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後第一個想到的改裝品通常是輪組、也可能是把手,或是加大導輪,其實這些都不是最佳選擇;如果要推薦買車後必改的,就一定是座墊了。成車的座墊不管等級高低,基本上都是配合量產的座墊,一定不適合你/妳,如果沒有一張適合的座墊陪伴,既使車子再輕量,也都是坐不住。坐起來不舒適造成屁股疼痛,久了容易會陰部麻痺,常沒多久就想下車伸展,麻到以為今天小弟弟忘了帶出門,這麼重要的大事怎麼能不好好研究?
▲為了保護生殖器,改善會陰部的血液循環問題,SMP 2004年研究出第一個4BIKE系列,被刊載醫學雜誌報導,有效解決了問題。(欣單車 攝)
達人實測
座墊選購沒有最佳c/p值,每個人身體構造都不太一樣,第一步要先測量出你/妳的坐骨寬度、搭配騎乘姿勢(用途),才能選出適合你的座墊;第二步才要考慮重量差異與材質等級(不鏽鋼、鐵、鈦、碳纖)。為了最專業的設定,這次邀請到Selle SMP台灣代理商,同時也是受過原廠認可的講師凌宏田,帶領我們實際坐上fitting單車,體會其中差異。
▲Selle SMP台灣代理商,同時也是受過原廠認可的講師凌宏田來做示範。(欣單車 攝)
首先了解公路車的運動傷害
超過 70% 的公路車選手都會有會陰部血液循環問題!會陰部血液如果不暢通,有可能會引發問題:
- 會陰部的麻痺,使用一般型坐墊長期壓迫會陰部,所導致的血液循環供給不足。
- 會陰部慢性疼痛, 此症狀通常顯現於30-35歲,特別是年紀超過50歲者。
- 不孕症,長時間和頻繁激烈的自行車踩踏,會使陰囊的溫度升高;當陰囊的溫度升高,易導致不容易受孕。
- 睪丸癌,於長期騎乘時,睪丸與一般座墊的撞擊,而導致損傷(可能和持續性的陰囊損傷有關)。
▲會陰部慢性疼痛,此症狀通常顯現於30-35歲,特別是年紀超過50歲者。(欣單車 攝)
品牌介紹
為了保護生殖器,改善會陰部的血液循環問題,SMP 2004年研究出第一個4BIKE系列,被刊載醫學雜誌報導,有效解決了以上問題。這品牌的起源在1947年,一位年輕的工匠-MARTINO SCHIAVON,開始在擁有悠久歷史的 PADOVA 城市生產自行車座墊,意思就是:S=Schiavon (義大利威尼托大區的一個市鎮)、M=Martino(創辦人)、P=Padova(帕多瓦意大利城市)。
▲目前都是義大利生產製造。(欣單車 攝)
這系列座墊的特點是什麼?相對於其它坐墊,為了讓胯下組織不要受到擠壓而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設計獨特形狀考慮了騎車者的不同騎行姿勢,男生與女生專用的坐墊都會在會陰處開口或挖洞,也成為Selle SMP的招牌外觀,來看看特殊的設計-
Selle SMP特殊點:
- 鞍座中央通道的寬度為3cm至5cm,可避免男性器官和會陰動脈血流不通所致的麻痺。
- 座墊設計成馬鞍形切口的後端,可防止尾骨接觸鞍座,避免在不平的地面上騎車時一直碰撞。
- 側面遵循大腿肌肉的線條,讓腿有最多的血液循環,增加肌肉輸出能力。
- 前面的鷹喙形狀向下並閃過生殖器,緩解來自生殖器前方的壓力;特別適合在高速巡航時減低風阻的姿勢。
- 一體式座弓,支撐了兩邊屁股的重量不會左右晃動。
- 後方做得比較高,幫助支撐,且屁股定位不滑動。
▲實際拿人體骨盆來示範,中空座墊的好處是坐骨骨頭坐到座墊後,開孔的部位讓會陰完全無壓力。(欣單車 攝)
▲另一個是座墊後端處下陷,避免尾椎骨一直重複撞到座墊,讓你不容易受傷。(欣單車 攝)
那這麼多種型號,不是看喜歡就買了,以SMP公路車用的座墊來說,設計上是拿同樣的底座覆蓋不同厚度的泡棉襯墊,衍伸出適合不同屁股的座墊,經過測量選出來才是最適合你的。
選擇填充級別
首先依照胖瘦程度選擇填充物的多寡,從最硬的碳纖維型號,到沒有薄軟墊的型號開始,慢慢加厚再到高填充型號;依照自身胖瘦與騎乘距離選擇墊子厚度。
▲依照自身胖瘦與騎乘距離選擇墊子厚度。(欣單車 攝)
你的坐骨寬度大小是多少?
使用器材輔助測試座骨寬度。根據先前選擇的填充級別,確認寬版或是窄版-
寬版:
Forma(無襯墊)
Dynamic & Hell(正常襯墊)
Drakon(加厚襯墊)
窄版:
Composit(無襯墊)
Evolution(正常襯墊)
▲使用器材輔助測試座骨寬度。根據先前選擇的填充級別,確認寬版或是窄版。(欣單車 攝)
實際試用鞍座
經銷商有專門test座墊的租用,可以在還沒購買之前先測試,為了保證測試的可靠性,建議至少要騎四到五次,感受適不適合自己,這樣才會買到跟著自己一輩子的好座墊。
▲(SELLE SMP 提供)
如何設置SELLE SMP SADDLE
另外,裝這張座墊時,必須按照它說明書上的作法來量水平,才能發揮這張座墊的功效、分配臀部和骨盆下部之間的體重。要怎麼設定呢?使用水平儀,或放上一支長尺,使座墊處於水平位置。有趣的是,坐墊水平後,座弓會是在往上翹的角度;小心,如果座弓水平,就是完全錯誤的安裝方式。
▲使用水平儀,或放上一支長尺,使座墊處於水平位置。(欣單車 攝)
依照需求調整(道路測試)
按照前面的說明定位鞍座後,依照騎乘車種進行微調-計時車因為直接趴在aero把上座,需要再往下調整5-6mm避免壓迫,傾斜度可在+10到-25mm之間調節;平把公路車,骨盆柔韌性較低的新手,如果發現騎車時向前滑動太多,就稍微往上調整5mm。
▲放上一支長尺,使座墊處於水平位置。有趣的是,坐墊水平後,座弓會是在往上翹的角度。(欣單車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