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台灣人體內塑化劑是外國人2至7倍!紙碗裝熱湯、保鮮膜覆蓋加熱都錯了

太報

更新於 06月07日03:12 • 發布於 06月06日06:37 • 胡順惠
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副教授廖凱威解釋內分泌干擾物質對人體的危害。臺北醫學大學提供
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副教授廖凱威解釋內分泌干擾物質對人體的危害。臺北醫學大學提供

研究顯示,台灣人體內塑化劑含量高於許多先進國家,部分甚至高達2至7倍,這類物質會干擾人體內分泌,尤其對生殖功能影響大,甚至增加癌症機率;專家提醒,不沾鍋塗層磨損捨不得換、經常使用塑膠袋和紙碗裝熱湯等都是常見NG行為,建議民眾注意日常生活用品更換及材質,才能避免內分泌受到干擾。

明(6/7)日是「世界食品安全日」,為提醒民眾重視飲食環境中無所不在的內分泌干擾物危機,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食品安全學系與食品安全檢驗暨機能發展中心,協助盤點餐飲環境中潛在內分泌干擾物質(EDCs),避免民眾過量暴露而不自知。

塑化劑等內分泌干擾物質會影響身體內包括性荷爾蒙、甲狀腺素、甚至胰島素等正常荷爾蒙的作用,對生殖功能影響例如降低睪丸功能、干擾月經週期、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增加不孕風險與癌症發生等。

北醫食安系副教授廖凱威指出,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北醫食安系系列調查研究,2013-2016年期間,亦即起雲劑事件後,台灣民眾尿液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代謝物濃度仍高於許多其他先進國家,以其中的DEHP為例,部分代謝物濃度甚至為先進國家的2-7倍

廖凱威強調,由於將塑化劑代謝出體外所需時間不長、只需要幾天,這個結果顯示台灣民眾於日常生活塑化劑的暴露非常普遍。

至於該如何減少內分泌干擾物質的暴露?北醫食安中心副主任副教授蕭伊倫說,一是使用重複可利用的玻璃保鮮盒,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二是正確使用與食材接觸的容器與廚具。

蕭伊倫進一步舉例,不要使用塑膠容器或減少使用LDPE材質餐具盛裝熱食,不使用有損傷的美耐皿餐具及不沾鍋塗層接觸食物,同時還要減少環境負荷,可使用有環保標章的清潔劑、洗手乳、衛生紙、餐巾紙,做好垃圾分類,並使用在地或有機食材等。

8大NG行為不改,恐讓塑化劑在體內持續累積。台北醫學大學提供
8大NG行為不改,恐讓塑化劑在體內持續累積。台北醫學大學提供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