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老派物語

在地領路人計画

更新於 02月27日05:01 • 發布於 02月27日05:01 • 文字|穀谷;圖片|穀谷、Oba_in_chiayi

一點在地,一點歲月,再一點點氣味,「在地探索小旅行」出發!

大家好我們是「穀谷」的主理人Jimmy& Michelle,我們想透過上班、採購、休假⋯⋯裡的生活日常,構成小旅行的可能,歡迎來趟「在地小旅行」吧。

《阿里山下的小城》
「木都」- 在四年前對剛回到嘉義的我們其實是個陌生的形容,隨著時間漸漸發現,這就是最真切形容在「阿里山腳下」小城裡的生活風景與日常。

這座小城有貫穿學校的林業鐵路,六千多戶的木造建築,城市裡的森林,許多的老木材工廠⋯⋯其實這都說明了這城市與「木」的緊密關係,相信也有人不知道最早的「穀谷」就是從木造的日式長屋開始。

來到嘉義不妨留意這些可愛的木建築與遺跡,每棟建築都乘載著嘉義人的生活故事,歡迎你們一起加入嘉義,一起讓「小城故事多更多」。

《嘉義樹木園》
用百年的時間種出一片秘密基地
明治41(1908)山仔頂上的樹苗開始被植入,114年後的今天小樹已是一片威武的森林吐納著嘉義的城市氣流。
當時「台灣總督府」於嘉義設立了「護膜苗圃」栽種著來自熱帶的經濟作物「橡膠」以應映當時的工業需求,而後又於不同時期引進各種植物,這座生態豐富的混生森林因此誕生於市中心。

(照片提供IG: Oba_in_chiayi)
(照片提供IG: Oba_in_chiayi)
(照片提供IG: Oba_in_chiayi)
(照片提供IG: Oba_in_chiayi)

《嘉油鐵馬道》
走入嘉義小城鄉間的神隱廊道,林蔭、濕地、稻田、濕地、23.5度的北回歸線,這裡是風光旖旎的在地秘境,享受嘉義的慢活步調,踩上你的單車迎著風在樹陰光影間穿梭。
嘉油鐵馬道曾是「嘉義化學工廠」的一部分,昭和時期透過鐵路運輸重要的秘密燃料至縱貫鐵路,當時運用嘉南平原所種植的蕃薯作為發酵的基質產出航空所需燃料,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發酵式有機溶劑工廠」,但在二戰美軍的B-25轟炸後沒落,直到光復後才由中國石油公司接手進行轉型,至今此區域仍持續運作。
踩上單車!沿著百年的軌跡,發覺屬於你自己的 @在地領路人計畫,歡迎體驗嘉義、分享嘉義。

嘉義的旅行未完待續

歡迎你一起加入

文字、圖片 by 穀谷 & Oba_in_chiayi

【穀谷】嘉義市東區興中街132號 >> 加入LNE好友

【新華美西裝社】嘉義市東區成仁街80號 >> 加入L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