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冰巨星正式加入了擁有極光的行星行列,完成了太陽系所有八顆行星的極光圖鑑。
自36年前首次發現海王星有極光跡象以來,天文學家終於首次捕捉到海王星的極光。得益於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的協助,這顆行星難以捉摸的光芒終於得以測量,這也是這些觀測所帶來的唯一新發現之一。與1989年「旅行者2號」探測器造訪海王星時相比,現在海王星的溫度已經更低。
「極光」是由帶電粒子與太陽系行星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光輝。除了地球,火星、木星、土星、金星、水星和天王星也觀察到過極光—而海王星的極光首次證實,使得太陽系的八顆行星都成為了擁有極光的行星,這也包含了彗星,例如67P/丘留莫夫-傑拉西門科彗星。儘管不同的行星上,極光的形成原因和呈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我們早晚會在海王星上發現它們。
「在海王星上發現極光是我至今最有趣的結果。」北安布里亞大學的亨里克·梅林(Henrik Melin)領銜研究,並在萊斯特大學完成該項研究,研究團隊說:「這就像是四巨星極光的四重奏,完成了在紅外線觀察四顆巨型行星的全套。我們知道它應該存在,因為海王星擁有創造極光的所有條件,但我們一直未能在地面望遠鏡中觀測到。」
上層大氣比1989年冷兩倍 信號變弱
JWST的近紅外線儀器具備卓越的能力,使得這些觀測成為可能。研究小組測量了海王星的溫度以及三氫陽離子(H3+)的分佈,這種離子通常與極光活動有關。這些離子的分佈與極光的位置一致,但它並不位於像地球那樣的極區,這是因為海王星的磁場極為傾斜;「旅行者2號」顯示其磁場相對於行星的自轉軸傾斜了47度。
此外,研究者也對海王星的溫度感到驚訝。海王星的上層大氣現在比1989年冷了兩倍,這可能使得極光的信號變弱,導致難以偵測。
梅林說:「這項發現令我們非常興奮,因為我們將有一個新的JWST計劃,會在2026年觀測海王星一個月,這將為我們提供更多未知的信息,這太令人振奮了。」
這些突破性的觀測不僅提供了對太陽系最遠行星的深入了解,也僅僅是即將來臨的JWST觀測結果的開端。
研究結果已發表於《自然天文學》期刊。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NASA, ESA, CSA, STScI, Heidi Hammel (AURA), Henrik Melin (Northumbria University), Leigh Fletcher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Stefanie Milam (NASA-GSFC) (CC BY 4.0)
圖片來源:Nature Astronomy
參考論文:
Discovery of 𝐻3+and infrared aurorae at Neptune with JWSTNature Astronomy
延伸閱讀:
1、迷你海王星裡存在超臨界流體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