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娛樂

【煉成術】MUSE專輯和演唱會幕後揭秘!專訪《Simulation Theory》創意總監Jesse Lee Stout及燈光設計師Sooner Routhier

KKBOX

更新於 2020年03月24日02:40 • 發布於 2020年03月23日10:00 • KKBOX編輯室

文字編輯|CC、JoJo

一般來說,歌手的專輯概念和演唱會製作通常是脫鉤的,在推出專輯時,演唱會八字還沒一撇,等到要辦演唱會了,才開始討論演唱會方向。如何在一開始的專輯企劃,就將相關概念在封面、MV、周邊商品及巡迴演唱會上,一條龍貫徹到底?英倫天團MUSE在2018年的專輯《模擬理論(Simulation Theory)》,就是完美示範。

臺北流行音樂國際論壇找來這一切的幕後推手:創意總監Jesse Lee Stout,以及演唱會燈光設計師Sooner Routhier,來台分享幕後祕辛。

Jesse曾與多位西洋大咖合作,除了MUSE,合作對象還有謎幻樂團、聯合公園、蕾哈娜、Jay-Z等人。燈光設計師Sooner,則曾為邦喬飛、蕾哈娜、威肯等人演唱會設計燈光,更以謎幻樂團的巡迴演唱會《謎霧幻鏡 (Smoke + Mirrors)》,贏得有「現場演出奧斯卡」之稱的帕納利燈光設計獎(Parnelli Awards)。

謎幻樂團「Smoke + Mirrors Tour」世界巡迴演唱會(Photos Credit: Todd Kaplan)
謎幻樂團「Smoke + Mirrors Tour」世界巡迴演唱會(Photos Credit: Todd Kaplan)

兩人自2012年威肯的演唱會開始合作,不僅是合作無間的好拍檔,對於音樂及演唱會更充滿熱情。KKBOX專訪兩位,從MUSE專輯《Simulation Theory》出發,談談與天團的合作與收穫,開朗的Sooner分享「燈光設計」這一神秘的職業,身在音樂產業前端數十年,他們又是如何看待演唱會的未來?

關於專輯封面神秘的「三难困境」

KKBOX:關於專輯封面的發想,靈感來自80年代,如何自80年代的元素中做選擇?

Jesse:在他們還在做專輯時,就開始和他們討論這次的主軸,他們受到合成器流行音樂(Synth Music)的影響很大,像是約翰卡本特和為邁阿密風雲製作配樂的Jan Hammer,他們也聽了很多Synthwaves的代表人物如Power Glove、Perturbator、Kavinsky…等的作品,也有提到影集黑鏡第三季第四集〈San Junipero〉裡的元素,這些想法讓我們有了「80年代復興」的概念。

KKBOX:專輯封面上的「三难困境」也是受到80年代流行文化影響嗎?

Jesse:是的,當我在做80年代美國流行電影的研究時,像是電影妖魔大鬧唐人街和銀翼殺手中出現很多亞洲文化的元素,我想要強調這部分,就直覺想把中文字加入專輯封面中,而且對西方的聽眾來說中文字算是個隱藏的訊息。

KKBOX:《Simulation Theory》是從專輯發想一路執行到演唱會,這樣一條龍的方式,和平常只做演唱會或是專輯,有什麼差異?

Jesse:這樣呈現出來的模式與傳達訊息的方式是更強大且更有凝聚力的!剛開始從事這行時,我也經歷過那種沒有充分溝通且沒有主軸的演出,燈光設計、視訊設計和編舞老師都各做各的,每個人都太搶戲了!一場演出需要有一個像指揮家的角色,去調配何時誰該後退一點,誰又該搶眼一點。

KKBOX:你們本身是MUSE的歌迷嗎?在和MUSE的合作經驗中,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

Sooner:我本身就是MUSE的超級歌迷,當我知道可以跟MUSE合作的那一刻真的太美好了!

Jesse:我會把自己變成這些藝人的歌迷,站在粉絲的角度去想他們會喜歡什麼。但其實我平常喜歡比較特別、暗黑系且小眾一點的音樂。MUSE的主唱馬修貝勒米真的是一個天才!他思考事情的方式是我在別人身上從未看過的。(Sooner點頭如搗蒜)

MUSE《Simulation Theory》世界巡迴演唱會(Photo Credit: Matthew Reamer)
MUSE《Simulation Theory》世界巡迴演唱會(Photo Credit: Matthew Reamer)

例如,有一首歌我們設計要在影片中用數條測謊機的波型慢慢堆疊,在歌曲的結尾會集結成一個人型,然後在五首歌之後就是歌曲〈The Handler〉,這首歌的設計是會有兩隻手伸出來控制團員。馬修就說:「為什麼不把那首歌移到〈The Handler〉前面?你已經創造了身體,接下來只要把手部放大,就可以非常順暢的接下去了。」是啊,我怎麼沒想到!

充分溝通說實話 「人家是花錢買我的意見」

KKBOX:與藝人或客戶意見有衝突時,怎麼解決?

Jesse:大多數藝人對於我的堅持都是給予尊重的態度,因為他們付錢尋求我的意見,所以我還是會誠實表達出我的想法,不論採不採用都不會往心裡去,而大多數合作過的藝人都還有繼續合作。

Sooner:我時常提醒自己「這不是我個人的表演,這是歌手的秀」,要退一步去想什麼樣的設計,才是對整個表演最好的。

Jesse:充分與藝人溝通為什麼我要這麼做,每一個設計都是有邏輯的,不是隨便的決定,不論他們認同與否,至少讓他們理解這些想法的來源與脈絡。

KKBOX:根據你們的合作經驗,身為演唱會的視覺統籌和燈光設計,兩人平常的工作模式和溝通方式為何?

Jesse:我們都用一種很酷的APP叫做「BIGWRITE」(一個可以把字放很大的APP),當演唱會進行時我們聽不見對方聲音,都是這樣溝通的…開玩笑的啦。

關於什麼歌要用什麼燈光,有時候我腦中會有些還未成形的想法,因為我們合作過很多次,她都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就算有時我無法用口頭解釋的很清楚,但她總是非常有耐心,而且我們會彼此砥礪進步。

Sooner:Jesse會打電話找我去做某場演唱會的燈光設計,就像當時MUSE的巡迴還在保密階段,他就會說「我不能告訴你是誰的巡迴,但請你接下來六個月都不要接別的工作」。

KKBOX:就算不知道要跟怎樣的藝人合作,妳都願意接下?

Sooner:是的,因為知道會和自己信賴的工作夥伴一起,一切都會變得更簡單、更順利,而且我們會創造更多新的東西。這項工作本身已經很有趣了,但能和你信賴的人一起工作樂趣更是加成!

Jesse:我對客人也是很挑剔的!我不一定要是他們的粉絲,但是我要能理解他們的理念。希望他們是能將音樂用各種有趣的方式融入文化中。

就是那道光!關於燈光設計師的兩三事

KKBOX:演唱會的分工很細,我們可能對燈光設計比較不熟悉,請跟我介紹「燈光設計」的工作,以及「燈」對於演唱會的重要性。

Sooner:燈光在演唱會中最基礎的定義,是觀眾看到舞台上的東西,我們也必須用燈光把你聽到的音樂形象化。

每一次一聽到音樂,我腦中都會馬上出現對應的顏色和形狀,像謬思合唱團(MUSE)的〈Madness〉我聽起來就是藍色,謎幻樂團的〈Radioactives〉就是紅色!但最後的顏色安排還是會依照演唱會的主題與故事劇情去設計。

例如,謎幻樂團的「Smoke + Mirrors Tour」開場曲〈Shots〉在我腦中原本是橘色,但這場演唱會的主軸是黑白,Jesse也設計演唱會的前20分鐘不要有黑白以外的顏色,所以最終還是會依照整體感覺去調整。

作為一個燈光設計,我認為能透過燈光帶觀眾進入音樂,另外,我們也很清楚知道燈光並非永遠都是主角,必須清楚的和場上的團員、編舞或影片相互呼應並平衡,不喧賓奪主。

KKBOX:身為演唱會觀眾,有些光看起來很棒,但當光打到觀眾時就被閃瞎了XD,你們曾經遇到這樣的觀眾Feedback嗎?

Jesse:搭配音樂的強度,有時候勢必要有強烈的光,其實觀眾要轉頭或閉眼都沒問題,音量也是,有時候就是要大到能感受全身都在震動,就像恐怖片一樣,他就是要你不敢直視。

社群時代 拍照好看也很重要

KKBOX:在論壇上,你們有提到在IG照片看起來好不好看也很重要,你會在演出結束後去看社群媒體上的照片嗎?社群媒體是否影響你們在演出上的安排?

Sooner:並不只關心這些照片在社群媒體上看起來如何,而是在編排的同時就一直要站在觀眾和鏡頭的視角去思考怎麼樣才好看。

Jesse:就像不會為了在串流平台試聽時夠抓耳,就要求歌手必須在歌曲的前十幾秒出現歌詞,同理我們也不會為了在社群媒體上看起來如何,而改變原本的設計。

Halsey「Hopeless Fountain Kingdom」巡迴演唱會(Photo Credit: Todd Moffses)
Halsey「Hopeless Fountain Kingdom」巡迴演唱會(Photo Credit: Todd Moffses)

KKBOX:這一行應該是高壓的行業,兩位如何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Jesse:我非常沈浸在工作中,幾乎沒有時間做其他事情,我也花了好多年學習如何讓自己放鬆。我會少接一些工作,一年最多接兩個大案子。

Sooner:我會去打拳,雖然我沒有很厲害,但非常舒壓!其實我也還沒有找到讓自己能徹底放鬆的方法,而且我知道自己有壓力時是開心的,但這是很悲哀的狀態。我以前接工作都是量大於質,現在我也更重視質量了!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改變,但還在持續學習中。

VR體驗的可能性 VS 現場的魅力

KKBOX:時代變化很快,科技日新月異,現在覺得VR已經很厲害了。你們認為,未來的演唱會還有哪些可能性?

Sooner:雖然現在像VR這樣的科技相當盛行,但不管如何我相信人們還是會喜歡看現場的演出!

Jesse:我相信有很大的可能性,尤其近六到十年來,串接起動態舞台呈現的技術有長足進展,空間也因而昇華,令現場觀眾投入更多的情感。20世紀著名建築師Le Corbusier曾提出空間和形狀對人類來說有奇特的力量,它們能控制人的情緒。希望人們不要被手機制約了!不要透過小小的螢幕看演唱會,阿姆和U2合唱團都曾制止過這樣的行為,但沒起什麼效果。

KKBOX:演唱會對你來說的意義是什麼?

Jesse:一群人聚集在同一個地方,集結所有人的能量一起歡呼,好似搭乘雲霄飛車似的,變幻莫測!而且音樂讓人與人之間有奇妙的連結,透過VR眼鏡看表演就難與其他人有互動。

看表演就像看電影,這一幕很有趣,你旁邊的朋友開始笑,我也會因此被快樂的氣氛感染而發笑,互相討論電影精彩之處時也能有共感,這就是現場的魔力!

Sooner:透過VR就無法感受演唱會現場那些獨特的氛圍,不論是群眾或是煙霧特效,甚至是現場的濕度與氣味。我記得我第一次看演唱會時,重低音震到我心頭的感覺,這些感官體驗都是透過VR眼鏡無法感受到的。

Jesse:沒錯!那也是為什麼現場音樂需要這麼大聲,你必須感受到那個音樂、那種震撼!而且若是在木頭地板的場地演出,木板也會隨之震動,那是在水泥建築無法感受到的體驗。

Sooner:甚至是不小心踢倒放在腳邊的啤酒杯,這種體驗也是LIVE限定!(笑)

What‘s 煉成術?
「煉成術」為KKBOX推出的專欄,不定期撰文介紹流行音樂產業及中外演唱會製作秘辛,採訪幕前幕後的工作人員,希望歌迷們除了浸淫在音樂帶來的感動,也能了解屬於台前幕後的故事。

平面攝影|趙廣絜

特別感謝|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必應創造、Metaform.Studio、Sooner Rae Creativ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