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Eric的單車日記] 北埔峨眉 山城漫遊

Mobile01

更新於 2018年12月06日21:27 • 發布於 2018年12月02日14:21 • pulsar

微風徐徐,天清氣爽,山野換上繽紛的秋裝,採上踏板,一起來Bike訪兩座慢活的山城 - 北埔、峨眉。這裡有濃濃的客家風情,有數不盡的開墾故事,古樸蜿蜒的街巷中還可感受近兩百年的歷史塵埃。

轉動龍頭,讓雙輪緊貼著起伏的丘陵舞動曼波,滑入稻香幽幽的田區,用全身感受金秋最美的豐收。當然,絕不能錯過那如詩浪漫的一湖山水,看那碧綠如鏡的波光粼粼,滿滿的空靈療癒。最後騎進綠意盎然的自然莊園,體驗人與土地共生的智慧,品嚐悠閒雅致的慢活步調。

高畫質原文請點擊北埔峨眉 山城漫遊

----------------------------------------

我們聚集在北埔慈天宮,從這裡開始認識北埔,慈天宮是北埔的中心,廟前的北埔街自古就是聚落最熱鬧的街市,地方上最熱鬧的慶典都是在這裡舉行,昔日的影像記錄也大都圍繞在這裡,認識北埔可以從四位代表性的人物開始談起,他們是姜秀鑾、姜紹祖、鄧南光、與姜阿新。

姜秀鑾是北埔的墾首,可以說北埔的一切都因他而起,慈天宮北側的金廣福公館就是姜秀巒拓墾北埔的指揮中心,一旁的天水堂是他的住所,慈天宮後側的秀巒山更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北埔與峨眉是新竹南方兩個純樸的客家鄉鎮,昔日與寶山合稱大隘,原是賽夏族與平埔族的居地,直到1835年,漢人才有金廣福墾號奉官方之命入墾,粵籍墾首姜秀鑾率數百墾戶由三角城(竹東)進入此地,在北埔、峨眉及寶山設立了36座隘寮,武裝的隘丁駐守成為龐大的墾隘防線,所以俗稱大隘。

金廣福公館建於1835年,是大隘的防衛指揮中心,也是招收墾佃及徵收隘租的辦公室。「金」代表好彩頭,「廣」代表入墾的粵籍客家族群,「福」代表竹塹城內提供資金的閩南商人,金廣福公館為兩落的四合院建築,兩側護龍牆壁以石條與卵石為基礎,門板及牆面上設有銃孔。

抗日先烈姜紹祖是姜秀鑾派下第四代,1895年日軍接收臺灣時,各地民眾揭竿反抗,19歲的姜紹祖散家財,募得三百多人加入義軍,受新竹知縣任命為敢字營領導人,該年七月被俘,隔日於獄中吞食鴉片膏自盡,死前留下斷頭詩明志:

邊戍孤軍自一枝,九迴腸斷事可知;

男兒應為國家計,豈敢偷生降敵夷。

日軍曾到天水堂搜尋敢字營餘黨,姜紹祖遺孀陳滿妹絲毫不畏懼,怒斥日軍,日本軍官面對客家婦女如此的膽識,深為動容,乃撤出天水堂。姜紹祖殉難32天後,遺腹子姜振驤出生,是新竹國際商業銀行前身-新竹區合會儲蓄公司的創辦人。

1978年,姜紹祖靈位入祀台北圓山忠烈祠,姜紹祖在成仁前的1894年,曾在峨眉隆勝宮門楹落款:「忠貞偕日月增長,義氣與山河並重」

鄧南光是台灣的攝影先驅,今日我們可以見到這麼多北埔的老影像紀錄,都是拜鄧南光之賜,鄧南光是姜秀鑾之弟姜秀福以下的第五代,江秀福這一系原在芎林發展,第三代的姜滿堂幼年失親,十幾歲隻身來到北埔奮鬥,漢文老師鄧吉星將女兒許配給他,並約定長子姓鄧,就是鄧南光的父親。鄧吉星還出資讓兩人做雜貨生意,店名「榮和」,經營得當,迅速的累積大量的財富,地方人士稱之為新姜,以別於姜秀鑾這一系的老薑。榮和商號的洋樓建築目前還屹立在廟前的北埔街、南興街口。

(這建物就是榮和商號,鄧南光攝)

(對照現地)

鄧南光本名鄧騰輝,在留學日本法政大學經濟系時期開始接觸攝影,走寫實攝影路線,返台後就以攝影為業,足跡遍全台,留下將近6000張的底片。

在日本留學時,鄧南光最初使用傳統的120大相機,1925年,使用35釐米底片的萊卡相機問世,因為體積小,攜帶方便,成了寫實攝影的利器。鄧南光屢向父親要求購買,始終無法如願,因為當時一台萊卡相機的價格,已經可以在台北市區買下一棟房子。鄧南光在1929年才湊足2000元,購得一台二手的萊卡A型相機,當時台灣日本單程船票約70元。現在人稱攝影為敗家,與90年前相比,又是小巫見大巫了。

慈天宮南方的鄧南光紀念館就是新姜家族昔日的居住地柑園,目前的建物曾經是鄧南光後人所經營的醫院。

同樣的門口,1942年的柑園,鄧南光弟娶媳,鄧南光攝。

姜阿新是老姜這一系的第六代,是北埔有名的茶商,擁有永光公司及多間茶廠,與香港怡和洋行及日本三井株式會社往來密切。最初以紅茶為主力產品,兼作綠茶與膨風茶,後來膨風茶美稱東方美人茶,成為北埔特有的名產之一。

姜阿新洋樓於1949年完工,是居住兼接待外賓的住宅,大門入口挑高氣派,正立面洗石子工法,並有古典的巴洛克裝飾,突顯出當時日洋混合的建築風格。

鄧南光也為姜阿新留下了影像紀錄,這張老照片隱含著許多無奈,1938年五位北埔的望族子弟應召出征,最年長的是右邊第2位姜阿新,當時他已經是北埔製茶業的頭人。造化弄人,姜阿新的叔公是抗日名將姜紹祖,1895年,19歲於獄中自盡成仁,43年後,孫子輩卻必須替天皇效命。

慈天宮主祀觀音菩薩,神像據傳是姜秀鑾自大陸迎來,最初是建草寮奉祀,因武力開墾,與原住民爭戰屢有傷亡,墾民隘丁都會前來祈求平安。1846年改建木造廟宇,同年底姜秀鑾逝世,當時北埔與月眉兩庄開墾面積達千餘甲,人口有千餘戶,已形成市街,北埔更在道光末年建城,以刺竹圍成城牆,並有數座城門,北埔城的西門就位在慈天宮前,今日的北埔街與南興街口。

三個時間比一比,這是1903年的慈天宮前,鄧南光大叔姜瑞昌拍攝。

1935年的慈天宮,鄧南光攝。

2018年的慈天宮

因為武力開墾的源流,中元普渡是慈天宮最盛大的慶典。鄧南光留下了許多40年代的慶典紀錄,從老照片中,我們還可以辨識出許多廟前還存在的老建築。

我們騎在無數先民踏過的石板路上(鄧南光攝)

1936年正月初四,庄民在慈天宮迎接從北港回鑾的媽祖隊伍,鄧南光攝。

對照今日

慈天宮右門被撫到凹陷的石板,階梯邊飽受風霜侵蝕的石條,都是歷史留給我們的訊息。

往南走,在鄧南光紀念館旁可以找到不太起眼的忠恕堂,這是曾氏堂號,源自每日三省吾身的曾子,曾家子孫以孔子忠恕之道為律。忠恕堂為一堂二橫屋格局,坐北朝南。但北埔大部分老建物都是坐東朝西,背倚秀巒山之勢,忠恕堂完工後諸事不順,曾氏家族第24代前均為單傳。風水師判斷與鄰近的姜氏家廟燕尾脊相沖,曾家乃改大門成西南向,使其屋頂軸線交於秀巒山頂,改建後就有五子傳宗。

繼續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