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家在雲南省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海洋爬行動物——Dianmeisaurus mutaensis,它是一種生活在中三疊紀(約2.45億年前)的厚肋龍類(Pachypleurosauria)。這群古老的爬行動物被認為是更著名的蛇頸龍(Plesiosauria)的遠親,但體型更小,長相更像「水中蜥蜴」。
考古現場:迷你恐龍現蹤
研究團隊在雲南省祿溪縣木它村附近的一個廢棄採石場中,發現了這個珍貴的化石。這具保存完整的幼體化石只有99.2公厘長,比大部分智能手機還短,完全是古生物界的「迷你款」。化石被分為兩部分,在實驗室中經過小心處理後,細節清晰可見。
化石周圍還散落著其他個體的骨骼,但由於數量有限,科學家無法確認它們的身份。
Dianmeisaurus mutaensis 是誰?
這種新發現的海洋爬行動物是厚肋龍家族的新成員,與之前發現的Dianmeisaurus gracilis是近親。厚肋龍類通常有以下特徵:
小腦袋:身材小巧但比例均勻。
長脖子:適合在水中伸長捕食。
槳狀四肢:專為游泳而設計。
深尾巴:幫助提供推進力。
研究指出,Dianmeisaurus mutaensis 還有一些獨特的特徵,比如其最後一根胸肋骨特別粗壯,但比第一根薦肋骨短。
演化揭秘:厚肋龍的「東特提斯」起源
厚肋龍屬於三疊紀的「早期實驗品」,它們可能是特提斯海(Tethys,古地中海)東部的原住民。研究團隊通過構建全新的數據矩陣,重新分析這些早期海洋爬行動物的親緣關係。他們發現,厚肋龍類和近親恐龍之間的「演化家譜」比想像中更複雜。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顛覆了部分傳統分類觀點,讓我們更接近理解中三疊紀海洋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厚肋龍家族的未來研究
研究人員表示,東特提斯地區(eastern Tethys)的早期厚肋龍化石仍需進一步挖掘和分析,才能更清楚地了解這些小型海洋爬行動物的分佈與演化路徑。
這項發現不僅補充了厚肋龍的家譜,還讓我們得以窺探中三疊紀的奇妙海洋世界!如果你以為侏羅紀的恐龍已經足夠神奇,那麼三疊紀的這些「小萌物」可能會讓你刮目相看。
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瑞士古生物學雜誌》。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Nobu Tamura(CC BY 4.0)
圖片來源:Hu et al., doi: 10.1186/s13358-023-00292-4.(CC BY 4.0)
參考論文:
A hairy giant among dwarves: Trichopelma grande, a distinct new species of tarantula from Cuba (Araneae: Theraphosidae) Swiss Journal of Palaeontology
延伸閱讀:
1、巨型白堊紀哺乳動物驚現:7500萬年前的「沼澤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