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經常會讓人有沉悶嚴肅的感覺,為了改變一般人對古蹟的想法,新竹北埔歷史建物忠恕堂,新生代的代管人,要用新思維新事物,打造有古意,卻又很新潮的古蹟新氛圍。
興建於1922年,曾學熙秀才的故居忠恕堂,在金廣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東昇,出資購買修繕後,登錄為歷史建築,因緣際會請古武南做代管人。
北埔文史工作者 古武南:「吳東昇董事長這裡落成的時候,入新屋的時候我就跟他說,其實這裡是我小時候在這裡玩,在這裡長大的,我曾祖母的娘家,他就說這裡是你曾祖母的娘家,那你有責任要把它發揚。」
古武南的大兒子古皓丞,2023年他從父親的手上,接手代管忠恕堂,同時在一旁的廂房開店做生意。
忠恕堂代管人 古皓丞:「通常我們去參觀別的地方的古蹟,我們進去會看到很多,他們家人的遺像或是祖先的照片,可是我覺得古蹟不一定要這樣呀,它可以有很多的可能性。」
北埔文史工作者 古武南:「我覺得整個北埔的庄頭,不管文化、經濟、企業、歷史,和整個我們說的幸福指數,吳東昇先生,吳東昇博士對我們的貢獻非常大,他希望提供一個空間出來,讓這些年輕人進來,進來做經濟、做文創,讓這個企業和經濟和文化,可以怎麼樣,可以一直轉動、一直轉動,新的進來、新的進來、新的進來,這樣地方發展,他花這麼多錢,樂意修整古蹟才有意義存在。」
雖然才25歲,但從小就在古蹟生活的古皓丞,內心卻藏著一副「老靈魂」。
忠恕堂代管人 古皓丞:「從那個天水堂的右彎廂房,那個姜瑞鵬校長那邊,我小時候都在那邊生活,所以我都喜歡這種比較老的空間。」
代管忠恕堂後,古皓丞在歷史建物加入新的思維,將這裡打造成有古意,又很潮、很有美感的空間,他希望古蹟成為年輕人會和朋友分享,一再造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