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賣超熱門餐廳的訂位,到底是黃牛,還是幫原本沒管道、無法靠自己能耐訂到位的人圓夢?
在紐約,有很多人願意付將近新台幣2萬元,買餐廳的訂位權,踏進可能一生都無法靠自己訂到的餐廳。
餐廳訂位仲介平台「預約交易員」(Appointment Trader)宣稱,部分在該平台上販售預約的賣家,「不管人在哪裡,都能年收25萬美元(約合新台幣800萬元),而且沒有主管、員工、會議。」
預約交易員的模式是,賣家預訂餐廳座位後,拿到平台上販售,買家則出價買下預約。一進入網站平台,跑馬燈立刻出現最新成交資訊,一張桌子的競標價能從幾十元到上千美元。
預約交易員營收成長迅速,2023年營收高達600萬美元,較前一年增加1.5倍。
因著疫情後許多餐廳訂位線上化,更多人可以借助網路便利,輕鬆預約美食,而這也形成一波商機,各式預約平台應運而生。因此想預約熱門餐廳,不僅需要順暢的網路,還需要有「快手」,更需要時間。
預約交易員提供許多城市的餐廳預約服務,包含波士頓、洛杉磯、巴黎、大阪,甚至台北。交易次數最多的餐廳,大部分位於紐約,其中最多的是一間,是只能容納約30位客人的美式牛排館4 Charles Prime Rib。
截至2024年5月為止,4 Charles Prime Rib有1200多筆交易,依據時段、人數不同,一筆預約成交價格落在200到800美元之間。
幾乎零成本預約平台
短短45天內營收竟衝破30萬
或許你會吃驚,怎麼有人願意以上萬元新台幣買一個預約?事實上,不但有,而且還是一個趨勢。
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學的大二學生向《紐約客》表示,他靠著在線上訂位系統辦數個帳號、開發訂位機器人、假扮各種聲音打電話訂位等方式,成為預約交易員上的賣家,扣除平台收取的費用,他一年,大約可淨賺約7萬美元。
2023年,提供類似服務的平台Cita Marketplace誕生,並在出現短短45天內,幾乎沒有任何成本的情況下,營收即達到1萬7500美元。
另一個預約平台Dorsia也映入眼簾,該平台會員可先支付一定金額,享有平台和高檔餐廳合作的保留席。跟拿到遊樂園的快速通關卡一樣。
用錢買時間、買人脈、甚至買社經地位,富有的紐約客正習慣這樣的生活模式。《紐約時報》指出,疫情後的紐約逐漸形成一個平民無法踏入的富人世界。
除了滿足口腹之慾,預約交易員也提供想來紐約「朝聖」高檔餐廳的觀光客一個方便管道。有觀光客向《紐約時報》形容,到訪這些餐廳對自己來說跟參觀自由女神像一樣重要。
同時,對那些經常需要服務貴賓的企業來說,平台提供的服務也是一大福音,畢竟在商場上,帶給客戶尊榮的感受,將更有機會談下一筆好生意。
餐廳業者不在意訂位被轉賣嗎?
「這是合法的黃牛嗎?」
只要有人願買,轉賣行為難絕跡
事實上在2023年3月,世界新聞網報導,小紅書用戶王冬冬在個人版面上販售米其林星級餐廳「吉乃壽司」的座位。這家位於曼哈頓的知名日本料理對王冬冬的行為十分反感,與訂位平台Tock合作,強行取消王冬冬往後的十幾個預約。
此外,也開始出現劣質的轉賣客。有餐廳發現,「No show」(訂位而未到)的情形逐漸增加,而且訂位帳號可能附上無效的信用卡號,使餐廳白白損失黃金時段的客源和收入。
「這是合法的黃牛嗎?」只能說,有供給,代表必有需求。預約交易員其實是把過去的地下交易搬上檯面。
若此類型的平台遭管制,類似情形就不會發生嗎?一名1980、1990年代在紐約工作的餐廳經理告訴《紐約客》,他通常會協助未預約的常客或名流安排座位,另外若有人「塞百元大鈔」給他,他也會替他們想想辦法。
擁有約1萬6千家合作餐廳的預訂平台Resy,提供持有美國運通白金卡的會員優先訂位資訊及特殊預約管道,為的就是透過差別待遇,鞏固會員。
看起來,預約交易員反而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原本根本無法訂到的餐廳。除非這世上不再有人願意花高價買餐廳訂位權,轉賣行為才可能絕跡。
責任編輯:林思妍
核稿編輯:吳中傑
延伸閱讀:
留言 7
A 邱小乖
後來光靠轉賣座位比店家賺的還多
06月02日13:04
A 邱小乖
店家可以用預繳保証金方式接受訂位,有來就退費,沒來則沒收
06月02日13:02
Tau
另類寄生蟲
06月02日12:17
Yaku
就是需求一直在!供給當然就不會斷啊~
06月02日11:23
モモ
就是有這些黃牛
想吃的人才訂不到
白癡
05月25日01:3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