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針對中國?!陸媒爆沖繩嘉手納駐日美軍F-15C戰機加掛IRST「軍團莢艙」

新頭殼

更新於 2022年01月04日05:45 • 發布於 2022年01月04日05:45 • 新頭殼newtalk |吳賜山 綜合報導
陸媒《新華社》宣稱有航空迷在沖繩嘉手納基地拍攝到駐日美軍的F-15C戰機掛載「軍團莢艙」(機腹下黑色圓柱體)。   圖:翻攝新華網
陸媒《新華社》宣稱有航空迷在沖繩嘉手納基地拍攝到駐日美軍的F-15C戰機掛載「軍團莢艙」(機腹下黑色圓柱體)。   圖:翻攝新華網

新頭殼newtalk

中國官媒《新華社》今天(4日)報導,「駐日美軍F-15戰機首次曝光新裝備,以對抗中俄」,報導中所稱的新裝備正是去(2021)年8月首次在F-15C上進行測試的紅外線搜索暨追蹤(IRST)系統「軍團莢艙」。由於IRST是現階段被認為是「對付」隱形戰機最有力的手段之一,所以中媒不忘自吹自擂,認為是美軍「認可」殲-20的威脅,但也坦承部署在第一線「意義格外不同」。

報導宣稱,有航空迷在沖繩嘉手納基地拍攝到駐日美軍的F-15C戰機,在飛行時掛載「軍團莢艙」。並「夾敘夾議」稱「向來高傲的美國空軍對該系統的態度從此前的不屑一顧到全球率先裝備駐日美軍,其改變原因只有一個—五角大廈在應對中國殲-20隱形戰鬥機所帶來的衝擊」。

根據了解,紅外線搜索暨追蹤(IRST)系統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生產的一種多功能傳感器系統,讓戰機真正可以做到「射後不理」(fire-and-forget)動作,提高戰場生存率的最新配備。以AIM-120空對空飛彈為例,理論上能在發射後依飛彈本身雷達鎖定目標導引攻擊,飛機可以轉向避免遭敵方空、地雷達鎖定或尋找下一個攻擊目標;但實務上,AIM-120是「末端主動雷達導引」,也就是說在戰機發射後,有一小段時間必須依靠戰機雷達提供數據,以使飛彈朝向目標攻擊,如此一來即限制戰機轉向、脫離的時間。而「軍團莢艙」就是被設計彌補這部份的缺憾。

IRST被設計在無雷達環境中進行協作瞄準操作,簡單來說就是「軍團莢艙」蒐集目標的紅外信號和光電信號來鎖定、追蹤目標,並將信號數據化後傳送給攻擊飛彈;也就是原本需要由發射戰機雷達提供數據的工作,轉交由IRST來處理,戰機可以「抽身」做其他動作;另由於不是雷達訊號,也使敵方追蹤鎖定困難,提高戰場生存的可能。

報導中描述,IRST在對抗隱形戰機時,可「被動」探測空中的溫度異常,除發覺戰機引擎的熱廢氣流,還能遠距離細微地發現戰機高速飛行時與空氣摩擦所引起的機體表面熱信號。另外,更重要的是「軍團莢艙」的被動探測方式並不會像雷達發射雷達波那樣易遭敵方發覺,也不容易受電子干擾。所以被視為「對付」隱形戰機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報導猜測,如果與中國發生衝突,美國空軍戰機可能會受到強烈的電子干擾, F-15戰鬥機的雷達探測能力將被削弱。為應對解放軍的隱形戰機,美國需要額外的手段來應對空中威脅。同時嘉手納空軍基地本身就可能成為解放軍攻擊目標,包括空中的隱形戰鬥機和貼地飛行的隱形巡航導彈。因此美國空軍正在加強駐日美軍F-15針對「低識別度」目標的訓練,以期在戰爭期間能處理這種威脅。推論是駐日美軍的F-15戰鬥機率先裝備「軍團莢艙」的理由。

延伸閱讀:

假新聞!因中國制裁立陶宛議員議場打架?事實查核中心:錯誤訊息

來得太晚!中國爆求和歐盟取消制裁 誤判步步錯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