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未來大人物】30歲的她代表台灣參加「世界石滬首腦會議」,將澎湖之寶推向世界文化遺產

未來大人物

發布於 2022年07月29日09:40 • 未來大人物陳淑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那年馥慈返鄉時被空中一朵朵愛心敲擊心房,那是澎湖的石滬、是澎湖文化也是歷史痕跡。「我們都是被石滬養大的孩子啊!」這個念頭引領她們走向「振興石滬」之路。

如同許多北漂的孩子心中那塊柔軟一樣,澎湖孩子楊馥慈與曾宥輯在心中也有一塊夢想之地,總想著有一天能不能為故鄉做些什麼、努力些什麼。5年前他們返鄉,在空中遇見了一朵朵愛心樣貌的澎湖石滬,像是海上長城一樣鎮守著澎湖,老一輩澎湖人總說:「石滬啊~魚總是多到走路都會踢到!」但如今,石滬卻已逐漸凋零,在海水每日敲打中,慢慢流逝。

搭機到澎湖,若遇到退潮,可從空中看見的一朵朵石滬愛心。(Photo Credit - 陳淑玲)
搭機到澎湖,若遇到退潮,可從空中看見的一朵朵石滬愛心。(Photo Credit - 陳淑玲)

有沒有可能,不以經濟價值考量而以文化層面思考,將澎湖這堪稱世界級景觀的石滬修築,讓文化能延續下去?

原來,我們都是被石滬養大的孩子

故事要從2016那年說起,馥慈獲得水保局「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計畫返鄉,空有一股腦熱情卻不知從何啟動的她在偶然的機會下,與夥伴宥輯去參觀了朋友家中的石滬,在馥慈記憶中,走上石滬在海水敲打邊緣走近大海,近距離的看著討海人將一顆顆玄武岩利用角度緊密疊砌而出的海上長城,那種與自然之間緊密連結的傳統文化讓馥慈著了迷,開始天天到石滬報到,期盼能展開修築石滬的學習。

返鄉的孩子卻天天在家不見蹤影,馥慈阿嬤有天再也忍不住地問她到底去了哪裡怎麼把自己曬成了小黑碳,馥慈靦腆地說了正在學習修築石滬後,阿嬤卻驚人地說著:「對石滬這麼有興趣,那就去把家裡的石滬修一修吧!」馥慈這才驚訝的發現,家裡也有口石滬,爸爸小時都還有在石滬裡捕魚經驗,甚至還找到文獻發現,真的有一口石滬擁有者就是阿公跟爸爸的名字。馥慈:「原來我也是被石滬養大的孩子啊!」

石滬點燃了在家鄉創業的火花,馥慈與宥輯在心中畫了一片藍海大圖,2017年,以「離島出走」為名,開啟了修築石滬的迢迢之路。

退潮的石滬裡總可以遇到好多可愛小生物。(Photo Credit - 陳淑玲)
退潮的石滬裡總可以遇到好多可愛小生物。(Photo Credit - 陳淑玲)

幫石滬做一次戶口普查

根據離島出走的爬梳,截至2009年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李明儒教授指導的「滬口普查」,澎湖的石滬共計有609口,而最古老一口石滬也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過去輝煌時期在當地有70-80%漁業都來自石滬捕獲,也就是說在過往年代,石滬的捕魚方式,撐起了澎湖大部分的討海人家中的生計。

然而環境改變、氣候變遷、新興捕魚技術崛起、漁獲量逐年下滑的種種因素,以傳統方式人工捕撈的石滬逐漸失去經濟價值,再加上因石滬的構成是以玄武岩堆砌密合排列,但在海上日夜受海水敲打總會經常性毀壞需要經常性修築,不符合經濟考量狀態下,石滬逐漸一口口被擱置、放棄。

從空中俯瞰,一口一口石滬清楚可見。(Photo Credit - 陳淑玲)
從空中俯瞰,一口一口石滬清楚可見。(Photo Credit - 陳淑玲)

「創業初期我們想要盤點澎湖石滬,於是學了空拍飛上天,那些石滬一口口依循著海流潮汐方向砌成,是根據經驗累積與精密計算過後才得到的人工智慧結晶,從空中俯瞰,真的很壯觀。」宥輯這樣回憶著由空中看石滬的過程。

他們拜訪過往研究石滬的老師、教授,期盼學習石滬之事;以空拍方式紀錄石滬現況與毀壞樣貌,並將所拍攝到的石滬製作成了一份「澎湖石滬地圖」,用地區交叉所有石滬種類如弧形滬、單滬房石滬、複數滬房石滬等的方式紀錄而出,甚至對未辨識出的石滬進行與歷史文獻、漁業權登記時間等等資料相比對的查詢,期盼能夠將澎湖石滬做更完整且數據化的調查。

用觀光推行澎湖文化

除了盤點之外,更要緊的是修築,他們找到了還有在修築石滬的匠師,卻被許多人拒絕,原因就是因為太辛苦了。宥輯說:「一口石滬製作從零到完成約莫要8-10年的時間,觀察365天的海流潮汐、魚群迴游慣性、天氣、風向…全部都要調查才能決定滬口方向。而建造更是辛苦,要將陸地上的玄武岩以人工方式漂運位置,依循運、橇、掘、轉、結繩、敲、填櫃、修面等8個步驟來修築,一顆玄武岩少說都有20-100斤,搬運與疊砌是非常辛苦的事。」

一顆玄武岩石要徒手搬起非常不易,利用結繩搬運起,再看準切面後,拋入精準位置裡。(Photo Credit - 陳淑玲)
一顆玄武岩石要徒手搬起非常不易,利用結繩搬運起,再看準切面後,拋入精準位置裡。(Photo Credit - 陳淑玲)

除此之外,能修築石滬的時間少之又少,一個月僅有13天、一天大概僅有白天退潮的3-4小時能修,偏偏石滬都在離岸邊遙遠的海上,讓修築之路難上加難。

馥慈:「一開始好多人都不看好,覺得我們只是一時興起吃不了苦的。但我們互相打氣鼓勵,持續修下去。2021年5月我們跟坤師仔(洪振坤)修好的那口西嶼牛心灣石滬裡,竟然大豐收捕獲了成群的炸彈魚!」

不以石滬漁獲來盈利,馥慈與宥輯想的是「將石滬成為澎湖文化代表」,用觀光的方式來向台灣、甚至向世界推廣澎湖,這才是「離島出走」推廣石滬文化的初心與初衷。他們除了持續修築石滬外,以參與旅遊行程方式推出深度遊程,分為初步對石滬感興趣到海上探訪遊玩的「石滬初心者」;適合親子走讀潮間帶、觀看石滬及抱墩魚法的「石滬探索者」;想親自動手一同加入修復石滬的「石滬修復者」行程;更有想躲開白天大太陽的「石滬夜行者」探訪潮間帶等等,透過觀光體驗,傳達石滬深厚的文化價值與意義。

我的故鄉我的家由我來守護

努力5年、默默在家鄉裡修築石滬,也逐漸被看見,除了社區長輩真正明白了兩人堅持的心之外,離島出走更2019年受到日本學者邀請,到日本參加「日本世界石滬首腦會議」,成為台灣出席代表團隊。

台灣政府單位於2009年將石滬列為「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而「離島出走」是走在實踐的道路上,馥慈與宥輯在紅羅村裡承接了洪氏魚灶當作基地,魚灶是過往漁家漁獲上岸時,把魚送至鄰近海岸邊的魚灶用以標魚、洗魚、煮魚、曬魚重要過程的地方,現在魚灶雖已不再是當時功能使用,但馥慈與宥輯將重要的兩口煙囪以古法修築,再現傳統樣貌。未來更希望以此為據點,讓體驗者以此為接觸石滬的起始點,甚至是石滬展演、座談等多功能據點。

用古法築起的兩口煙囪,一步步以此為基地築出澎湖文化的連結。(Photo Credit - 陳淑玲)
用古法築起的兩口煙囪,一步步以此為基地築出澎湖文化的連結。(Photo Credit - 陳淑玲)

石滬以對自然相對友善的方式在捕魚、是大自然與人類良善共存的生存之道,修築石滬不只是修繕而已,更是傳承澎湖人過往智慧文化與對家鄉的連結,他們正以自己的力量在應援故鄉「重修舊好」,並且堅定的表示著,會一直一直做下去。

更了解:
離島出走官網:澎湖石滬資訊平台
離島出走粉絲專頁

響應我們的倡議: 訂閱未來大人物電子報,讓他們的勇敢故事陪你前行>>

責任編輯:江怡蘋
核稿編輯:王銘岳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