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 Asia)報導,億萬富李嘉誠支持的香港金融科技獨角獸WeLab正計劃在今(2021)年進行首次公開募股,以尋求在香港或美國上市,此舉將使WeLab市值從15億美元增至20億美元。
憑藉15年的銀行歷練嗅出新商機
成立於2013年WeLab,由花旗銀行和渣打銀行前高層Simon Pui Chi Loong(龍沛智)創設,其合夥人還包括他的妻子Frances Kang、生意夥伴Kelly Wong和Ananth Solaiyappan。
當時Loong暫停他的職涯並到史丹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不僅遇見在同校攻讀MBA的Kang,也發現傳統銀行的業務效率逐年下降,很難為消費者提供方便且快速的信貸服務,他最後選擇離開傳統銀行、自行創業。
幾年前,Loong接受《富比士》採訪時表示:「金融科技處當時處於起步階段,許多銀行都對金融科技抱持懷疑態度,於是他想到能 將銀行業在『當下』和『過往』經歷的事與大數據和相關分析技術結合 。」而所謂的「當下」是指在風險管理領域、資金和投資管理領域打滾多年的歷練、「過往」是指從發生於2007年到2010年間的信貸和金融危機汲取的經驗。
Loong說:「 我的目的不是建立借貸平台,而是在為金融服務創造改變遊戲規則的技術 ,這也是為什麼WeLab從未在中國和香港進行個人對個人網路借貸(peer-to-peer lending)的原因。因為一旦你的貸方有很多個人戶,就會產生不同風險,這會讓監管機構擔心,所以我們只跟批發商、銀行合作。」
讓WeLab獲利激增的貸款業務
中國可說是最有前景的金融科技市場,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騰訊的WeBank和來自美國的小型金融科技公司Kabbage等都是WeLab在當地的競爭對手,但讓WeLab能從2015年獲利200多萬美元激增到2017年的1.55億多美元,要歸功於WeLab的貸款業務。
一般而言,傳統中國銀行不提供低於5萬人民幣的貸款,但WeLab在中國貸款市場的平均貸款額度卻可低到6,700元人民幣 。除此之外, 快速審核也是WeLab的特色之一 ,Loong說:「因為當代的智慧型手機已能儲存個人使用數據,這可提供WeLab分析借貸者的信用狀況,你每天所做的選擇都會告訴我們你是誰。」
Loong接著說:「通常在銀行辦理貸款會需要3天的時間,在中國的某些銀行甚至需要14天,但當客戶透過自己的手機連上我們的網站或應用程式時,我們就能馬上知道他的信用資料,所以客戶在線上填妥貸款表格後, 我們在3秒鐘內就能判斷是否要核准貸款 。」
截至目前為止,WeLab已擁有4,700萬個用戶,業務也遍及香港、中國和印尼三地。Loong進一步解釋:「 因為年輕人可能沒有太多信用紀錄,這種運作方式可以讓我們的應用程式平均每2.5秒就能吸引到一個新用戶 。」
當Loong被問及引進大數據分析技術對銀行業借貸帶來的轉變為何時,他說:「我們改變了風險管理、客戶AI與公司AI間的互動模式。電腦內建的聊天機器人也逐漸取代人力,並協助處理客戶端86%的查詢業務,替我們節省約15,000個工時,換算成人力則大約需要額外聘請100名員工來處理。」
大數據發威!凌晨1~6點借款、愛用大寫信用差
透過大數據分析,Loong也從借貸者身上發現一些有趣的用戶訊息和觀察:例如在 凌晨1點到凌晨6點間填寫線上申請貸款的人是最糟糕的借款者、信譽最差 。怎麼填寫線上表單,也反映出用戶的信用行為,好比在香港人們會用英語填寫表格,但 用大寫字母填表格的人信用最差 ,信用好的借貸者,在文字語法上會有清楚的邏輯並適時舉例。Loong說:「WeLab已經分析這些數據5年之久,這給我們帶來競爭優勢,讓我們可以更快速批准貸款,達到傳統銀行無法達到的審核速度。」
此外,大數據也幫WeLab找出典型的客戶樣態,Loong回應:「我們的客戶通常是年輕人,落在20歲到35歲,受過良好教育且信用高於平均水準,也有固定工作,主要將借貸來的錢用於購買電子產品,如iPhone、三星手機、相機等。而 WeLab只看借貸者的薪水,他們不需要特別有錢,只要能夠準時償還貸款 。」Loong接著也解釋:「通常 用戶體驗、品牌和價錢 是借款人選擇借貸平台的關鍵因素,但WeLab的客群對品牌和價錢的敏感度較低,反而對客戶體驗的敏感度較高,如便利性、連通性等。」
疫情刺激WeLab成長,也帶動下一輪投資
WeLab早在2017年的2.2億美元融資中,就獲得超過10億的估值,並在當年獲得獨角獸地位,2018年WeLab本來預計準備透過IPO籌集5億美元,但因為當時市場動盪而被迫擱置。不過新冠肺炎(COVID-19)的大流行讓電子支付和虛擬銀行開始興起,反而推進WeLab上市的可能性,2020年WeLab更打造了香港唯一的本地虛擬銀行,在推出新銀行服務不到10天的時間裡,WeLab便收到1萬多份的申請。
WeLab不僅在早期就吸引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和香港大亨李嘉誠(Tom Group)的投資,阿里巴巴的香港創業者基金(Alibaba Hong Kong Entrepreneurs Fund)、國際金融公司(IFC)和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up)在後期也紛紛加入。
在最新一輪的融資更獲得德國安聯集團數位投資部門Allianz X領軍的7,500萬美元。對此,Loong說:「我們期待擴大WeLab的業務範圍,並與安聯集團聯手將技術帶入新市場,今年我們也預計增聘100名員工。」
Allianz X的執行長Nazim Cetiny則讚揚:「WeLab在短期間內建立一個強大的數位金融服務平台,並獲得亞洲地區客戶的正面迴響,而亞洲地區對安聯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WeLab勢必能成為亞洲市場上獨一無二的金融科技,而安聯對WeLab的投資正是我們看好WeLab前景的證明。」
資料來源:Forbes、Tech Startups、Tech Crunch、MEDICI Global
責任編輯:文潔琳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