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娛樂透視】《我在這裡等你》勾勒男男情誼 清新小品推動台港交流

鏡週刊

更新於 05月17日22:33 • 發布於 05月17日21:58 • 鏡週刊 Mirror Media
劉俊謙(左)和范少勳(右)在片中戲水,拉近彼此距離。(抓馬文化提供)
劉俊謙(左)和范少勳(右)在片中戲水,拉近彼此距離。(抓馬文化提供)

新銳導演鄧依涵執導新片《我在這裡等你》以奇幻公路電影類型包裝,透過范少勳與劉俊謙兩位新生代男星的詮釋,串起一段橫跨台灣與香港兩地的細膩男性情誼。

活躍於兩岸三地的監製謝國豪,曾監製《智齒》《第八個嫌疑人》等暗黑風格作品,繼投資台劇《媽!別鬧了》之後,此次首度嘗試台港合製電影,選擇清新小品路線,也期待藉影視製作,推動台港合作交流。

監製謝國豪(右)認為鄧依涵(左)雖是初執電影導筒但能夠控制拍攝成本。
監製謝國豪(右)認為鄧依涵(左)雖是初執電影導筒但能夠控制拍攝成本。

香港監製 謝國豪

2021年監製《殺出個黃昏》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智齒》入圍柏林影展特別放映單元、獲金馬獎4項獎; 2023年監製《第八個嫌疑人》獲香港電影金像獎3項提名。

台灣導演 鄧依涵

2015年以《我親愛的遺腹子》獲優良電影劇本獎優等; 2022年編導短片《玫瑰色的裙》入圍酷兒影展台灣短片競賽; 2022年編導影集《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第一季獲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編劇獎。

去年金馬獎舞台上,范少勳與劉俊謙牽手亮相頒獎,以「兄弟臉」炒熱話題。在此之前,這對台港雙帥因主演電影《我在這裡等你》已培養合作默契,促成兩人大銀幕同台的幕後推手,則是入圍14項金馬獎的《智齒》香港監製謝國豪。

劇組上山、下海花許多時間挑選具新鮮感的場景拍攝,左二為導演鄧依涵。(抓馬文化提供)
劇組上山、下海花許多時間挑選具新鮮感的場景拍攝,左二為導演鄧依涵。(抓馬文化提供)

常往返台、港、中國大陸的謝國豪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因難以忍受每次出入境動輒隔離兩、三週,決定留在台灣,除了成立「抓馬文化」經營影視製作與藝人經紀,也投資台劇《媽!別鬧了》,進而動念拍攝與港台有關的電影。他和編劇吳沚默談起這個想法,沒想到對方竟有個描述香港作家與台灣街頭混混共同尋找神祕海灣的劇本。

「除了喜歡故事與兩位主角的設定,還因為我非常欣賞王家衛導演的《春光乍洩》,所以很想做一部類似的電影。」謝國豪補充:「《春光乍洩》最後梁朝偉來到台北,這部電影的主角則是從台北展開追尋旅程,算是有些許連結。」

《智齒》獲金馬獎觀眾票選獎,監製謝國豪(右)與金馬獎主席李屏賓(左)合影。(金馬執委會提供)
《智齒》獲金馬獎觀眾票選獎,監製謝國豪(右)與金馬獎主席李屏賓(左)合影。(金馬執委會提供)
鄧依涵(右起)編導的影集《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由程予希、林辰唏主演。(GagaOOLala提供)
鄧依涵(右起)編導的影集《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由程予希、林辰唏主演。(GagaOOLala提供)

至於導演人選,謝國豪經友人推薦,認識以同志影集《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獲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編劇獎的鄧依涵。他認為,鄧依涵在劇中對兩位女性的情感掌握得宜,想讓她試試兩位男性的故事,鄧依涵也被劇情打動點頭執導。

常透過影片關注性別議題的鄧依涵表示:「這是第一次執導別人的劇本,但符合我一貫的創作脈絡。我是女性,卻對故事中兩位男性的經歷有共鳴,感覺很親近,而且曖昧情感也不限於女女或男男之間。」

范少勳(左)和劉俊謙(右)大銀幕首度同台,分別扮演陽光男孩和憂鬱文青。
范少勳(左)和劉俊謙(右)大銀幕首度同台,分別扮演陽光男孩和憂鬱文青。

片中有不少在台灣旅行的遭遇,但編劇吳沚默、梁詩韵是香港人,鄧依涵覺得有些情境或對白不夠寫實,3人就在線上進一步討論角色、故事發展。「我擔心調整會影響原劇本的核心概念,要先確定可改動的幅度。」經鄧依涵微調,台灣部分的情節更道地,也簡化劇情的關鍵邏輯與時空設定,更聚焦在主角相遇的緣分和情感。

最初看到劇本中台灣混混阿翔一角,鄧依涵立即想到范少勳,與監製謝國豪不謀而合,而已故導演陳慧翎當時則以電影顧問身分推薦劉俊謙飾演失意的香港作家。原就認識劉俊謙的謝國豪笑說:「有天我拿劉俊謙與范少勳的照片放在一起,覺得『哇!很可以』。」敲定由范少勳與劉俊謙分別扮演陽光男孩和憂鬱文青。

導演鄧依涵(右二)在火車上和范少勳(右一)與劉俊謙(左一)講戲。(抓馬文化提供)
導演鄧依涵(右二)在火車上和范少勳(右一)與劉俊謙(左一)講戲。(抓馬文化提供)

鄧依涵透露:「選角確定後,我和少勳、俊謙一起吃飯,印象那是他們第一次見面,兩人面對面聊得很起勁,除了神情與穿衣風格像,側面更像,彷彿照鏡子。因為電影開始時他們是陌生人,所以讀本、排練外,我不希望他們變太熟,只有在武術訓練課讓兩人練習從肢體扭打中產生火花。」

影片以公路電影形式展開,從台北一路往南到墾丁,每站都有不同景觀與意義,兩位主角在旅途中的關係也逐漸改變。為讓景點有新鮮感,拍攝前劇組花許多時間勘景,平均每站看過3處以上的場景,再從中選一個,有些地點甚至連地圖都沒標示。

公路電影必須不斷移動、轉景,最大的影響就是時間拉長。

由於拍攝過程必須不斷移動、轉景,鄧依涵指出:「最大的影響就是時間拉長,每個場地能拍攝的時間相對壓縮,對我是一種考驗,要更有判斷與決策力,幸好團隊默契不錯、動作也很快。」監製謝國豪稱讚她會控制成本,沒有增加太多預算。

已故導演陳慧翎(前排右)擔任電影顧問,與演員劉俊謙(後排右起)、范少勳、導演鄧依涵、詹子萱、監製謝國豪、製作人周銓出席開鏡儀式。(抓馬文化提供)
已故導演陳慧翎(前排右)擔任電影顧問,與演員劉俊謙(後排右起)、范少勳、導演鄧依涵、詹子萱、監製謝國豪、製作人周銓出席開鏡儀式。(抓馬文化提供)

原本擔心疫情,香港部分都在台灣拍攝,選角只能找會說粵語的演員,還因為怕穿幫,多改成室內景。但到剪接階段時,發現香港的戲不夠,因疫情全面解封,謝國豪決定去香港補拍,另請熟悉的香港團隊協助鄧依涵。

此事讓鄧依涵體認到:「電影雖然是虛構的,但導演、演員都會受所處大環境影響。例如:劉俊謙已是很好的演員,但在香港拍攝時,他真的回到沒有好友阿翔的地方,更像片中的角色。」

電影雖然是虛構的,但導演、演員都會受所處大環境影響。

電影裡范少勳與劉俊謙的緣分繫絆,隨張國榮〈春夏秋冬〉的歌詞表露無遺。不過原劇本裡並非安排這首歌曲,是謝國豪主動建議,「因為我很喜歡張國榮、也很喜歡這首歌,尤其歌詞與故事非常契合,只是很貴。」後來他不惜重金,以新台幣七位數價碼取得授權。

謝國豪監製的《第八個嫌疑人》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中獲得3項提名。(翻攝自香港01網站)
謝國豪監製的《第八個嫌疑人》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中獲得3項提名。(翻攝自香港01網站)

從香港起家的謝國豪坦言,之前監製的港片《智齒》、港陸合拍片《第八個嫌疑人》與《我在這裡等你》最大的差別就是預算。「那些都是人民幣8千萬元(約新台幣3.6億元)起跳,票房壓力很大,但預算多或少我都會做,重點是想嘗試不一樣的小品電影。」他強調,先拍賺錢的影片,才有錢拍想拍的。《我》片是他首度在台拍片,有市場測試的性質,所以自己全額投資。

近3年來謝國豪多在台灣,近距離觀察、參與本地影視產業。他認為,台灣導演擅長拍攝溫馨的電影,票房表現都不錯,像《孤味》《我的少女時代》《月老》等。今年起,他計畫帶香港演員來台拍片、也安排台灣演員去香港工作,讓兩地演員、技術人員、導演實地交流,促成更多互動、打開市場。

【台港雙帥心動之旅1】台港雙帥「兄弟臉」驚豔金馬 《我在這裡等你》跨時空牽起緣分
【台港雙帥心動之旅2】從女女戀到男男曖昧情 致敬王家衛《春光乍洩》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