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床墊上真的有數百萬隻塵蟎嗎?專家破解塵蟎迷思

親子天下

更新於 2021年03月26日02:56 • 發布於 2021年03月25日06:43 • 李佩璇
床墊上真的有數百萬隻塵蟎嗎?專家破解塵蟎迷思
床墊上真的有數百萬隻塵蟎嗎?專家破解塵蟎迷思

根據環保署,國內有90%以上過敏的人都對室內塵蟎有過敏反應,市面上也出現各種號稱可防蟎的產品。但有YouTuber公開做實驗,認為家中其實沒有塵蟎,床墊上更沒有「數百萬隻」塵蟎。到底居家環境中真的有塵蟎嗎?需要特別清除塵蟎或是「防蟎」嗎?《親子天下》邀請小兒科醫師、台大昆蟲系名譽教授等專家,一起來解答這些「塵蟎迷思」。

Q1:家裡真的有塵蟎嗎?為什麼我都沒看過?

A: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關於防治居家塵蟎的敘述,可是家裡真的有塵蟎嗎?台大昆蟲系名譽教授徐爾烈表示,居家環境中確實有許多「蟎類」,一般所說的塵蟎常指「美洲室塵蟎」和「歐洲室塵蟎」,「成蟲大約只有0.1mm(釐米),又是乳白偏透明的顏色,用肉眼幾乎不可能看到,要用顯微鏡才能看清形體。」0.1mm有多小?頭髮直徑大約是0.3~0.4mm,這2種塵蟎要比頭髮直徑小3倍。有機會可以看到塵蟎嗎?徐爾烈認為,在窗戶溝槽、紗窗邊緣等灰塵聚集的地方,如果溫濕度剛好,有機會看到一群塵蟎聚在一起動來動去,「肉眼比較能看到聚成球狀的一整群塵蟎,想單看一隻塵蟎,就要借助解剖顯微鏡。」

「蟎類」剛孵化有6足,成長蛻皮後成為有8隻腳的節肢動物、蜘蛛近親,體型偏小。居家環境不只有塵蟎,常見還有食肉蟎、熱帶無爪蟎等。徐爾烈分析,通常在居家環境肉眼可見,應該都是食肉蟎等體型較大的種類,成蟲約0.3~0.6mm左右,而非塵蟎。以食肉蟎為例,食物是蚊子、蟑螂等蟲子屍體,或是奶粉、麥片和餅乾的碎屑等粉類食品。有時可以在玻璃窗或食物罐上看到細小白色的蟲在爬,通常是食肉蟎。他也說,居家環境或多或少都有蟎類,可能不是塵蟎,但有其他種類的蟎。

Q2:床墊上真的會有數百萬隻塵蟎嗎?

A:居家環境塵蟎的密度怎麼計算?徐爾烈表示,因為塵蟎真的太小了,不可能全部抓起來算,因此是用「推估」的方式。首先用專門的吸塵器,吸取環境定點中的灰塵,比如床墊上1平方公尺的範圍,取0.1公克灰塵放在顯微鏡下算有幾隻塵蟎,由此推估整張床墊有多少塵蟎。

至於床墊可能有數百萬隻塵蟎嗎?塵蟎的食物是人類皮屑,喜歡待在溫暖的織品裡,床墊確實對塵蟎是很舒適的環境。徐爾烈表示,由於塵蟎多寡和灰塵量有關,通常固定範圍內的灰塵愈多、理論上塵蟎也愈多,「如果床墊的使用者常常不洗澡,從來不更換床單,是有可能的。」長年研究蟎類的台大昆蟲系博士後研究廖治榮、同時是臉書社團「蟎蟎的異想世界」版主之一,他也認同,如果該張床墊上有數百萬隻塵蟎,「灰塵應該滿厚的,躺上去會覺得髒、甚至沙沙的,不會是一般人認為乾淨的床墊。」

Q3:家中哪些地方塵蟎最多?

A:居家環境這麼大,哪裡才是塵蟎的聚集地?大仁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主任吳懷慧,常替企業做塵蟎防治的相關研究,她觀察,居家環境中某些地方的塵蟎的確特別多,除了灰塵堆積處如牆角、窗框和地毯邊緣等,重點是會跟人接觸的織品,尤其是床頭、枕頭套,最容易堆積皮屑,塵蟎最多外,加上容易跟接觸人體,引發過敏的機率自然高;相對的,窗簾等織品不常與人接觸的塵蟎,塵蟎自然較少。

Q4:塵蟎為什麼會引起過敏?

A:晨心兒科診所院長黃彥銘表示,根據研究,將塵蟎萃取物與灰塵萃取物相比,塵蟎的致敏性較高,意思是塵蟎的確是灰塵中的主要過敏原。研究還發現,引起過敏的是塵蟎腸胃道中的消化酵素,只要非常微量,就會引起人體過敏反應。由於引發過敏的是塵蟎身上的蛋白質,因此不只是活的塵蟎,塵蟎的屍體、碎屑、卵和排泄物等,都是過敏原。

黃彥銘解釋,每個人對塵蟎的耐受性不同,對塵蟎嚴重過敏的人,只要一點點就會不舒服;但也有人每天與塵蟎同床共枕完全沒感覺。徐爾烈曾做過家有過敏者和沒有過敏者,兩種居家環境塵蟎數量的比較,有趣的是,過敏者家中的塵蟎數,比沒有過敏的人「少很多」。徐爾烈認為,因為過敏者不舒服就會勤勞打掃,沒感覺的人清潔頻率較低,表示塵蟎到底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取決於家中成員是否有人對塵蟎過敏。

Q5:已經盡力維持居家整潔,為什麼小孩還是過敏?

A: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葉國偉表示,影響過敏的因素很多,塵蟎是其中之一,如果環境清潔該做的都做了,孩子還是有過敏症狀,除了跟醫師討論還有哪些可能的過敏原之外,也可適度用藥物控制,「勤於打掃是基本功,但不可能保證家裡完全沒有塵蟎過敏原,家長不必為了要除蟎到百分百而焦慮。」

黃彥銘也同理家長焦慮的心情,「總覺得有哪些地方掃得不夠乾淨,但誰能總是把家中所有地方打掃得一塵不染呢?」黃彥銘認為,家長不用太糾結家中塵蟎是否被「完全」清乾淨,重點是觀察孩子的過敏狀況起伏,找出可能影響過敏的原因,放鬆心情一一排除,必要時與醫師討論藥物使用,「藥物該用則用,對孩子過敏症狀有改善、舒服一點也很重要。」

加入親子天下LINE好友,睡前看好文

延伸閱讀:

水洗烘乾沒用!有效清除塵螨方法多,冷凍庫也是好幫手

兒科醫師的五大抗塵螨實戰經驗大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