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跨界休旅最重要的空間,C-HR改以個性取勝,潮男潮女究竟看上C-HR什麼魅力?超級測試告訴你!
C-HR並不是你我印象中的跨界休旅,而是Toyota精準掌握市場喜好下的產物,五門車體帶來最基礎的實用性,高底盤帶來良好視野與進出動線,帥氣外型則為了吸引眾人目光,加上品牌光環所帶來的妥善率口碑,一輛跳脫品牌傳統框架的個性車款就此誕生。面對這塊國產、進口競爭激烈的主力市場,C-HR到底有多少真本事肯定讓人好奇!
CH-R終究是輛開帥為主的個性車款,建議從92.9萬豪華型開始選擇,豪華型以上標配前後LED頭燈、序列式方向燈讓外型科技感十足,內裝也增加消光銀、鋼琴黑、棕色皮質等多層次材質鋪陳,於內於外都更顯精緻。至於頂規AWD則增加智慧型適時四驅系統與衛星導航兩項重點配備,是否值得11萬價差端看車主需求。
C-HR迷人魅力來自搶眼而獨特的外型設計,鷹眼頭燈構築車頭氣勢、大型輪拱與深刻鈑件折線讓車側不致平凡,再加上雙色車身強化視覺對比,跳脫過往Toyota給人樸實無華的刻板印象,成為TNGA嶄新平台之下的代表作品。
豪華型以上標配全LED頭燈,遠近光位於同一組魚眼燈具內,日行燈、霧燈也都採用LED光源,長條形方向燈更採序列式點亮,科技感十足,夜晚炫目程度更是迷人。不過C-HR並未搭載自動遠近光燈科技,算是美中不足之處。
原廠17吋鋁圈造型俐落,搭配215/60R17米其林Primacy3高階房車胎,對應C-HR的定位與動力綽綽有餘,後續換胎方面,零售市場Primacy 3已由Primacy 4新產品所取代,米其林Primacy 4零售價約在4000元/條上下。
原廠目前也提供18吋雙色切削鋁圈搭配225/50R18日製橫濱輪胎做選配,更匹配C-HR充滿運動感的外觀造型,選配價5.1萬元。
C-HR車尾同樣俐落有型,飛鏢型尾燈延續車側線條看來寬扁而有氣勢,大型尾翼作為車頂線條的一部分,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雖說美醜與否見仁見智,但確實相當吸睛。
豪華型以上標配LED光條式尾燈,呼應車身線條成為造型設計的一部份,燈組內部全為LED光源,僅有下方中央霧燈為傳統燈泡。
從這角度能看出C-HR外觀設計的巧思,大型尾翼與後擋下緣小鴨尾讓線條向後延伸,降低SUV車款厚重感,雙色車身交界處更隱藏了後門門把,提升車側一體感。
皮質中控台、大面積黑色鋼琴烤漆與銀色類金屬飾板,C-HR可是Toyota新世代內裝的先驅者,各項設計元素如今廣泛運用在Auris、Altis等車款之上,C-HR豪華版以上更採用棕、黑雙色配置,質感看來加分不少。
傳統雙圓儀錶辨識度高、中央4.2吋資訊幕也為全彩顯示,沒有讓人可挑剔之處。
豪華型標配Drive+七吋多媒體主機,滿足基本廣播、藍芽音樂、倒車顯影等用車需求,缺少USB接孔令人有些難以理解;車主另可選配高階8吋主機,提供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等先進功能。
雙區恆溫空調為全車系標配,按鍵編排簡潔、操作容易,豪華型以上再增加Nanoe空氣清淨與雙前座加熱機能,這部分配備還算頗具誠意。
全車系標配電子手煞車與Auto Hold功能,走走停停路況格外受用,且C-HR具備入檔自動解除手煞車機能,便利性滿分。
C-HR尚未搭載TSS安全輔助科技是目前最大遺憾,84.9萬起跳的車價並不便宜,消費者所在意的主動安全卻全數付之闕如,實在說不過去。
C-HR的車室空間並不因休旅身分而特別充裕,橫向空間基本與都會小車相等,內部空間感歸功於良好前方視野並不會太過侷促,座點略高,但頭部空間仍然充足。
撇開後窗狹小所帶來的壓迫感,C-HR後座不論橫向寬度、膝部空間都不算太糟,至少兩名成人入座並不會太過擁擠,仍保有五門車體該有的實用性。
行李廂顯然是CH-R弱勢之處,20吋、26吋行李箱放入基本已沒有太多餘裕,僅能再放置雙人隨身行李,且因為後檔角度傾斜、內部高度不足,即使拆卸帳版仍沒有足夠高度將26吋行李箱直立擺放。將後座傾倒後原廠宣稱提供1112L置物容積,只不過要想滿載四人出遊?行李如何安排可是個大問題。
受限於車身造型與傾斜後檔,C-HR行李廂離地高來到80.5cm、尾門把手更是將近190cm離地高,對身材較矮小的車主並不友善,該算是帥氣造型所付出的小小代價。
參考過往測試經驗、C-HR行路質感絕對值得用優等生來形容,瞬間最大G值最高僅0.6G、震動時長也未突破1秒,兩項指標皆為數一數二的優異,代表車身震動被有效緩衝、隨後又能快速回穩,造就僅172.74G的震動總和表現,對照C-HR車格定位如此表現讓人驚艷。
隨著車速提高、瞬間最大G值也僅有小幅度提高,震動時長依然維持高水準、僅1.195秒並未顯著增加。觀察連續左右交錯關卡所測得的震動曲線,發現負G值顯著大過正向G值,代表伸側阻尼較強、車身盡可能維持平穩而不被路面突起所影響,突顯懸吊調校確實有其獨到功夫。
C-HR採用較具性能感、兩側包覆突出的座椅設計,置身其中兩側包覆性適切,雖為手動調整但提供電動腰靠,配合方向盤四向調整能快速找到適合坐姿。皮質座椅採用透氣打孔設計,而豪華版以上也提供雙前座加熱機能,天氣嚴寒時總是多了分貼心。
泡棉設定仍是日系車常見、宛如沙發般的柔軟支撐性,後座椅型略帶低陷、創造合理的頭部與膝部空間,以身高174cm的小鐘置身其中還算舒適,然而黑色頂蓬與面積狹小的後窗令壓迫感強烈。
隔音也是C-HR行路質感優異的一大要點,引擎運轉品質優異,怠速時車內沒有絲毫聲浪。車速逐步提升,座艙沒有顯著風切噪音,倒是輪拱因下雨天而開始出現陣陣水花聲響,但整體而言C-HR隔音表現確實出色,僅有高速行駛傳來些微胎躁、不致太過惱人,米其林Primacy3原廠配胎功不可沒。
CH-R前座座點偏高,令視線不被儀錶檯與多媒體螢幕給遮擋,前視野距離僅6.95m表現不俗;後方則顯然受制於車體造型,後擋風玻璃向後傾斜延伸,帶來較大的視線遮蔽,好在C-HR全車系標配倒車影像輔助,停車不致有太大問題。
C-HR兩側後視鏡並沒有歐系車常見的廣角設計,但鏡片狹長造型卻能彌補這項小缺點,駕駛側視角達33度、副駕側也有26.8度,並不遜於部分有廣角鏡片的車款。
C-HR擁有良好的前方視野,A柱三角窗能有效降低死角、B柱經過實測死角遮蔽也在合理範圍內,然而C柱與後門版連成一氣的設計卻對後方視野產生極大影響,從照片可看出即使駕駛轉頭也難以掌握後方左右來車,需仰賴盲點偵測等科技配備加以克服,只不過C-HR全車系並未配置這項配備,可得自己稍加留意了。
C-HR車長僅約4.3m、軸距則為2640mm,四輪較貼近車身四個角落的設計讓迴轉半徑與一般中型房車相仿,並不算特別小巧靈活,但前方視野良好、高坐姿設計在日常生活並不會帶來困擾。
C-HR基於TNGA平台打造,事實上這是Toyota第二款TNGA平台之下所推出的車型(第一款為Prius4),比起Auris、Altis、Camry等近期討論度火熱的車款都還要早上些許。按照原廠說法,TNGA平台擁有高剛性、低重心、輕量化等優勢,種種優勢在C-HR很難一一體會,但白話點說就是「真的很好開」。
不若外型那般具有運動氣息,C-HR底盤設定以舒適為主要取向,避震器設定偏軟調、柔韌化解來自路面的震動回饋,同時卻保留足夠支撐性來應付過彎時的劇烈側傾,在左右重心變化之際並沒有車身來不及回穩的感覺,給予駕駛充分的信賴感。
C-HR高車身也沒有帶來SUV常有的前後俯仰感受,加速、減速都沒有多餘晃動,就像一輛五門掀背車一般無需多花心思控制油門煞車,乘坐舒適度自然加分不少。
配胎米其林Primacy3也替C-HR帶來不錯的操控身手,乾濕地抓地表現都屬上乘,對應原廠動力並沒有感到不足之處,即便以過高的車速入彎、輪胎也僅悶哼幾聲,提醒駕駛該稍收油門劃過彎道,展現輕巧好上手、又能兼顧樂趣的一面。
C-HR搭載1.2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代號為8NR-FTS、是現今Toyota排氣量最小、科技程度也最高的四缸引擎,雙模式噴射供油、缸內渦流控制與VVT-iW可變汽門正時等技術都在這具引擎上實現。種種科技並非為了壓榨動力極限,而是為了提高熱效率帶來穩定而節能的輸出表現。
這具引擎僅有116hp/18.9kgm輸出表現,與一具1.6L NA引擎相當,但渦輪增壓的好處便在扭力輸出時機,18.9kgm從1500rpm一路延伸至4000rpm,讓C-HR不必刻意拉轉也能擁有輕快加速感。
Toyota的CVT調校一向讓人滿意,C-HR也保持換檔邏輯與駕駛意圖緊密連結的優點,全力加速時也會模擬傳統升檔感受,並沒有太多可挑剔處。
架上P-Box實測,C-HR 0~100km/h加速需時12.05秒,如此成績與1.6 NA房車大致相當,日常代步僅只夠用,想超車可得好好抓緊時機才行,感覺稍稍辜負了動感外型。
C-HR制動表現相對讓人驚喜,在溼地條件下繳出41.49m煞停距離,歸功於配胎性能不錯、濕地表現令人滿意。且制動過程車身不偏不倚、車頭穩穩下沉直到停駐,給人充足信賴感。
油耗實測當天車流狀況順暢,沿途都能貼近速限行駛,C-HR具備Eco模式、盡可能降低引擎轉速,市區行駛收油滑行對油耗助益頗大,加速時也能以和緩步調跟上前車。高速實測表現則不如預期,主要是排氣量較小、輕踩油門並不足以維持100km/h巡航,Eco模式轉速約落在2750rpm才能維持車速,油耗表現自然不漂亮,也讓市區、高速路段繳出相近的成績。
C-HR並不是輛符合期待的跨界休旅!後座不利於長途乘坐、行李廂空間無法應付長途旅行,就連嶄新的1.2升渦輪動力加速也表現平平,純看數據有太多同級對手能輕易取代。然而就如前文所述,C-HR的設計初衷該是訴求年輕、有活力的都會座駕,所以C-HR掌握了極佳的行路質感,同時也兼具流利操控與搶眼外型,想找一輛與眾不同的車款又不想淪為小眾市場?Toyota C-HR該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