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音樂

【胡士托音樂節50周年】歌頌反戰、狂歡中團結 音樂繞樑50年

上報

更新於 2019年08月10日07:51 • 發布於 2019年08月10日03:26 • 高詣軒
胡士托音樂節場地的紀念碑。(湯森路透)
胡士托音樂節場地的紀念碑。(湯森路透)

紐約市北方約175公里的小鎮貝塞爾(Bethel),起伏的山丘標示著美國歷史上最知名音樂盛宴的地點。50年前的1969年8月15日,搖滾的盛事「胡士托音樂節」(Woodstock)揭開序幕,被視為是美國1960年代的時代高潮。

美國《娛樂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引述近期推出的最新同名紀錄片《Woodstock》導演古德曼(Barak Goodman)表示,胡士托音樂節向來圍繞著神話:「50萬人參加,但有10倍多的人『覺得』自己也親臨現場。」

Back to the garden: Woodstock, 50 years later https://t.co/wucsbDo3qU

— Entertainment Weekly (@EW) July 30, 2019

雨水、泥濘中的狂歡者

經驗不多的4個人,蘭(Michael Lang)、羅柏茲(John Roberts)、羅斯曼(Joel Rosenman)和孔菲德(Artie Kornfeld)最初策畫了胡士托音樂節。

但活動起初幾乎立刻碰壁:胡士托和沃基爾鎮(Wallkill)兩地都拒絕音樂節舉辦。不過,「胡士托」這個諾貝爾獎得主巴布狄倫(Bob Dylan)等許多音樂家曾待過的所在,仍留在音樂節的名字裡。

農場主人雅斯各(Max Yasgur)最後將土地提供音樂節。雖然原本售票不多,但最後來了數十萬人參加、要求免費入場,最後在基本上沒有限制的情況下如意。雨勢雖讓場地陷入泥巴海,但參加者眾志一心讓活動得以持續—大量大麻、迷幻藥等應也是團結人群的功臣之一。

貝塞爾小鎮在那個布滿雨水的周末,在約50萬參與者湧入之下,頓時成為紐約州的第3大城

當時出演的清水合唱團(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歌手弗格蒂(Fogerty)向《娛樂周刊》表示,當時人多到必須停車步行前往會場,大量人數一度也令他擔心,「壞事沒發生,但我當時很相信可能會有。」

Half a century after Woodstock, dozens of images captured by a photographer for an underground newspaper are finally being displayed. https://t.co/ImGCEu7rQB

— AP Eastern US (@APEastRegion) August 8, 2019

比起下雨,大量的人數是讓活動顯得困難的主因。《英國廣播公司》(BBC)在45周年的報導指出,當時籌辦方事前架設籬笆、設立約1000個流動廁所,最後完全遭人潮淹沒。

音樂節的音響設備,包括一座21公尺高的喇叭塔,也不敵現場人數。BBC引述工程師漢利(Bill Hanley)曾說,原本設備預計服務的是15萬到20萬人,「當然,來了50萬人。」

50周年新版胡士托遭腰斬

《娛樂周刊》報導指出,胡士托的奇蹟或許在於,許多可能的挫敗都因巧妙的安排而避免。雖然同年12月的「阿爾塔蒙特」(Altamont)音樂會上出現的暴力衝突,但胡士托不同,主辦單位找來了名叫「豬農場」(Hog Farm)的嬉皮團體成員從事「維安」,護送參與者並設立免費廚房。

這樣的魔力在是往後人們試圖重現當時榮光時都無法企及的。1994年的胡士托活動當中,地面狀況實在太差,被戲稱為「糊士托」(Mudstock)。1999年的胡士托則因天氣炎熱、供水不足與有侵略性的參與者,演變成一場暴亂,傳出數起性攻擊情事。

2019年1月,當年胡士托發起人之一的蘭(Michael Lang)也啟動50周年紀念版胡士托「Woodstock 50」,但金主「電通安吉斯」(Dentsu Aegis)後來指出擔心活動能否在「確保演出者、夥伴與參與者的健康與安全」之下舉行,因此決定取消。隨後雖採取法律與其他行動,但主辦方最後仍在許多「未料的挫敗」之下確定不會舉行。

ICYMI: The troubled Woodstock 50 anniversary music festival planned for August is officially canceled as organizers blame a series of ‘unforeseen setbacks’ https://t.co/xjXIiekoin via @ReutersTV pic.twitter.com/K7cUDM9wS8

— Reuters Top News (@Reuters) August 8, 2019

雖然恐怕不會有大規模活動,但大家仍不會讓胡士托50周年默默走過。當年活動場地上建起的「貝塞爾胡士藝術中心」(Bethel Woods Center for the Arts)會在8月舉辦紀念活動,林哥·史達(Ringo Starr)、山塔那合唱團(Santana)、弗格蒂等藝人都會出場

胡士托的反戰與團結

然而要區分胡士托的謠言和真實並不簡單。報導引述現年68歲的貝塞爾胡士藝術中心志工講解員、曾參與盛會的馬洛尼(Charlie Maloney)指出,有人會說當年參與者很多人穿渲染(tie-dye),但照片顯示只有2個人這麼穿;有人說參與者都在挨餓,但實際上鎮上提供了三明治,不會餓到發慌。

唯一不會搞錯的,是胡士托的反戰精神。雖然往後數十年,音樂節主宰了美國樂界的景觀,但很少有音樂盛會如此同時著重音樂與「和平」。在1970年的活動紀錄影片中,可以看到歌手茱蒂·麥當勞(Country Joe McDonald)高唱反戰歌聲,「一、二、三,我們為何而戰?」,受到台下觀眾的呼熱情回應。

Country Joe McDonald, David Fricke and Greil Marcus discuss attending Woodstock — from how they got there to the music to protests https://t.co/O2CFfdKBgX @JimmyDean #50thAnniversary pic.twitter.com/f7Kw0txoNv

— Rolling Stone (@RollingStone) August 5, 2019

在粗口接受度還沒現在高的當時,茱蒂·麥當勞帶有爭議詞的演出也讓他好壞名聲遠播,「我最有名的歌曲無法被播出,之後也讓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被封殺在很多會場之外,所以我付出了代價。但我很驕傲的說,我承載了越戰的現實。」

雖然當時演出陣容星光熠熠,但也有部分參加者回憶起當年活動時,認為人們帶來的溫暖比音樂更迷人。BBC報導引述當年曾到場採訪的古登柏(Even Danny Goldberg)指出,「我最大的回憶是到達那裡、那裡的溫暖、大家在一起的良好感受…音樂倒是記不太得了。」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不斷逼近的當下,音樂節50周年紀念活動還沒有太多政治氣息,但當年前數十萬年輕人集結,在臨時形成的小城市中度過數天和諧與歡樂的生活,也象徵了可能性。

《娛樂周刊》引述新的胡士托紀錄片導演古德曼表示:「藉由團結、藉由採取共同價值,我們可以一起做大事,決定我們要改變。我認為這是胡士托的啟發與遺產。」

延伸閱讀:【永恆披頭四】《艾比路》專輯封面50週年 搖滾經典成不朽傳奇

延伸閱讀:【胡士托音樂節50周年】搖滾結合嬉皮 一場「有何不可?」的心靈解放運動

★快加入 《上報》 好友!看更多深度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Willie
    好萊塢電影都明明白白這樣演:當時所有參加活動的傻逼都躲在帳篷裡面吸毒打炮…
    2019年08月10日06:3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