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CRIF:三大原因 今年台灣對中國出口金額再降至多二成

工商時報

發布於 01月23日08:05 • 陳碧芬

CRIF 研究團隊23日指出,去(2023)年台灣整體出口衰退9.8%,其中對美國及歐洲各成長1.6%及2.9%,對東協衰退5.4%,對日本衰退6.5%,對中國大陸衰退更高達18.1%,明顯是台灣出口衰退的關鍵。CRIF基於三項理由,傳統產業對中國大陸出口將持續下降,預估2024年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金額將較2023年再衰退至多20%。

該團隊指出,三項理由包括:一、美國持續擴大對中國大陸半導體制裁,二、中國大陸成熟製程晶圓廠將陸續投產,三、中國大陸可能全面中止ECFA早收清單優惠關稅,因此傳統產業對中國大陸出口下降趨勢不可能改變。

CRIF預估,2024年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金額落在1,294~1,218億美元之間,實際上衰退幅度取決於電子零組件中之半導體產品的衰幅。

ECFA早收清單優惠關稅陸續中止,首波面臨衝擊的農產品已有些恢復開放,公布未久的石化產品則還有待釐清細節,估計衝擊不小。CRIF團隊指出,實際上部份傳統產業較早外移到中國大陸或東協地區,因而對中國大陸出口金額其實早就開始下降;機械、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則因外移較晚及中國大陸需求仰賴台灣,因而對中國大陸出口金額的歷史高點出現在美中貿易戰之後。

CRIF提醒,去年對中國大陸出口產品金額的全面衰退,包括資通與視聽產品、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機械、橡塑膠及其製品、化學品、電機產品、運輸工具、紡織品8大類產品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均為連續兩年出口衰退,顯示涵蓋傳統產業及科技產業對中國大陸出口同時進入新的衰退期。

延伸閱讀

Seagate推出Mozaic 3+硬碟平台 邁入新紀元

國產建材董座:三大市場支撐,今年預期會比去年好

加入《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