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一個家庭最可怕的不是貧窮,孩子最害怕的也不是物質匱乏,而是父母不斷的數落與打壓!

媽媽寶寶

更新於 03月11日09:38 • 發布於 03月11日09:37
一個家庭最可怕的不是貧窮,孩子最害怕的也不是物質匱乏,而是父母不斷的數落與打壓!

仔細想想,你是孩子做什麼都要唸一下的父母嗎?儘管孩子已經去做,但做得不到位或心不甘情不願,是不是嘴巴比腦子還快話就說出去了?

5個方法與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摔壞一個水杯,彷彿犯了天大的錯;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就好似未來沒有出息?一個家庭最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無休止的內耗。
孩子最害怕的,也不是物質匱乏,而是父母不斷的數落與打壓,這會讓他身心疲憊、失去動力,甚至拖垮整個家庭的氛圍與運勢。
不在小事上消耗孩子,並不代表放任不管,而是選擇更智慧的方式管教,用理解和引導代替指責,用正面支持取代無止境的挑剔與打壓。

親子互動|親子溝通|親子教養|育兒|教養方式|內耗|小事|孩子|父母

試試這五個方法,為孩子做到不在小事上糾結,讓家庭氣氛更和諧自在:

1. 別在小事上較勁,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上

衣服髒了,洗乾淨就好,不用大驚小怪;碗打破了,沒受傷就好,不必劈頭蓋臉地責罵。
如果父母的反應是怒吼、嫌棄,那麼在孩子心裡,碎掉的不只是碗,還有他的自尊。這樣的傷害,影響深遠。
當事情發生時,試著不夾帶情緒,專注解決問題。多一點耐心與包容,給孩子成長的空間,這才是最珍貴的教育。

2. 別試圖事事控制、干涉孩子

被父母管得太緊的孩子,既走不快,也走不遠。
真正的愛,是給予恰到好處的陪伴,讓孩子主導自己的生活,擁有自由成長的空間。

3. 不要用「懂事」來綁架孩子

若要求他們像大人一樣,一次次讓步、犧牲自己的需求,最終只會讓孩子長大後變得畏首畏尾、習慣取悅他人,形成討好型人格。
內心空虛,活得小心翼翼,卻怎麼也換不來真正的快樂。

4. 努力看見孩子的閃光點,別只盯著錯誤不放

當孩子在你面前感覺糟糕時,他是不會願意聽你講道理的;只有當他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你的話,他才願意聽。

5. 與孩子對話前,先問問自己:我想解決什麼問題

怎麼讓孩子真正理解問題的本質?這場對話會拉近我們的關係,還是引發更多衝突?
當孩子得到正向的肯定與支持,才能在安全感中快速成長,與父母同頻共進。
好的父母,不是用力管控,而是用愛陪伴。學會順其自然、保持鬆弛,不在小事上內耗,孩子的內心才會豐盈,走得更穩、更遠。

親子互動|親子溝通|親子教養|育兒|教養方式|內耗|小事|孩子|父母

孩子是第一次當孩子,我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彼此都在學習;會犯錯、迷惘是一定的,只願我們在愛與理解中,一起慢慢變好。
文章出自【好文分享讚】,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內耗型家人」的 4 個特質:情緒化、慣性貶低都是造成對方心理壓力的原因
教育是為了「面子」還是「孩子」?與其關心別人對孩子的評價,不如關注他真正的內心想法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