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關懷據點,是政府為了照顧高齡者,在社區設立據點,提供共餐、課程,讓長者能感受到社會的關懷,不過除了生理上的照顧,心理上的快樂更是重要,苗栗縣頭份市的上興社區、斗煥社區,就與在地的「藝耆協會」,推動藝術陪伴課程,豐富老人家的日間照護,上課時候的氣氛可開心了。
「像那個襪子,那個斑馬襪,就是用那個水管,那個水管就套在裡面,綁好以後再把它全部束在一起,就會變這樣一條一條這樣。」
苗栗縣頭份市公所藝術館的展覽,吸引不少民眾參加,特別的是導覽員,是來自上興社區的阿婆,原來這場展覽活動是苗栗縣藝耆協會,每年將參與藝術照顧的社區據點,長者參與藝術課程創作的成果,舉辦展覽呈現成果作品,透過發表讓長輩建立自信心。
上興社區導覽阿婆 賴瑞霞:「當然較充實,一定比較充實的啊,因為你以前閒閒,在家裡就看手機啦!那你去到社區以後,參加這樣的活動以後,你會感覺生活很有那個,很有挑戰性啦!」
藝耆協會推廣藝術陪伴課程,將藝術課程帶入社區關懷據點,課程的設計雖是美意,但這樣課程在苗栗就像做實驗,一開始要敲開長輩心扉,並不容易。
苗栗縣藝耆協會執行長 龔筱瑜:「一開始我們其實是先從畫,就是平面靜態的東西去給他們,幾乎沒有一個人說我很會畫,也沒有人說,好,我要來嘗試,然後當然是說就用我們的,就是說我們自己的專業告訴他說,我們覺得畫畫其實它沒有對或錯,就是不斷的去跟他去溝通,畫畫或是這種藝術的東西,真的沒有對或錯,我們只覺得你會不會去欣賞它。」
熟悉課程以後,阿公阿婆開始愛上社區的藝術課程,早上9點等待上課前的空檔,阿婆們圍成一圈開始玩桌遊,開開心心的樣子,就跟小學生上課前的下課時光一樣,藝術陪伴課程充滿樂趣,長輩都說日子很充實。
社區民眾 邱月聰:「以前我們沒有做到的啊!現在就可以有沒有,人家說以前我們沒上幼稚園啊!現在就像從幼稚園開始這樣有,有,有,這個彩畫的也是很好玩啊!」
社區民眾 盧木和:「一開始的時候就里長他們有來邀啦!(上了感覺呢),很好啊!(很好),這些贏過待在家裡好啦!日子過很快啦!」
藝術陪伴的課程不能無聊,這個健身操的動作,是老師將三位長輩,年輕時擔任水泥工、採茶妹、榻榻米師傅的三個動作,由長輩分享後設計成體操,隔一段時間就換動作,讓長輩成為被模仿者,增加融入團體的信心,也讓每位長輩感受自己被需要。
苗栗縣藝耆協會執行長 龔筱瑜:「我們因為我們希望說在這個據點,不是我們年輕人來完全的服務你,而是長輩你要自己服務自己,你可以早上早一點來幫大家煮飯,或是早一點來幫大家,幫老師一起備課、備料,然後讓他們覺得說,我其實還有被需要,然後我也可以服務別人。」
把蛋殼著色再透過拼貼,就變成充滿設計感的花瓶,阿公阿婆玩出信心,信手拈來就是創作,平均年齡超過75歲的教室裡,最長者高齡92歲,但上課氣氛卻與小學教室一樣,充滿了歡笑活力,藝術陪伴的課程背後,無形中打開了長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