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地震、7月的颱風,對花蓮各產業──特別是觀光──揮出一記記重拳,我們能不能從日本的311大地震經驗中學習?
「日本過去高度依賴汽車產業作為成長動能,但是前首相安倍想要尋找第二成長曲線,也就是地方創生和觀光業。」InOutbound東北營運長暨首席行銷官工藤雅教(首圖)在Meet Pacific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上提到,這其實跟台灣很像:台灣有半導體,而觀光產業就在花蓮,做到「軟硬發展平衡」的關鍵,就是DMO。
所謂的DMO(Destination Management/Marketing Organization),指的是觀光管理行銷組織,具體來說有什麼內容?花蓮可以如何借鏡日本的經驗?
DMO不只是口號,科學分析「觀光」的2大關鍵
DMO作為公私協力、產業整合的組織,其實更像是一個平台,將地方創生和觀光業的各個角色納入討論與共創,甚至包含遊客本身.日本現在擁有300個以上的DMO,InOutbound東北所在的宮城縣就是其一。
「DMO需要政策與法律沒錯,但更需要用科學的方式啟動。」工藤雅教強調,科學的方法就是要數據、分析、假設與驗證。以宮城縣的DMO來說,第一步就是「全面盤點」,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一個地方的政治、經濟、法律、社會條件等面向,從中找到機會與優劣勢並訂定明確目標。
經過盤點,工藤雅教發現宮城縣具有觀光資本,但是知名度不高,所以需要吸引更多價格敏感度低、但是目的性強的遊客前來,也就是打造客製化的體驗行程、高品質的服務與旅遊產品,「如果以『知名度/遊客觀光目的』象限來看,我們就是落在最左下角這個象限。」工藤雅教說。
除了數字與量化,不能忘記「以人為本」
正當宮城縣有所起步時,疫情卻發生了,這是個危機,也是個轉機。
「我們注意到當時總共約有2,474萬名外國人去東京,其中只有54.1萬人會再來宮城縣,也就是說轉換率只有2%,遠不如京都、大阪這些地方。」工藤雅教笑稱,這個數字再次顯示了宮城縣的「不有名」,不過再次確立了宮城縣的另一個觀光特點:「我們腹地並不夠大,無法接收大大型遊客團,所以我們主攻對『永續旅遊』有興趣的少量遊客。」
少人,破壞就小,旅遊品質也能提高,因此就能提高單價。工藤雅教表示,疫情前DMO的KPI確實是「量」,疫情之後反而改成「質」,也就是提高宮城縣的價值,並且引起遊客的共鳴,像是宮城縣漁民的「宮城森里海」這個故事,希望強調「與海共生」的重要性,因此追加了第一人稱的體驗,讓遊客學習在地人怎麼從311大地震傷痛中復原。
「這裡的漁民有個名言:建立森林要80年,養兒則是30年,也就是說一代接一代才能把森林養出來,所以人才培育非常重要。」工藤雅教總結。
延伸閱讀
Meet Pacific新創參展數成長超過2倍!花蓮縣長徐榛蔚:創新能量將讓花蓮繼續
地方創生啦啦隊成軍,葉建漢、陳美伶號召眾企業振興花蓮觀光經濟
讓員工願意參與的永續才不是空話,圓山大飯店、和平島地質公園怎麼做?
【Meet花蓮】日本地方創生大賞得主經驗分享:廣納人才,是地方創業家的首要任務
留言 1
Conrad Peng
花蓮王干政,花蓮只會更爛
09月27日14:1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