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到底該走,還是該留? 過來人分享 4 大步驟

換日線

更新於 01月07日11:28 • 發布於 2024年12月17日10:26 • 許詮
到底該走,還是該留? 過來人分享 4 大步驟
到底該走,還是該留? 過來人分享 4 大步驟

10 年前的今天,入職 LINE 半年的我,問了自己這句話:「到底該走,還是該留?」

我在 LINE 於臺灣僅有 20 位員工時,加入它的商務團隊。那時公司處於高速成長期,臺灣市占率一路暴增到 95%,身邊的叔叔伯伯阿姨也都開始改用它彼此通訊。隨著暴增的用戶數量,商務機會自然相應增長,團隊也開始逐漸擴招。當時公司決定將 BD 和業務團隊拆分,我則無意間發現一件事:「業務我可以做,但 BD 好像更有趣!」

然而與上級溝通後,我的業務小主管不願放人,BD 總監也不好去「破壞跨部門和諧」。在多次折衝之下,結論就是:我可以參與 BD 的項目,但條件是把業務 KPI 達成後,自己用下班時間額外來做 BD 的項目

這個條件如今看起來,相信很多讀者會馬上皺起眉頭。但老實說當下我是很開心的,畢竟當時身為出社會才兩年多的小白,能參與我有興趣的項目,用什麼方式都行。

然而,當我提早達成自己的業績,賣了幾千萬的廣告營收,同時又每天加班做第二份(BD)工作時,終於開始覺得哪裡怪怪的。我開始找朋友訴苦,並問出了這個萬年考古題:「我到底該留,還是該走?」

「你敢裸辭嗎?」我朋友問道。
「我……不敢。」
「找好下一個工作了?」他接著問。
「還……沒看。」

「那你是要走去哪裡?」

四步驟增加籌碼,留還是走?你說了算!

這句話真是驚醒夢中人!對啊,如果我家裡沒礦、也沒找好下一份工作,那「留還是走」對我來說就是個偽命題!

直到後來 10 年間在各國職場打滾了一圈後,我才終於領悟到與其糾結於「去留」,不如用更實際的方式增加自己的籌碼,讓自己掌握更大的主導權。

如果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也問過自己「該走還是該留」,相信我們面臨的不外乎以下 3 種情況:

  • 加薪或升遷幅度不夠
  • 工作內容不符合期待
  • 老闆或同事有夠機車

但無論是上述哪一種情況、甚至「以上皆是」,以下分享 4 個關鍵步驟,相信都能幫助你停止糾結、有效解決問題:

步驟一,馬上出門面試:釐清自己的價值

這裡不是無腦鼓勵跳槽,而是把面試當工具,藉以確認外部市場環境、以及自己客觀的市場價值

你很有可能面了一圈發現市場慘澹,沒什麼好機會,也可能對方開的薪水職級、公司氛圍比不上現職,那這時要走要留,答案自然呼之欲出;反觀如果面試一圈之後,發現自己行情被嚴重低估、或拿到了超級理想的 Offer,自然也不用多加猶豫,直接跳槽就對了。

步驟二,理性分析優劣:專注自己最在乎的價值點

但問題來了:常常我們收到的 Offer,和現職比較起來似乎總在伯仲之間,某些地方贏過這裡,某些地方則看起來不足或有風險。

這時候,請先列出你最在乎的價值點,例如:薪水、職級、老闆、品牌名聲、成長空間、公司文化……等等,然後根據手上的現職及新的 Offer 逐個評分。

如果評分後發現各有其優勢,那就把價值點做一次排序,狠心選出最在乎的那一兩個價值點,最後一定會有一個工作勝出。

步驟三,開啟多邊談判:爭取自己的最大利益

很多臺灣朋友在職場上偏向「溫良恭儉讓」、不習慣透過談判,主動爭取自己的最大權益。這「或許」可以讓你贏得好人緣,卻「經常」會讓自己的價值被低估。

相信我,首次 Offer 的內容總是有談判空間的,對方人資和主管好不容易花了許多時間選中的人,不會因為幾趴的薪資漲幅,輕易砍掉重練一次面試循環;同理,現職通常更有商議的空間,畢竟重新找人訓練,對你的老闆來說太麻煩了。

但在貿然開始對內談判之前,請先確認第一件事:「你的工作績效是否高於團隊水平?」

如果績效低於水平,開啟內部談判通常只會自討苦吃,請千萬讓自己達到水平線以上,再來跟老闆談條件。當然如果績效相對不佳,很有可能是工作內容不適合你,這並不是你的錯,我們專注執行前兩步驟就好了。

步驟四,找到關鍵人物:用 3 原則說服對方

如果你的績效確認高於團隊水平,那就會進入「薛丁格的加薪狀態」,或直白點的俗稱「有吵才有糖吃」:不主動跟上面談升遷加薪等等,正常的公司只會繼續裝死,畢竟公司是營利導向,能省則省。

但內部談判的第二關鍵是:「找到有決策權的人聊」。很多年輕朋友被上級忽悠(或呼嚨、 PUA……等各種形容詞均可)了幾年、任勞任怨,最後才發現上級根本無法決定加薪幅度、升遷任用,白做了幾年苦工。所以如果你現在看到這篇文章,採取行動永遠不嫌晚。

而確定了誰有決策權之後,請務必帶著「報告三件套」給對方:

  • Background info:我現在對公司的價值
  • Resource needed:我期待公司給我什麼
  • Expected outcome:我之後可以幫公司做到什麼

其實趁著年底談條件,是最好的時間點。尤其在年終定案之前,讓老闆有機會被你「點醒」,保住你的年終!當然,找老闆談判是需要勇氣的,如果梁靜茹沒有給你,歡迎來找我,我們過去 3 年輔導過數十位學員成功轉職,一半以上談到薪水翻倍,也有人在原公司達成一年內加薪 40% 的壯舉。

對自己應得的價值,千萬別怯於爭取

回到 10 年前的今天,當年的我根本不曉得上述這些撇步,就這麼傻傻的繼續打兩份工,以為「有努力就會被看見」。最終我幫業務團隊做了上億的業績,不但一分獎金都沒有(當時公司還沒設獎金制度),也沒有成功轉到 BD 團隊。

一年之後我終於看開,開始往外努力面試,最後拿到漲薪 30% 的 Offer,回來跟主管提離職。

結果隔天 HR 就打電話過來:「BD 部門說有空缺,你有興趣轉 BD 嗎?」我聽到差點直接吐血……

更誇張的是,我居然還收到戰略部門的職位邀請,新來空降的韓國業務大主管也對我說:「隨時歡迎回來,我會留一個好位置給你。」

那一刻,我才終於明白什麼叫做「有吵有糖吃」,如果我早一點執行上述 4 個步驟,可能早就轉到 BD 團隊、提升待遇與職級,甚至有不只一個位置給我選擇了。

今天寫出這個故事,絕不是要「黑」前東家或責怪資方(畢竟自己當總經理後,就知道經營公司有多不容易),而是真心希望每一位在自己崗位上奮鬥的朋友,能更有策略、有步驟的拿到自己應得的價值。這件事情若連你都不想花心思替自己好好爭取,又怎能期待「有一天終究會被伯樂看見」呢?

年底近了,年終也不遠了,讓我們都為自己拼一把,鼓起勇氣拿回選擇的權力!

【延伸閱讀】

●別再枯等「年後轉職潮」了?提早卡位或等領年終,獵頭教你這樣評估
●想換工作,該「離職專心找」或「騎驢找馬」?資深人資揭露轉職 3 大關鍵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