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百元高油價再現?台塑化陳寶郎:年底前維持90~95美元 後續4變數待觀察

信傳媒

更新於 2023年09月21日06:07 • 發布於 2023年09月21日06:03 • 葉佳華
沙烏地與俄羅斯減產石油的政策,讓全球供需短缺及庫存偏低,引發日前國際油價創下今年新高。(圖片來源/pxhere)
沙烏地與俄羅斯減產石油的政策,讓全球供需短缺及庫存偏低,引發日前國際油價創下今年新高。(圖片來源/pxhere)

原油期貨價格在本周二(19日)攀升至今年最高價格,11月到期的布蘭特原油期貨一度飆到每桶95美元;11月到期的西德州原油期貨(WTI)也來到每桶92美元,比起今年6月的價格,已大幅上漲將近3成,引發市場擔憂,全球高油價的夢魘很可能再度重演。

不過,隨著美國聯準會釋出鷹派立場,暗示年底前可能再升息一次,預測基準利率將在今年達到5.50%~5.75%的高峰,使得原油價格回檔下跌,西德州原油11月期貨周三(20日)收在每桶89.66美元;布蘭特原油11月期貨則收在每桶93.53美元,也讓近期漲勢兇猛的原油價格暫時性盤整。

沙烏地與俄羅斯減產石油行動,恐導致全球供應短缺

沙烏地阿拉伯7月起每日減產100萬桶,日前已經決定將延長減產期間至年底;而俄羅斯也決定延長每日減少出口30萬桶至年底。

但國際能源總署(IEA)示警,沙烏地和俄羅斯的減產延長,將造成嚴重的市場缺口,一直到今年的最後3個月,恐引發價格再度急劇波動。

根據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最新原油展望報告顯示,預估今年第4季原油供給缺口將達每日330萬桶,恐創下十多年來最大缺口,且如果歐洲與大陸的經濟數據開始轉為樂觀,恐怕也會導致原油市場進一步緊繃。

另外,EIA(美國能源資訊署)則預估,第4季全球原油供應缺口為每日23萬桶,美國所預測的石油供應缺口遠低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而國際能源署(IEA)也示警2023年下半年,全球石油市場仍面臨每日120萬桶的供應缺口。

高盛調升未來12個月油價預測,小摩也示警油價恐飆到120美元

也就是說,儘管各機構對於全球原油供給缺口預估數字不一,但基本上方向都是預估供應缺口將「向上調整」,這也支撐著原油價格攀高的理由。

近期小摩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產油國近期的減產行動恐怕還未完,油價可能進一步跳漲、最高上探120美元;另外,高盛也加入油價百元預測俱樂部,將布蘭特原油未來 12 個月的價格預測,由93美元上調至100美元。

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則向《信傳媒》表示,這段時間國際油價之所以一下子衝到每桶93美元至94美元,最主要原因就是沙烏地阿拉伯及俄羅斯的減產政策延長至年底,他認為,到今年底之前,國際油價大約可維持在每桶90~95美元,「不太容易會下跌到70幾塊美元。」

陳寶郎指出,支撐國際油價最大的因素是沙烏地阿拉伯及俄羅斯的減產政策,但這對於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壓力很大,畢竟他競選時曾承諾國內汽油「1加侖不超過3美元」,如今國內汽油1加侖已經漲到3.8美元,但美國幾乎已無計可施。

主要的原因是,美國頁岩油產量已經拉到極限一天1240萬桶,只能請託伊朗及委內瑞拉增產,但伊朗受制裁影響,油井生產短期難以快速增產,委內瑞拉則因為資金不足無法增產,「因此美國想要壓油價,但是壓不下來」。

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談國際油價趨勢。(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談國際油價趨勢。(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台塑化董座陳寶郎預估:年底油價維持90~95美元,4大變數影響油價

但陳寶郎認為,接下來牽動國際油價起伏仍有四個重要觀察指標,第一,究竟美國聯準會年底前是否還會再升息,只要調升利率,美金升值,原油就會跌價;第二,中國是全世界原油進口最多的國家,因此接下來也要觀察中國大陸的經濟,雖然目前中國政府已出手針對房地產業進行解決,但仍要進一步觀察,年底前中國經濟是否會有大幅度的好轉。

第三,隨著進入9、10、11月份,包括亞洲、中東、歐洲的煉油廠適逢每年第二度歲修旺季,因此工廠停下來、原油需求量就會減少,可助於舒緩一些供不應求情況;第四則是氣候因素,今年歐洲冬天的冷暖變化也牽動柴油的需求高低。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