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野千鶴子;譯/楊明綺
希望在家中走完最後一程
截至目前為止,我接觸過各式各樣以備有先進照護設施聞名的老人社福機構的管理者和負責人,訪談近尾聲時,照例都會問他們一個問題。
「當你自己需要照護時,希望住在哪裡?」
原以為他們會回答「希望住在自己服務的機構裡」,畢竟這些地方便是以擁有先進照護設施而聞名,但是我卻從來沒聽過這個答案。
「我想,我還是希望能自家中嚥下最後一口氣吧。」
真是坦白的回答。
無論再怎麼備受好評的設施,入住者幾乎都不是出於自願才入住的。之所以選擇提供照護服務的設施安身,是因為擔心獨自生活沒人照應,不得已之下才做出這樣的決定,配合照護人員,集體接受照護。若能選擇居家照護,卻還表示自己想入住照護機構,那些追求先進照護服務的人就太虛偽了。
在這種情形下,「自家」一詞就如字面上的涵義,是指「自己的住家」,並沒有「和家人同住」之意。
其實,銀髮族身邊尚有成年子女,卻沒有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例子並不少見,而且資料也顯示,選擇「和家人同住」的人,往往是「住在子女的家」。所以他們回答「想住在家裡」時,指的就是「現在住的地方」,即使身邊還有子女,也不是指「搬去孩子家」同住的意思。
唯有釐清「住在家裡」和「與家人同住」的意義,年長者選擇「住在專屬的家中」,才能更加理直氣壯。
照護住宅,各取所需
如果覺得獨自一人不安、寂寞,也可以選擇入住提供照護服務的集合住宅或銀髮族專屬社區(針對銀髮族設計的集合住宅,由希望入住的人一起買地、設計、發包工程等)。
這種住宅也針對個人財力狀況,分為最高五顆星的A級,與次級的B級、C級等。分售住宅還包括購買終身使用權或出租等方式,近來日本則有配合高齡單身者的年金所得來設定價格的建案出現,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將購屋費用控制在購屋者所能負擔的範圍內。
身體會習於長年生活的環境,只要居住地沒有太大改變,無論B級還是C級,能確保有棲身之所即可。這不算是什麼奢侈要求,也不是太難達成的目標。
小窩也能帶來安心感
我有個單身友人,將約莫二十四坪的房子改建成一間擁有三坪大臥室的居住空間,而剩下的部分則設計成起居室,若有朋友留宿,便睡在這裡。另一位未婚友人,四十歲之後買了間適合小家庭的公寓住宅,重新裝潢成適合一個人生活的空間。不過人生的境遇難料,她後來結婚了,對象就是慶祝新居落成那天,某位朋友帶來的男性友人。
我個人也認為套房比較好,而且是那種沒有隔間,一眼看盡的寬闊套房。因為住慣國外那種天花板挑高、空間寬敞舒適的房子,我實在無法忍受日本狹窄空間裡還隔了好幾個房間的公寓樓房。
後來,我如願地在八岳南麓蓋了間工作室,是一處十八坪的套房式住宅。之所以堅持十八坪大小,是因為聽說北歐的銀髮族專屬住宅,一戶平均規模便是這個坪數。而且在這個空間裡只須擺設必要的家具,連客用沙發都沒買,如此便可避免碰撞到家具,能自在地在家中走動。我想十八坪應該是一個人居住空間的最低標準,當然也有人喜歡那種只有二、三坪大小的小窩,每個人對空間的感受不同,自己住得習慣最重要。
因應家族成員改變的客房式生活
有些建築師會將單身者特有的「臨時住所」概念融入住宅設計中,山本理顯先生便是其一。位於東京都江東區東雲的社區型(配合都市再生計畫)集合住宅建案,就是他的作品,除了一房兩廳的小家庭格局外,同一棟大樓中還設計了套房式別館。等孩子長大了,需要私人空間時,只要租下隔壁的套房式別館,便能解決空間不足,必須換屋的問題。而別館不但可以作為孩子的房間,也可以當成父親的工作室,哪天不再需要時,再退租即可。甚至有些人一旦入住就不想搬離,成了「房客式生活」的單身一族,親子間也能保持一種「既親密又尊重彼此隱私」的關係。
※ 本文摘自 《一個人的老後(暢銷十萬本全新改版)》,原篇名為〈第二章 居住品質決定生活品質〉,立即前往試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