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企業生日快樂/和勤拓版圖 打進電動車鏈

經濟日報

更新於 2022年08月19日18:32 • 發布於 2022年08月19日17:37
和勤董事長黃亦翔。記者宋健生/攝影
和勤董事長黃亦翔。記者宋健生/攝影
和勤響應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砸下10億元興建台灣彰化廠。記者宋健生/攝影
和勤響應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砸下10億元興建台灣彰化廠。記者宋健生/攝影

和勤精機今年成立30周年,是兩岸知名的高端精密沖壓大廠,近幾年業務版圖由汽機車、硬碟零件往新能源車等領域延伸,成功躋身電動車概念股。展望下一個30年,和勤已訂出目標:要成為亞洲最專業的精沖零組件供應商。

和勤也積極規劃往半導體供應鏈方向發展,相關產品已開發完成並試樣中。可以預見,和勤營運版圖未來將有一番全新面貌。

1992年成立的和勤,初期主要生產機車零件,後來跨入汽車、硬碟零件。汽車產業的特性是認證時間長,但是產品生命周期長,一旦通過客戶認證,可以獲得長期穩定訂單,對公司發展相當有利。

和勤轉向汽車零件發展之後,除擴建廠房、增購精沖設備,並陸續通過HONDA、Brose、Sauer Danfoss、Magna、Brog Warner、Bosch Rexroth、Eaton等國際汽車零件供應商認證,成為大眾汽車一階供應商,生產技術也獲得客戶肯定。

不過,當初為快速打入汽車供應鏈,公司採取低價接單策略,雖然訂單滿手,但很多產品是負毛利,導致在2015、2016年連續陷入虧損。2017年和勤迎來經營權易主的重大轉變,營運也展開全新一頁。

和勤董事長黃亦翔說:「我們本來只是投資者,後來變成大股東,沒想到最後卻成為經營者。」當初與原經營團隊在理念與策略上有所分歧,為了永續發展,決定接手公司經營。

黃亦翔直言,和勤擁有極佳的技術優勢,但公司卻把產能幾乎都移往中國大陸,拚命接單卻不考慮毛利,導致500多項產品中,有超過100項是負毛利,讓和勤陷入虧損局面。他在2017年接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後,與團隊一起努力,從投資、業務及管理等三個面向進行調整與改變。

整頓產線 提升生產效率

首先,將投資放在核心技術的設備上,並開發新產品項目。業務面採取策略性接單,提高新業務接單能力;管理方面則適當調整人事、生產成本,並推動自動化生產。黃亦翔只做了三個調整,當年度公司就虧為盈。

黃亦翔認為,和勤擁有技術優勢,產品品質領先同業,接單策略最大的改變,就是新接訂單採高毛利率準則,調整幅度則視量產規模而定,維持彈性。

在管理面上,黃亦翔說,剛接手時很辛苦,尤其看到大陸廠凌亂的產線,都快哭出來。和勤在浙江、江蘇都有廠房,當時廠區生產動線沒有規劃,快速投入新設備,造成空間不足、產線紊亂,也形成空間與人力的浪費,加上設備線路老舊,有安全性的風險。

黃亦翔著手調整大陸廠房過程中,2018、2019年接連兩場火災,又讓營運受到衝擊。但也因為如此,更加深他整頓廠房產線的決心。

在提升生產效率方面,黃亦翔趁著台灣和大陸廠同步擴產,同時進行產線整改。

目前汽車、硬碟零件兩大業務分別於大陸、台灣生產,除因應美中貿易戰及客戶期待,更可降低運輸、裝運等成本,發揮更高的經濟效益。

近幾年和勤陸續添購1,000噸級精沖設備,生產規模居兩岸同業之冠,而且從模具設計、製作到產品產出,高達九成自製率,標榜一站式採購的優質服務,也大幅提升市場能見度。在黃亦翔規劃下,和勤接單除高毛利率準則外,接單也朝向量大的平台件為主,讓集團的生產達到經濟規模,創造與客戶的雙贏。

和勤原本只做燃油車沖壓件,2017年底取得美系電動車領導大廠訂單,也是營運獲得重大突破的轉捩點。這家美系電動車大廠的訂單原本是交給印度、南韓精密沖壓廠,可是這些廠商因很多製程外包,產品良率不符要求,後來向業界打聽而找到和勤。

擁兩優勢 拿下美系訂單

和勤中選有兩大關鍵,首先是過去在汽車、硬碟兩大沖壓件上有深厚基礎,除具備生產電子零件的精準度,更有汽車零組件供應商的驗證背書,讓和勤拿到入門票。

其次是和勤提供一條龍製程,從模具開發、沖壓成形、熱處理、焊接到表面處理,完整到位,減少製程外包衍生出來的成本與風險,能大幅提升產品精度與良率,掌握訂單交期,這些都打中客戶的心。

和勤以獨特的優越技術,成為美系電動車大廠高壓開關平台件的全球獨家供應商,供應的零件品項也逐年增加,包括門鎖、剎車零件等。

如今美系電動車大廠已是和勤汽車零件的最大客戶,今年成長幅度仍然可觀。

至於硬碟零件VCM Plate,有八成為儲存硬碟機種機構件,產品平均銷售單價與毛利均高於傳統硬碟,終端客戶涵括Seagate、WD、Toshiba三大品牌,全球市占率超過20%,未來計畫朝50TB更高容量發展。

和勤走過經營權之爭,兩岸擴產計畫也逐步落實,黃亦翔為集團訂下2024年營收挑戰50億元目標。他強調,將持續落實兩岸明確分工及擴大生產規模,期許成為世界級、亞洲最專業的精沖零組件供應商。

享受更高質量的財經內容 點我加入經濟日報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