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衝擊全球產業,數位技術環境也持續演進,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金融產業該何去何從?行業內的參與者都必須要跨界掌握消費者、數據、科技,學習打造場景金融共創未來金融生態圈,還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我們期許能透過數據與科技普惠金融服務,提供民眾更好、更便利的體驗。」談及普惠金融如何落實到大眾的日常生活,金管會副主委許永欽建議業者,可以參考從去年8月發布的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從單一窗口、資料共享、法規倫理、能力建構、數位基礎建設、國際鏈結、監理科技等八個面向出發,攜手所有從業夥伴與相關單位分階段打造一個更友善創新的金融科技發展生態環境,提供安全、高效且有品質的金融服務。
COVID-19加速全球金融產業大洗牌,以客戶體驗為中心的金融生態圈蔚然成形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金融產業帶來巨大衝擊,消費者不願意到實體分行、零接觸支付需求成長快速、加密貨幣成為新世代數位資產,面對這些巨大變革,金融產業該如何因應?《Bank 4.0》作家、全球知名的金融創新教父Brett King認為金融產業正處於解構與重構的關鍵時刻,能否以前瞻角度思考法規議題、傾國家之力投入人工智慧等科技變革,以及培育跨界合作文化,至關緊要。
他進一步指出,COVID-19讓很多金融機構關閉分行,就算疫情舒緩,也沒打算重啟分行,而這,意味著全球金融產業已經從以分行為中心的Bank 1.0階段、以ATM為中心的Bank 2.0階段、以行動服務為中心的Bank 3.0階段正式邁向以客戶為中心的Bank 4.0階段,金融服務的交付模式(Distribution System)與相關法規規範(Regulation)的改變,不僅讓金融服務無所不在,數位(金融)帳戶還會主動告知消費者該如何更聰明的運用資金,包括結婚紀念日的時候到哪家餐廳可以享受專屬優惠與個人化的體驗等。
「科技正在重塑未來金融樣貌,包括生物辨識、人工智慧、區塊鏈、智慧終端裝置跟數位身分辨識等,不是每一家銀行業者都能在未來生存,未來金融生態圈將由倖存的金融機構、金融科技業者與科技巨頭共創,只要能滿足消費者想像、提供無與倫比的體驗,即能常保競爭力。」Brett King認為,刷卡優惠或現金回饋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將越來越低,若不能攜手跨界夥伴提供符合消費者生活需求的無所不在金融服務,將慘遭市場淘汰、淹沒在金融創新變革浪潮。「為了提供(嵌入式)生活金融服務,金融業者需要跨領域的設計思想,因此,需要大舉聘僱跨領域人才,包括數據科學家、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專家、體驗設計師、行為心理學家跟合規風險專家等。」
致力於推動金融科技新創與金融機構合作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 Space)執行總監羅至善表示,跨界合作的前提是,打造一個值得雙方信任的、可以安心對話的空間,而這,也是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努力的方向,期望能讓金融科技新創與金融機構透過概念驗證專案確認創新的成本,同時,在協同創新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確認技術的合規性與安全性,並且協助與監管機構溝通,避免因為產業術語不同等問題導致誤會發生、影響創新變革的腳步。
致力於推動金融科技新創與金融機構合作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 Space)執行總監羅至善表示,跨界合作的前提是,打造一個值得雙方信任的、可以安心對話的空間,而這,也是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努力的方向,期望能讓金融科技新創與金融機構透過概念驗證專案確認創新的成本,同時,在協同創新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確認技術的合規性與安全性,並且協助與監管機構溝通,避免因為產業術語不同等問題導致誤會發生、影響創新變革的腳步。
金融業者三模式建立金融生態圈,暢享四大生態圈優勢
「從全球的發展趨勢來看,金融生態圈的夥伴是以科技、電信、零售與社群等產業為主。」協助許多金融機構創新轉型的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譚宏表示,消費行為的改變、科技的推陳出新,讓許多價值鏈在各個產業相互平行、加速產業扁平化發展,導致產業鏈上的中介機構日漸消失,首當其衝的是,科技、媒體、電信、批發貿易與銀行保險等,想要改變這個局勢,建立合規生態圈,變得十分關鍵,從風險與投入資源高低的角度來看,可以將生態圈的建構方式區分做三種:
首先是致力於打造一個新的生態圈業務的創建者,雖然進入門檻高、但是掌握度也高,可以提供不同於傳統的多元產品與服務,典型代表是中國的領先金融集團;其次是透過一系列策略合作機制鏈結不同生態圈的協調者,這類型的金融機構善於透過數位化科技打通各個環節,在合規的前提下跟合作夥伴共用資料與客戶,典型代表是新加坡的領先商業銀行;最後是以參與者的身分加入既有生態圈、提供產品服務,同時,利用夥伴的資源與能力來增強自己的業務服務能量、滿足客戶需求,典型代表是澳洲的商業銀行。
譚宏說:「根據我們的經驗,無論是以創建者、協調者還是參與者的身分建置金融生態圈,都可以享受降低(20%)獲客成本、提升(10%~20%)行銷成效、提升10%客戶活耀度,以及拉升50%~80%估值等四大優勢,因此,不僅傳統金融機構、金融科技新創或者是跨產業夥伴都積極耕耘。」
擅長於跨界生態圈提供民眾多元服務的樂天集團是以創建者之姿提供串聯電子商務、線上旅遊、金融科技、數位內容、社群訊息、行銷與研究與投資等多元服務。率先在台展開純網銀服務的樂天國際銀行總經理佐伯和彥表示,樂天除會因應消費者需求提光創新應用服務,例如讓消費者在夜晚或假日也可以使用金融服務、或者是透過行動銀行降低大排長龍的排隊購票情況等,還會進一步收攏樂天集團在台灣的Rakuten樂天國際銀行、PChome、Rakuten Monkeys、Rakuten Insight、Rakuten Travel、Rakuten kobo、Rakuten樂天市場、Rakuten樂天信用卡等八大投資,提供台灣消費者有別於以往的全新體驗。「除了樂天集團的跨產業資源,我們還會積極招募在地夥伴,藉此快速獲客並共創新價值。」
從矽谷科技金融新創與中國信託的在地實作經驗,解析金融產業升級的成功方程式
先後在Affirm、Square擔任產品經理,現於Chime擔任資深產品經理的徐君鳳認為,Affirm、Square、Robinhood、wealthfront與Brex等新創之所以成功,與其善於利用卓越技術、以客戶體驗為中心的設計思維開發產品服務,從而接觸到傳統金融機構無法觸及的市場,例如Square以日銷售額為基準判斷小型商家可貸款金額等。「矽谷的金融科技新創已經從提供單一服務的方式跟銀行建立合作關係,接下來的重點是,擴展全方位金融服務,建立生態系。」
她認為,消費者對金融服務跟金融機構的觀念是逐漸脫鉤的,只在意誰能最快滿足需求、提供最好的產品服務,因此,對金融新創來說是大好機會,但這並不代表未來金融生態圈將由新創獨大,相反的,應該是在科技創新與傳統金融系統思維下取得平衡。「有不少金融新創透過申請執照或購併的方式跨足銀行事業,但也有不少是透過跨業整合的方式建構未來金融生態圈,在這個過程中,建議由(金融)新創專注於創新產品研發,而(金融)機構則負責提供法規遵循與監管的專業服務,創造消費者、新創與金融機構的多贏局面。」徐君鳳如是說道。
打造無縫接軌、720環景無死角的客戶體驗先決!無現金的未來商務近在眼前
「根據調查,COVID-19讓手機成為消費支付、資金管理的主要媒介。無論是在基礎使用、資訊登入、網路交易等面向都額外增加30%的使用率。」中國信託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表示,為了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需求,中國信託從旅遊、娛樂、健康/醫療、交通、學習/教育、網站購物、超商/量販店、飲食、旅遊等各個層面進行虛實整合,提供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創新金融服務。
中國信託銀行的實際做法有四:首先是將金融服務從實體分行推向消費者生活場景,例如透過中信LINE優惠平台將700萬客戶導入上百家生態圈商家;其次是將生活場景內的金融需求導流回金融場景在線上於以滿足,例如結合Yahoo房地產,讓消費者在Yahoo搜尋房屋買賣物件時,可一鑑倒回中信試算房貸;再來是透過經營點數生態圈的方式滿足消費者對不同場景的需求,例如中信以LINE Pay卡點數生態圈,讓380萬個LINE Pay卡友可以輕鬆的在200多個品牌消費、累點並在28萬個商家折抵消費款項;最後是針對消費者的全旅程。整合多元夥伴的產品服務滿足消費者的生活與金融需求,例如透過中信結合中油Pay的方式,串聯半(綁)卡、回饋折扣、停車繳費、代繳扣款、道路救援、消費支付跟貸款保險等交通生態圈全旅程服務。
「我們將因應消費者需求打造虛實整合的金融生態圈,同時,透過多元策略聯盟等方式,持續不斷豐富中信的金融生態圈。」楊淑惠如是說道。
積極協助跨界夥伴打造未來商務的VISA台灣區總經理趙麗芳則是援引VISA的調查指出,非現今社會具體化(59%民眾嘗試使用非現金生活)、日常生活電商化(COVID-19讓線上消費正式超過線下),以及數位金融全面化(71%消費者手機上有行動銀行App)等三個趨勢正在重塑未來商務樣貌,為掌握未來商務先機,VISA將攜手跨界夥伴將從擁抱以人為本的創新科技、發展本地製造跟全球布局能力、以一人依商務圈的太念提供個人化服務、協助夥伴發揚品牌獨特價值,以及打造數據交換新經濟等5個面向優化服務能量。
「展望2030年時,未來商務將以熟悉數位世界的Z世代為核心,因此,VISA將透過匯聚網路、創新金流、有責任的創新,以及數據為本的服務,攜手夥伴,一起為消費者、企業、政府建立便捷的全球商務環境。」關於金融服務的未來,趙麗芳如是總結。
2021 FinTech金融科技應用高峰會l 科技金融,啟動跨界生態圈
時間:4月14日(三)10:00至16:35
地點:台大集思會議中心(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
網站:https://edm.bnext.com.tw/fintech-summit2021/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