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解析生活於約4.2萬到4.9萬年前的七位古代現代人的基因組,揭示這些人屬於早期非洲外遷現代人中的一個小型孤立族群,並與尼安德塔人發生基因混合。他們的遺骸來自德國的Ranis和捷克的Zlatý kůň,這些地點的考古背景有助於重建早期人類遷徙和演化歷史。
基因混合與族群規模
Ranis和Zlatý kůň人的基因中保留了尼安德塔人的DNA片段,顯示大約4.5萬到4.9萬年前曾發生基因交流,這一事件也存在於所有非洲外現代人的基因中。儘管如此,研究未發現這些早期現代人對後來的歐洲人或其他地區人群的基因組有貢獻。研究推測,這個族群人口規模極小,僅幾百人,分布範圍較廣,可能未能在後代族群中留下遺傳痕跡。
親屬關係與考古發現
分析顯示,Ranis遺址的遺骸來自六位不同個體,包括一對母女及多位遠親。他們與Zlatý kůň女性基因有五到六代的親屬關係,表明這些人可能是同一族群的一部分,並使用了一種名為Lincombian-Ranisian-Jerzmanowician (LRJ)的工具技術,這與當地的考古文化相符。
外貌與遺傳特徵
基因組分析指出,這些早期人類的外貌特徵包括深色皮膚、深色頭髮和棕色眼睛,反映了其非洲起源的特徵。此外,研究中一塊保存完好的Ranis男性骨骼,是目前更新世時期保存最佳的現代人骨骼樣本,提供高質量基因數據以支持這些發現。
人類遷徙的重要證據
研究進一步證實,Zlatý kůň和Ranis人的尼安德塔人基因片段來自一次共同的古老基因混合事件,與當前所有非洲外人群共享的基因來源一致。這表明,在4.5萬到4.9萬年前,非洲外人群仍是一個統一的祖先族群。研究同時指出,任何年代超過5萬年的非洲外現代人遺骸,可能屬於不同的遷徙路線,與此共同祖先族群無直接關聯。
這項研究為我們理解早期現代人的遷徙和演化提供了關鍵資訊,並挑戰了我們對現代人與尼安德塔人互動的既有認識,進一步揭示了古代人類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相關發現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Tom Björklund /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CC BY 4.0)
圖片來源:Tom Björklund /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CC BY 4.0)
參考論文:
Earliest modern human genomes constrain timing of Neanderthal admixture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