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news今日新聞] 人工智慧(AI)時代來臨,光靠「記住知識」或擁有浩瀚的資訊量已不再是關鍵,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近期在一檔Podcast節目指出,未來AI可能接管許多行政任務,但決定人們是否能夠成功的首要能力是「提出優秀問題的能力」,而這比AI所能提供的「尋找答案能力」更加重要。
奧特曼在《ReThinking》播客節目中,向華頓商學院的組織心理學家格蘭特(Adam Grant)對談,他表示未來人們將更重視「提問的能力」,而非純粹的智力優勢,「未來,比起找出答案,知道該問什麼問題將更加重要。」
格蘭特也補充道,學會提出「具啟發性且深刻的問題」,是能夠理解複雜事物、賦予概念背景的重要技能,他提到過去人們都把「腦中累積的知識量」當作決定了一個人聰明程度的標準,如今「能夠把資訊『串聯成線』的能力更為重要。」
這種能力也體現在AI應用上,例如如何下指令的「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如今也成為職場的熱門技能,一些專門替AI設計提示與指令的工程師薪資已突破10萬美元,顯示市場對這類專業人才的高需求。
那麼人工智慧如何影響職場能力?人們又如何與AI共存?
奧特曼強調,雖然AI可能接管許多行政方面的庶務,但人類的智慧仍然不可或缺。他表示,未來人類將協助AI發展批判性思維,以加強AI解決問題及創新思考的能力。
與此觀點一致,投資人馬克·庫班(Mark Cuban)指出,「好奇心、適應力和思維敏捷」 是未來職場的核心能力。他強調:「即便無法準確預測AI對就業市場的全面影響,但保持靈活、好奇並適應變化,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奧特曼也曾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人們將能做到一些對祖父母一輩而言像是「魔法」一樣的事情,未來AI將為人們解決難題提供工具,最終每個人都能擁有由不同領域虛擬專家組成的人工智慧團隊,人們的下一代將會有虛擬導師,虛擬導師將會在任何科目、用任何語言為孩子提供個性化指導。
奧特曼也強調,AI已不再是企業成功的唯一決定因素,「未來真正具有競爭力的人才,是那些能夠善用AI工具並擁有創新思維的人,而不僅僅是依賴AI來執行任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