,只有夫妻兩人沒有小孩的有20%,三代同堂的大家族只有11.65%,家庭型態的改變,就連過年團圓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劉維公:「家族的團聚這件事情,也許變得是家庭的團聚,反而不像以前大家庭大家族的那種聚會。」
民眾:「過年還是需要有一點點熱鬧的氣氛,像以前我們小時候一樣,就是可能會有哥哥姊姊、一些親朋好友一起回來,大家一起團聚。」
尤其是現代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返鄉過年的原因,除了不想被詢問結婚生子、就學及工作薪水問題,或是跟家人之間有隔閡,沒有聊天的話題,車票很難訂,舟車勞頓相當疲憊,同時也想利用長假好好地出國遊玩。
民眾:「(您會跟長輩拜年嗎?) 不太會,就是感覺有點麻煩。」
諮商心理師 林萃芬:「有一些長輩拿到晚輩包的紅包以後,會用一種哀怨的語氣說,蛤,這樣喔,你要不要過完年去換一個工作啊。」
現代生活型態轉變,傳統大家族闔家團圓的氣氛越來越淡薄,依靠科技維繫情感成為社會常態。但還是有家庭守住傳統,堅持過年團圓相聚,面對面聯繫感情。
民眾:「平平安安節節高升,好彩頭年年有餘。」
年味有沒有變淡,關鍵還是在人,彼此主動聯絡用心經營,感情就會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