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運動

體操/選手培育難 新北國高中現斷層

聯合新聞網

更新於 2021年01月09日06:28 • 發布於 2021年01月08日14:11

新北市近10年積極推動體操運動,在全中運等多項競賽有亮眼成績,但有議員認為,多數運動選手因為無法兼顧課業,在國、高中階段就放棄運動,導致出現斷層,除家庭的支持外,學校也要在補課管道及募款資源上做好支援。體操教練則指出,選手基礎需要花7年培養,許多家長認為訓練時間太長,不易看出成效,是選手放棄訓練機會主因。

為培育新北體操人才,教育局訂定體育重點學校計畫,主要在三重區等學校推動體操,藉由厚德國小、修德國小、明志國中及三重高中建立三級銜接體系,並且在厚德國小設置體操館,提供高國中小優秀體操選手練習的優質環境。去年12月教育局更媒合普賢教育基金會,捐贈厚德國小60萬元體操設備。

新北市議員洪佳君表示,現在運動風氣雖有改變,即便父母支持小孩選擇運動,還是會被升學主義及課業壓力左右,迫使運動員放棄自己喜愛的運動,她以師範大學金牌書院為例,除了校方主動募款,選手若請假去比賽,仍可利用賽後休息時間找可擔任助教的學生跟上課程進度。但目前現況,在國、高中已出現斷層,因為不是每所學校都能募到足夠資源。

體操教練蔡恆政指出,體操訓練時間長,每位選手每天在校約花3至4小時訓練,還不包含選手自主訓練時間,選手必須從小開始接受訓練,加上有場地限制與器材輔助,且多數人認為是一項危險運動,相對於籃球、棒球等運動來說,在招生、培育人才上都不容易。許多家長因為擔心學生課業被影響,因此放棄訓練機會,但如果時間分配得宜,還是可兼顧學業。

蔡恆政表示,從幼稚園時期,是以遊戲體操來培養孩子對體操的興趣,到了國小一年級開始才可以正式訓練,從基礎的拉筋開始學習,但也從這個時候開始,選手流失速度很快。假設育樂營有300人參加,到了小一只剩下20個,小學六年級可能更剩不到5個。

秒讀要聞笑料不費力 點我加入聯合新聞網好友

教練蔡恆政表示,到了國小一年級開始才可以正式訓練,從基礎的拉筋開始學習。記者江婉儀/攝影
教練蔡恆政表示,到了國小一年級開始才可以正式訓練,從基礎的拉筋開始學習。記者江婉儀/攝影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