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話題》追蹤暗影的三十年──讀《追緝極惡殺人魔》

Openbook閱讀誌

更新於 05月28日11:16 • 發布於 05月27日11:00 • 喬齊安

「妳永遠開不了口,而我將消失在黑暗中。」
你曾這麼威脅一名受害者。
打開門,讓我們看看你的臉。走入光中。

──蜜雪兒.麥納瑪拉《惡魔的背影》(2018)

美國是連環殺手的重鎮,根據FBI統計1900至2016年全球已知的連環殺手情報,發現其中超過67%都來自美國。而漫長且令人不安的現象還在延續,某位FBI的退休探員表示,美國不管什麼時候都至少有25~50名連環殺手在暗中肆虐中,仍未被逮捕。

尤其20世紀的60至90年代,簡直就是連環殺手的「黃金年代」!犯罪史名聞遐邇的查爾斯.曼森(Charles Manson)、泰德.邦迪(Ted Bundy)、「食人魔」傑佛瑞.達默(Jeffrey Dahmer)、「小丑殺手」約翰.韋恩.蓋西(John Wayne Gacy)……研究認為至少有200名殺手在這30年的「殺戮高峰期」中出沒,無辜受害者不計其數,整個大北美地區充斥著披著人皮的怪物。

更可怕的是,不像上述已伏法的人魔,實際上以「黃道十二宮殺手」為首,還有許多懸案無法偵破,僥倖逃過一劫的受害者與死者遺族的內心創傷永無平復之日。

這段正義與邪惡鬥爭的歷史,在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執導的美劇《破案神探》(2017)於Netflix上架後,掀起全球爆發性的「真實罪案狂熱」,罪犯側寫師約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與他捕獲的殺人魔故事蔚為話題。一直以來對獵奇犯罪、殺人心理的興趣只算得上是一種地下行為,隨著OTT平台的推波助瀾,歐美大量的真實罪案紀錄片、Podcast節目興起,這類風潮浮上檯面。

就在此時,曾經肆虐於加州地區的「金州殺手」約瑟夫.迪安傑羅(Joseph DeAngelo),消失30年後終於被尋獲逮捕,自然是搏得世人前所未見的關注。趕在2018年退休前最後一刻得償夙願,畢生追蹤金州殺手的康郡犯罪實驗室研究員保羅.霍爾斯(Paul Holes),也頓時躍居風雲人物。

2018年落網的金州殺手喬瑟夫.迪安傑羅(圖源:wikipedia)
2018年落網的金州殺手喬瑟夫.迪安傑羅(圖源:wikipedia)

➤追查的開始

迪安傑羅自1974到86年間犯下至少12起謀殺案、50多起強暴案和100多起竊盜案,受害者人數達87人。他在1986年殺害18歲女孩後銷聲匿跡,如果不是霍爾斯等人鍥而不捨的追查,很大機率就此成為懸案。

華人世界對這個案子的了解主要來自記者/報導作家蜜雪兒.麥納瑪拉(Michelle McNamara)的調查實錄《惡魔的背影》,以及HBO根據該書改編的原創紀錄片《加州殺人魔》。

如今也能透過霍爾斯的個人回憶錄《追緝極惡殺人魔》,讀見更多不為人知的本案相關故事、這位被同僚稱為有「福爾摩斯神力」的名探破解的眾多重案,以及鎂光燈之外他為了解決事件所付出的代價。

「前妻老說工作就是我的情婦,而情婦比任何人都來得重要。」這句自白闡述了霍爾斯的性格,他與麥納瑪拉對於犯罪調查抱持著超乎常人的執念。

霍爾斯生於黃道十二宮殺手開始作案的1968年,小時候便著迷於美劇《神勇法醫官》(Quincy, M.E.),大學畢業前在就業博覽會上被偵查機構的攤位招攬,報考了刑事偵查員——使用科學專業協助警察辦案的職位,1990年起從加州的康特拉科斯塔縣(簡稱康郡)刑事鑑識實驗室展開職涯。

加州是美國最富有的州,坐擁名流雲集的洛杉磯與矽谷科技的舊金山。但這裡人口流動複雜,犯罪率始終居高不下。霍爾斯便認為在70~80年代康郡至少有6名連環殺手活躍,其中幾人仍逍遙法外。他從約翰.道格拉斯合著的《異常快樂殺人心理:解讀性犯罪》中受到影響,決定向犯罪側寫師的領域學習,每晚下班仍研讀相關書籍。

1994年的10月,霍爾斯在檔案庫偶然發現了「EAR」的案件報告。這個1978年起在康郡犯案的「東區強暴魔」(East Area Rapist)行為模式深深吸引了他。70年代同時出沒的早鳥強暴犯、羊毛強暴犯等人都被逮捕,卻有一人直到第8次犯案時才被認出是同一人,且真面目始終壟罩在迷霧中,那就是狡猾的EAR。

➤現出真身的「金州殺手」

EAR的攻擊有一貫的模式,總是悄悄潛入熟睡中的家庭,持強光手電筒驚醒受害者,再將她們綁住手腳開始性侵。霍爾斯發現了一個關鍵:念過警校的都有被教過,面對攻擊可用手電筒照射對方眼睛、趁人盲目幾秒鐘時掌控局勢——EAR懂得「執法者」的策略。這個側寫後來驗證在迪安傑羅身上,他曾經是個警察,利用職務學得的知識避免在罪行中留下證據。

由於缺乏指紋證據與鑑識技術,EAR與70~80年代很多案件一樣走入迷宮,真到DNA檢驗為破案帶來曙光。由於霍爾斯身處實驗室,可以拿舊案證據包進行DNA檢驗的練習。1997年取得奇蹟般的突破,放存20幾年的證據包檢體沒有完全毀損,從精液中採集到了乾淨的DNA,建立了EAR的DNA定序。

但由於南加州警方的拒絕合作,直到4年後,霍爾斯才得以藉由DNA取得重大發現:ERA消失後在南加州活躍的神祕殺手暗夜尾行者(Original Nightstalker,簡稱ONS),兩個人就是同一人!

過去警方雖有懷疑但沒有證據,這項發現成為加州報紙的頭條,也證實這個傢伙循序漸進地成魔,從偷竊、強暴到動手殺人。挑選中上階層的家庭下手,也顯現出他很可能生活在此階層、融入其中的背景。

2012年霍爾斯結識了同樣關注此案的作家麥納瑪拉。她在《洛杉磯》雜誌發表的報導將ONS重新命名為「金州殺手」(Golden State Killer),因為惡魔的足跡踏遍南北加州。在溝通過後,霍爾斯以寬廣的心胸接受了對方的邀請,雙方互相交換情報。

麥納瑪拉大量接觸受害者,從中掌握犯案細節;而霍爾斯則從側寫與物證的角度分析兇手。專業執法者通常不願意與「外行人」合作,霍爾斯放下自尊的身段也為破案帶來幫助,得以蒐集到更多檔案,越來越接近金州殺手的內心。他指出,多數同僚不喜閱讀那些厚重無趣的證人訪談資料,但他卻覺得驚險刺激,並從中找到線索。

1974年時任埃克塞特警察局警察的喬瑟夫.迪安傑羅。(圖源:wikipedia)
1974年時任埃克塞特警察局警察的喬瑟夫.迪安傑羅。(圖源:wikipedia)

➤惡魔落網

每個殺人魔都有屬於自己的特殊追求,自白93起命案中已經被確認60起的美國頭號殺手賽繆爾.利特爾(Samuel Little)專找賣春、吸毒的邊緣女性下手,他知道這些受害者是最不受執法當局重視的群體;記者莫琳.卡拉漢(Maureen Callahan)執筆的《掠殺》(2020)披露的以瑟烈.凱斯(Israel Keyes)則是個連環殺手迷,花費大量時間研讀「前輩事蹟」參考其手法,並勤於鍛鍊身體,以隨機、無差別殺人的模式找到機會就對任何人出手,樂於製造完全犯罪。

同樣的,金州殺手也有其性格,他戴著滑雪面罩遮蔽臉孔,在下手前會先仔細場勘,確認建築配置與逃亡路線。一開始只強暴女性,後來進階成同時攻擊夫妻或情侶。

在一次搜查行動中找到的手繪地圖,調查人員無法辨識出該圖的實際地點,地圖背面寫著Punishment。(圖源:wikipedia)
在一次搜查行動中找到的手繪地圖,調查人員無法辨識出該圖的實際地點,地圖背面寫著Punishment。(圖源:wikipedia)

很少有連環殺手會一起攻擊二人,尤其是有男人在的場合,畢竟風險加倍,因此這是個不尋常的徵兆。他會將男方綁起來後,將盤子堆疊於其背上,威脅只要盤子發出聲音,就會傷害女方。

他會在男方甚至小孩面前強暴女方,這是種虐待狂傾向,代表從性行為到生理殘害都不能讓他興奮,他需要掌控一切、引發恐懼才會滿足。事實上在消失多年後,金州殺手還曾打電話嘲笑倖存的女性,行徑囂張大膽且放肆。

即使利用DNA結合側寫技術,但情報還是有限,霍爾斯碰壁了不少次,甚至鎖定了兩年的嫌犯也是清白的。到了2017年似乎已陷入山窮水盡,但霍爾斯某次從其他同事的案件中得到靈感:線上基因資料庫GEDmatch。

只要在這個數據庫輸入DNA,便能搜尋到有血緣關係的DNA檔案,這個方法被稱為「基因譜系學」。警方從中撈到了金州殺手祖先的檔案,藉由一一比對1000名後代身分,終於鎖定了從未被列入嫌犯圈的迪安傑羅,在他72歲時逮捕歸案、入獄審判。

➤噩夢難散

迪安傑羅殺害的人數看似沒有邦迪、綠河殺手那麼多、那麼殘忍,但被他深深傷害的倖存者卻大多終生活在恐懼中。被強暴的女性不消說,那些束手無策的伴侶的男子氣慨也遭摧毀。有些人後來選擇自殺,也有很多人害怕他隨時會再找上門,從此失去歡笑。就連霍爾斯的妻子也畏懼這頭惡魔會來襲擊自家,因為丈夫不肯放棄追查。他的落網有很重要的意義,那就是救贖了廣大仍未走出噩夢的被害者。

霍爾斯在書中回憶,自己確實有抽空調查懸案的熱情,但在工作中接觸哀傷的受害者家屬,也影響了他對待案件的想法。他親自接觸並在乎著受害者的心情,想要協助平復他們的痛苦,而瘋狂地投入沒有回報的查案中。正因霍爾斯與麥納瑪拉和眾多有心人的努力,犧牲自己的人生,歷經不斷的失敗與錯誤,逮捕金州殺手後受害者們得以再度安心入眠的喜極而泣,才讓我們感動至哽咽無聲。

《追緝極惡殺人魔》是一部比黑色文學還要驚悚寫實的回憶錄,入選2022年的亞馬遜編輯精選最佳回憶錄書單。裡頭不只敘述重案,更描繪出專屬於加州犯罪、警察文化的一整個時代。上司反對霍爾斯調查懸案、不同地區組織彼此不願交流情報等現實因素,都推遲了逮捕金州殺手的時間。

這本書出版後其實他個人也有收到一些批評,因為他並未幫自己刻劃完美形象,而是誠實地坦承所有自身缺點,透露出他為了破案,根本犧牲了家庭,對兩任妻子、小孩來說是個疏離、差勁的父親。

在鎂光燈外我們並不了解的,是霍爾斯為此付出的代價。親眼見證太多黑暗的他總是被噩夢嚇醒,總覺得周遭的人會傷害自己小孩。他始終無法克服恐慌症,面對問題時常逃避,與親人和職場同僚的關係不佳。

他說,這個職業對從事該職業的「人」有影響,對這些人為自己和家人所必需的犧牲有影響。這正是本書存在的原因,是他想要傳達的訊息。霍爾斯不只是一位伸張正義的懸案調查員,也是一個無法帶給家人幸福的自責男子。

追緝極惡殺人魔
Unmasked: My Life Solving America’s Cold Cases
作者:保羅・霍爾斯, 蘿賓・蓋比・費雪 (Paul Holes, Robin Gaby Fisher)
譯者:傅文心
出版:高寶出版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保羅・霍爾斯(Paul Holes)

二〇一八年,保羅・霍爾斯從警界退休。他是一位懸案調查員,任職於舊金山灣區康郡逾二十七年。

保羅專門處理懸案和連環殺手犯罪,運用鑑識科學專業偵辦知名案件,如蕾希.彼得森的凶殺案、潔西‧杜加綁架案等等。

保羅的職涯在識別出金州殺手喬瑟夫.迪安傑羅時達到巔峰,迪安傑羅是美國史上最惡名昭彰、奸詐狡猾的連環殺手。

逮捕迪安傑羅之後,保羅大量參與媒體活動,繼續協助執法單位和受害者家屬破解懸案,除了錄製電視節目《保羅・霍爾斯說明凶殺DNA》(The DNA of Murder with Paul Holes)和《美國頭號通緝犯》(America’s Most Wanted),還有經營Podcast《詹森與霍爾斯的凶殺小隊》(Jensen & Holes: The Murder Squad)。
蘿賓・蓋比・費雪(Robin Gaby Fisher)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共同獲得新聞報導類普立茲獎,兩度入圍普立茲特稿寫作獎決選名單。

閱讀通信 vol. 283》說好不提《星際效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定期贊助

  • 單筆贊助

  • 300

  • 500

  • 1,000

  •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 300

  • 500

  • 1,000

  •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 喬齊安(作家)
    2024-05-27 19:00 追緝極惡殺人魔, 連環殺人案, 美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