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毛色是寵物魅力的關鍵之一,無論是貓咪的虎斑紋還是狗狗的斑點花紋,每一種毛色都由基因決定,背後隱藏著豐富的遺傳學知識。
毛色的形成取決於寵物體內多種基因的互動,其中最重要的角色是黑色素與黃色素。黑色素控制深色毛色,而黃色素則負責淺色毛色,這兩種色素由基因的開關機制調控。以狗為例,控制黑色素的基因包括MC1R(黑色素受體基因)和ASIP(黃黑調控基因),它們的互動決定了狗的毛色是全黑、全黃還是混合的花紋。貓的毛色則主要由TYRP1、MC1R等基因調控,例如橘貓的顏色來自於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因此橘貓大多為雄性,而雌性橘貓則更為稀有。
當不同品種交配時,牠們後代的毛色可能出現「隨機組合」,帶來無法預測的獨特花紋。例如,拉布拉多犬與大麥町犬的混種可能擁有大麥町的黑白斑點,但底色卻呈現拉布拉多的棕色。基因的隨機性讓每隻混血寵物都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此外,毛色基因的隱性與顯性特性也影響了毛色的表現。一些毛色如全白或純黑是由顯性基因控制,只要獲得一個顯性基因就能表現,而其他如巧克力色或奶油色則由隱性基因掌控,必須同時繼承雙親的隱性基因才能出現。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某些毛色在特定品種中更為罕見。
毛色不僅僅是美觀的問題,也可能與健康息息相關。例如,部分全白毛色的貓和狗容易伴隨聽力問題,這是因為控制白毛的基因可能同時影響內耳的發育。同樣地,某些特定毛色的貓狗在紫外線下更容易曬傷,這些基因影響提醒我們在選擇寵物時需要考量的不僅是外貌,還有可能的健康風險。
混血品種的多樣性是毛色基因的豐富表現,每一次交配都像是一場基因拼圖遊戲,創造出多變的毛色與花紋。然而,基因的隨機性也意味著難以精確預測後代的樣貌,因此混血品種常帶來驚喜。飼主在選擇混血寵物時,可以通過了解親代的基因特性,對毛色與特性有更清楚的預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