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好好玩」是「鏡文化為你朗讀」Podcast頻道,2019年起新策畫的知識型節目,希望給大家更多元豐富的聲音內容!目前為第一季,每季將有10集節目,固定每週三早上8:00上線,歡迎大家隨時收聽。
**
由於西班牙文的「橋」是陽性、德文是陰性,因此同一座「橋」,西班牙人形容它是「龐大、堅固」的,但德國人會覺得它是「美麗、優雅」的。
上一集〈翻譯蒟蒻〉已為這系列的《語言好好玩》開了一個頭,藉討論「動物有沒有語言」的議題來為「語言」做個簡單的定義──「語言」是人類獨有、有系統性、有創造力的符號系統。在深入地談論「語言」的各面向之前,我們先來介紹一下「語言」如何影響我們。
圈圈、叉叉、三角形
在正式談論今天的主題之前,先來玩一個簡單的小遊戲。無論手中有沒有紙筆都可以玩,它花不到你五秒鐘的時間,只要三個步驟:
- 請畫出一個圈圈;
- 請畫出一個叉叉;
- 請畫出一個三角形。
遊戲結束。
再來,請分別記錄一下你畫這三個圖形時的順序(如:圓形是順時針、三角形逆時針、叉叉先畫右上到左下等)。
神奇的是,這個遊戲看似簡單,但它其實證明了語言對我們造成的影響。
Quick, Draw!
這麼簡單的遊戲到底有什麼玄機呢?我們先來談談一個Google提出的小遊戲,「Quick, Draw」 。
Google於2016年11月創了這個小遊戲,它會先給你一個文字的題目,像是「剪刀」、「雲朵」,再限你在20秒內畫出這個東西。題目一共有六題,畫圖的過程中Google會不斷的用類神經網路猜測你畫的東西。這個遊戲很像經典的桌遊「你畫我猜」,只是猜的這個「人」,是Google收集了龐大數據後,透過類神經網路所猜出來的。
在短短的半年間(2017/05),Google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多達500萬則的塗鴉(這個數字還在上升中)。由於這些data是公開的,一間名為QUARTZ公司分析這些data後,發表了文章〈How do you draw a circle? We analyzed 100,000 drawings to show how culture shapes our instincts〉 。
在討論這篇文章之前,我們再回想一下剛剛的小遊戲。你可以問問你身邊的人,以及你自己是怎麼畫圈的──順時針?逆時針?
根據QUARTZ的分析,將近80%的日本人及將近60%的台灣人,畫圈時是順時針的筆順。這個比例似乎看起來沒有太過於驚人,但若將這個結果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比較的話,才會發現特殊性──原來,除了台灣和日本,其他的國家用順時針畫圓的比例都小於40%,甚至集中在10-20%左右。
換句話說,除了台灣人與日本人,其他文化的人幾乎有80、90%的人是用逆時針來畫圈。經過比較之後,我們可能就會好奇台灣人和日本人為何與眾不同了。
我知道了!是語言!
QUARTZ針對這個有趣的結果,提出了一個想法──我們畫圈的筆順,和我們的語言、文化有關係。「文字」本來就是語言系統的一環 ,而日本、台灣在畫圈表現上看起來與眾不同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受我們的「文字系統」所影響的。
中文的書寫系統我們都很清楚,而日文的書寫系統有:平假名、片假名及漢字。日本的漢字據傳大約是5至9世紀從中國傳來的;而看起來和漢字沒什麼關係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其實也是從漢字而來;如「平假名」是從漢字的草書演化而來(あ是草書的「安」、い是草書的「以」),而「片假名」是簡化漢字的部件而來。所以無論平假名、片假名或漢字,書寫的順序都還是從漢字而來。
因此QUARTZ就推論,漢字的書寫順序影響了日本、台灣兩地的人以順時針畫圈的方式。由於漢字書寫順序是由左至右、由上至下,若以最像圓形的漢字「口」為例,第二個筆畫就是順時針書寫。再以日文平假名的「あ」為例,它的第三個筆畫不但像圓形,更是以順時針來書寫的。
反之,以西方最常見的alphabetic系統來看的話,O和阿拉伯數字的0,它們的書寫順序都是逆時針。所以,當今天要畫圓圈時,潛意識就會自動代入和圓圈最相近的文字、或是最習慣的書寫順序。
比較特別的是,同樣身為漢字文化圈的香港,數據上呈現他們是以逆時針畫圈居多。而因為中國禁止使用google,所以也就沒有收入來自中國的數據了。
你是逆時針畫三角形對吧!?
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台灣的那40%逆時針畫圈的話,也不用覺得緊張。畢竟這個數據顯示台灣人畫圈順、逆大概是六比四左右。但比起畫圈,我們可以再來看看三角形的數據。
你是不是用逆時針來畫三角形呢?根據QUARTZ,有高達97%的台灣人以及90%的日本人是以逆時針的順序畫三角形。剛剛提到畫圈比較特別的香港也是90%左右的人用逆時針畫三角形。然而,除了台灣、香港及日本,大部分的國家畫順時針、逆時針的比例是大約一半一半(除了埃及、巴西等地是以順時針居多)。
QUARTZ以「人」為例,說明文字的影響力;但我個人認為注意符號的「ㄙ」或是漢字的部件「厶」可能會是更好的例子。這兩個字、部件,基本上就是一個三角形的形狀;也因此,讓台灣、香港及日本人畫三角形時傾向以逆時針來畫。反之,像是Alphabetic系統的國家就會受到像是「A」的筆順影響,使得順時針的比例較高,或是比例是一半一半。
除了上述這些例子,QUARTZ在文章也提到了書寫系統由右到左的國家,或是泰國、越南這些國家在畫畫上的獨特性。而「叉叉」呢?其實研究並沒有提到這個圖形的結果,就等大家日後慢慢研究了。
總而言之,一開始的小實驗可以很簡單卻強烈的顯示語言如何默默的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行為。如果想要把這個實驗給身邊的朋友做,記得要請他們畫「圓圈」,不要用O或0代表,否則會受到這些文字原本的筆順所影響。
「女」葡萄還是「男」葡萄?
剛剛Quick, Draw呈現出來的是語言的「文字」系統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與思維,我們再舉另一個例子。中文的事物是沒有分性別的,英文有he/she、man/woman來區分性別;但像是西班牙文、法文,卻會把事物分成陰性和陽性;德文更在陰、陽兩性之外,更加上了中性這樣的性別。區分陰陽性的語言在某方面很方便,例如我們可以很快的確定說話者是誰,爸媽也可以知道小孩是不是跟異性朋友一起出去玩。
當然分成陰陽性也會造成困難,因為有時候學習者會疑惑為何有些東西是陰性,有些東西是陽性。這種文法上的性別區分,也會影響到人們對於事物的思維。研究指出,由於西班牙文的「橋」是陽性、德文是陰性,因此同一座「橋」,西班牙人形容它是「龐大、堅固」的,但德國人會覺得它是「美麗、優雅」的。
另一個實驗則指出,當人們要選擇配音員替兒童影片各種唱歌跳舞的物品配音時,說法語的人會選擇以女性來配叉子的聲音,選男性來配葡萄的聲音;反之,說西班牙文的人是以男性來配叉子的聲音,而選女性來配葡萄的聲音。這就是因為「叉子」和「葡萄」在法語與西班牙文分別屬於完全不同的陰陽性,才會產生這樣的結果。詞性的陰、陽性看起來這麼小的事情,居然可以默默的影響我們對於特定事物的感受,是不是很奇妙呢?
今天簡要介紹書寫系統及詞性陰陽性,影響我們的思維與認知的例子。未來會再探討更多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係。下一集〈菜市場名震天下〉來談談「你的名字」的特殊性,以及命名的一些文化現象。我們下週見!
聽「鏡文化 為你朗讀」聲音頻道
- 用iPhone訂閱:goo.gl/WQVkRS
- 若為Android系統使用者,可下載Google Podcasts或其他聆聽Podcast的軟體,並搜尋「鏡文化 為你朗讀 / Mirror Culture」
還不知道什麼是Podcast?
Podcast(播客)是一個可以用手機訂閱的聲音頻道。訂閱「鏡文化為你朗讀」後,只要有新節目,手機就會自動幫你下載。讓我們的聲音,陪你度過各個你通勤、跑步、洗碗的零碎時間。網頁版的用戶,也可以鏡週刊文化版官網,看到我們最新的節目。
💗 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跟愛的鼓勵:goo.gl/yzh6Vk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