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國衛院與11家醫療機構合作/精準環境醫盟 每年抽測40鄉鎮居民健康

自由電子報

更新於 2023年04月24日21:29 • 發布於 2023年04月24日21:30
國衛院與北、中、南11家醫療機構合作成立「台灣精準環境醫學聯盟」。(記者林惠琴攝)
國衛院與北、中、南11家醫療機構合作成立「台灣精準環境醫學聯盟」。(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為釐清環境因子對國人健康的影響,國家衛生研究院昨宣布與北、中、南共十一家醫療機構,合作成立「台灣精準環境醫學聯盟」,本月起啟動執行計畫,預計每年針對四十個鄉鎮隨機抽樣全年齡層居民的血液與尿液,進行體內重金屬、塑化劑等物質濃度分析,作為臨床應用、政策方向參考。

25%死亡人口與環境因素有關

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陳保中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全球死亡人口中,四分之一與環境因素有關。在台灣提及「健康不平等」多聚焦於「經濟弱勢」,但其實也存在「環境不平等」,各地有不同的環境問題。

陳保中指出,環境醫學研究以往主要與大學合作,精準環境醫學聯盟將強化臨床應用,結合各地區域級以上醫療機構,針對其所在地區的環境重要議題進行人體監測調查,提供妥適醫療照護,並運用個人變異、環境暴露體學、基因體等相關的體學研究實證成果,促成政策制訂、臨床網絡、產業連結,建構環境健康緊急事件處理系統。

分析體內重金屬、塑化劑濃度

他說明,每年將針對四十個鄉鎮抽樣民眾的血液與尿液,進行體內重金屬、塑化劑等物質濃度分析。主要監測指標像是鉛濃度變化是否有下降、降幅多少;或追蹤塑化劑濃度對荷爾蒙影響程度,評估對於人體健康影響情況,未來將逐年公布結果。

建構台灣環境健康監測網絡

陳保中表示,環境對於健康的影響不僅限於外界關注的癌症,尚有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腎臟疾病,以及兒童健康等,期盼精準環境醫學聯盟建構台灣環境健康監測網絡,建立各區域環境化學物質參考基準值。

精準環境醫學聯盟由國衛院主導,醫療機構的成員包含台大醫院、台北榮總、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台中榮總、台大醫院新竹分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高雄長庚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點開加入自由電子報LINE官方帳號,新聞脈動隨時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