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只能進口日本30月齡以下的牛肉,未來研擬放寬為全齡牛皆可輸入。食藥署表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狂牛症風險評估,日本已經達到可忽略級別,經過科學評估認為可開放。但食安專家說,30月齡以上的牛有添加物問題,不過食藥署回應,重組牛肉會標示提醒消費者,強調牛肉注脂案例極少。
目前台灣只開放,美國、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如今日本也要跟進了,食藥署4日預告草案,現行只能進口日本30月齡以下的牛肉,預計放寬為全齡牛皆可輸入,預告60天但上路時間未定。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有經過書面審查,還有派人到日本去實地查核,還有開了我們專家諮詢會議,結果都認為,這吃日本牛肉的風險很低。」
不過這日本開放並非首例,台灣2017年,開放日本30月齡以下牛肉,日本2019年申請開放全齡牛,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2013年,BSE風險俗稱狂牛症的評估,日本已經達到可忽略級別。
台灣協會秘書長孫銘宗:「即便是政府要開放進口,但是我們也不是就,完完全全進口就沒事啦,我們還是有後市場端的一個抽驗檢查,以及他們在入境的時候的抽驗。」
食藥署統計2023報驗輸入牛肉占比,牛肉進口國第一是美國38%,其次是巴拉圭26.6%,澳洲18.6%,日本排第六僅占1%,不過就有部分食安專家認為,30月齡以上的牛容易罹病,還有添加物風險。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只要是注脂或是重組牛肉,會規定要標示,而且會提醒消費者要吃熟食,不能吃生食,而且比較年紀大的牛,油花越漂亮,根本不需要注脂。」
目前食藥署公布的草案內容,疑似或證實為狂牛病例牛隻,已證實狂牛病之同世代牛隻,頭骨、腦、眼睛、脊髓、絞肉、內臟不得輸入,進口牛肉也必須,接受源頭、邊境及市場端之查驗,食安專家提醒,風險評估監控狂牛疫情,才能保障民眾健康。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