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藍鯨每天攝入44公斤塑膠 不是直接來自於海水

太報

更新於 2022年11月02日07:51 • 發布於 2022年11月02日07:51 • 林宜萱

藍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也是海洋食物鏈當中的大胃王;作為濾食性動物,牠們攝取食物的方式是張開嘴,從海水中過濾出食物吞下。美國研究人員發現,藍鯨一天會攝入1000萬個塑膠微粒碎片、重達43.5公斤,這是生物累積的後果:藍鯨攝取的塑膠碎片,來自於牠們吃進的磷蝦,而不是海水本身。

綜合路透社與《衛報》1日報導,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史丹佛大學等海洋生物學家對美國太平洋沿岸的三種鬚鯨進行研究,分析藍鯨、座頭鯨、長鬚鯨攝入塑膠微粒的模式,研究結果1日公布。

換氣後下潛的座頭鯨。路透社資料照
換氣後下潛的座頭鯨。路透社資料照

鬚鯨透過口中的鬚狀角質從海水裡過濾食物,吃下磷蝦等小型獵物;磷蝦攝取而累積在體內的塑膠微粒,就這樣轉而囤積在鬚鯨體內。史丹佛大學海洋生物學家薩沃卡(Matthew Savoca)說,鬚鯨體內99%塑膠微粒是來自牠們吃進的獵物,而不是海水。

薩沃卡說,在美國西岸中度汙染的水域,鬚鯨可能每天就攝取幾百萬個塑膠微粒、塑膠纖維等;數量會根據鬚鯨的攝食方式、食物攝取量、棲地及洋流方向而有所區別,例如棲息地有沿著美國西部向南部流動的加州洋流通過,鬚鯨吃到塑膠微粒的風險可能就比較高。

三種鬚鯨中,藍鯨體型最大,最長可達30公尺,平均每天可能吞下1000萬個塑膠微粒碎片,換算為重量大約是43.5公斤。

以磷蝦為主食的長鬚鯨,身長可達24公尺,每天可能吃到600萬個塑膠微粒,約26公斤。

座頭鯨最長可達15公尺,有些專門吃磷蝦,有些偏愛吃魚。喜歡磷蝦的座頭鯨每天可能攝入400萬個塑膠微粒、約17公斤;喜歡吃魚的座頭鯨吃進的塑膠微粒則少得多,大約20萬個、不超過1公斤。

主導這項研究的加州州立大學海洋生物學家卡罕雷波(Shirel Kahane-Rapport)指出,加州海岸還不是全球汙染最嚴重的海域,北海、地中海、東南亞的海域都比加州海岸更糟。

史丹佛大學的薩沃卡說,棲息於嚴重汙染海域的鯨魚,肯定面臨更大風險,「這是一則關於鯨魚的悲傷故事,但也是關於我們人類的故事。無論是鱈魚、鮭魚還是其他魚種,座頭鯨會吃的魚,也都是人類會吃的魚」。

更多太報報導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