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台北 101、和 HTC 總部分租的新店辦公室後,Google 今(27)日宣布,位於台北遠東通訊園區 Tpark 的新總部正式啟用!
Google 台灣自 2006 年正式成立,如今已邁入 15 週年,辦公據點已橫跨全台六縣市,但這一棟 16 層樓的新獨立辦公大樓,卻是 Google 目前在台灣最大的辦公室,更是除了美國山景城總部外,全球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硬體研發基地。
除此之外,在這一新總部中,還設有台灣第一個 Google 員工健康中心、遊戲室等設施!《數位時代》實際參訪,進行第一手現場直擊!
員工餐廳名字、遊戲室器材都投票決定
16層樓的空間中,只有1樓與2樓的部分區域開放給訪客進入,其餘樓層皆不准入, 但Google台灣在啟用之際,還是帶媒體「窺探」了不少令人好奇的空間。
這一次辦公室內不少內容是由 Google 台灣員工們「共創」的結果,部分區域的名稱是員工們共同投票決定,像是9樓整層的餐廳「ZAOKA」( 即台語「灶腳」,廚房),以及飲料區「Hong Te」( 即台語「奉茶」,端茶敬客)都是,甚至是遊戲室裡面的設備,也都是靠員工集體投票。
這一次 ,還特在開放區域增設了產品展示區,模擬家中情境,展出包括Pixel、Nest、Chromecast 等均由台灣團隊高度參與,甚至主導研發的產品,其中有些產品已在台灣上市、有些尚在規劃中。「就是要讓大家知道,這些硬體產品都是在 Google 台灣打造的!」Google裝置與服務資深副總裁里克·奧斯特洛(Rick Osterloh)說道。
就在隔壁!2023年還有一座新辦公室!
「這是 Google 在台灣的一個里程碑,」過去在Google台灣重大活動中幾乎不缺席的里克,這次只能透過越洋視訊電話和媒體交流。
早在2019年3月,Google台灣已擁有超過2,00 名員工,未來將不斷的擴編團隊,將於Tpark建立全新辦公室,並於2020年底開始分批搬遷,即便這一年幾乎被疫情籠罩,但里克表示,有賴於台灣防疫有成,才能在2021 年初準時啟用辦公室。
今日 Google 更宣布,將在 2023 年於 Tpark 園區內,再新增一座辦公室,「我們會履行對台灣的承諾,持續投資跟成長。」
Google台灣從第一號員工—Google 前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開始,一路擴編,和五年前相比,在台灣的正職員工人數如今已成長10倍,官方還表示,2021 將擴大人才招募計畫。
單從實習生來看,過去職缺涵蓋領域從「軟硬體工程」、「資料中心」、「銷售/業務營運」、「行銷」等幾大領域,如今再新增「製造工程」、「Google Cloud 雲端服務」、「技術專案管理」等機會,並預計截至今年底,會在台灣 50所大專院校進行線上校園徵才。
「我們希望聘僱更多的員工,這也是為什麼還要再建一棟新的大樓,希望所有大台北地區員工最後都可以搬到Tprak,但得要花上一段時間,可與消費性電子產品相關的員工,都會遷移到這裡!」 里克說道。
和美國同規格!窺探全新的Nest實驗室
在 2018 年,Google推出投資台灣的「智慧台灣計畫」,也是在這一年,收購了HTC手機研發部門正式加入 Google。隨著 Google的策略開始大力發展硬體,希望硬體成為消費者的「入口」,串起 Google 各種服務應用,如今台灣已成為 Google 在亞太區最重要的研發基地之一。
「很開心台灣已躍升為 Google 的主要策略據點,許多像是 Pixel 手機、Nest 智慧裝置、Chromebook 筆記型電腦、穿戴式裝置、Chromecast 串流播放器等全球性產品的軟硬體研發,均由Google台灣團隊的高度參與、甚至主導進行。 」Google 硬體副總裁彭昱鈞說道。
原先 Google 台灣團隊只是主力聚焦在 Pixel 手機,如今範圍一步步擴大,特別在辦公大樓中,增設了美國山景城總部外,全球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硬體研發基地」。雖然在 16 樓的建築中,實驗室遍佈各樓層,但 3 樓整整一層都是硬體研發實驗室,技術和規格與美國看齊。
官方表示,過去101的確也有實驗室,但最多只能容納 33 人,如今的規模是過去的三倍,增設了 70% 的設備,包括螢幕測試、靜電測試、天線測試、溫箱等等設備,除此之外,還設有過去因受限 101 大樓建築規範,因而無法設立的 Nest 實驗室,這一次終於公開亮相。
官方人員表示,台灣的實驗室和美國的實驗室一模一樣,過去台灣沒有 Nest 實驗室時,都只能透過美國測試,如今兩邊可以同時測試比對。
彭昱鈞也透露,Google 台灣硬體團隊的涉獵範圍,不只聚焦在消費者裝置硬體,也包含 Google 的基礎建設、自己在用的硬體設備,像是Google Cloud、資料中心,特別是針對基礎建設,台灣都已設有研發工程團隊。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