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盆地的「尪公」信仰,因集應廟、忠順廟二大系統對主祀神明尪公、唐朝名將張巡的尊號意見分歧,掀起正名大戰。根據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網,保儀尊王、保儀大夫稱號與唐朝張巡、許遠有關,張是武將,許是文官,有時保儀尊王指張巡、保儀大夫指許遠,有時則反之。因二人多為共祀,又稱「雙忠」,信仰典故源自唐朝的安史之亂,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還曾撰文頌揚他們功績,曾收錄在我國的高中國文課本中。
根據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網的資訊,張巡、許遠在安史之亂因忠於唐朝皇室,堅守睢陽寧死不降,最後兵敗城破,兩人皆被叛軍處死,犠牲看似局部卻影響戰局至鉅,唐室因而復興。
不過,當時唐朝並未立即替張巡、許遠二人立廟,主要是當時因極度缺糧而有吃食人肉之說,直到友人上書為其平反,唐肅宗才下詔立廟,後又經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撰文〈張中丞傳後敘〉提倡,二人事蹟及崇祀擴大,成重要信仰之一。
而韓愈這篇〈張中丞傳後敘〉曾收錄在我國的高中國文課本,韓愈在文中極力反駁外界對張巡、許遠的批評,並大力表彰二人死守抵抗安史叛軍的功績,例如:「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即稱讚二人在兵力懸殊的態勢下仍死守孤城禦敵,是保住整個唐朝天下不滅亡的最大功臣。
更多鏡週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