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解放觀看的思考路徑 台灣當代藝術的品牌bísút 將推出第二檔展覽「Mind the Gap」

非池中藝術網

更新於 2023年05月25日09:28 • 發布於 2023年05月23日16:00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biacutesuacutet是「美術」在臺語上的發音,一個從臺灣出發的品牌,主體建構臺灣藝術生態的新能量與視野。他們經由長期觀察國外藝術生態與組織的展覽策畫後,推出不受限於地理區位及展陳框架的藝術展覽型態,詮釋藝術的自由意志。

biacutesuacutet藉由自身的網絡關係,和海內外的藝術機構有著友好的互動機制,同時也將品牌選件後的藝術內容分享給予國際關注,延展藝術家的外部連結及商業參與。於五月份台灣本地最受到關注的藝術盛事台北當代國際藝術博覽會 Taipei Dangdai 期間,biacutesuacutet也與策展品牌NO COPIES,以及全球最大的藝術品數位平台Artsy相互合作,共同呈現一場結合藝術、表演、設計生活的新型態展演盛會mdash「NIGHT IN DADAOCHANG」。當天晚上現場匯聚來自海內外各大重要文化組織長官及藝術機構代表的參與,像是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超過40間畫廊的代表出席、國際拍賣行及藝術從業者皆前往共襄盛舉,足見biacutesuacutet團隊在藝術活動策辦上的執行力與用心。

圖說:活動位於曾經是大稻埕重要地標的「黑美人大酒家」,這座建於 1930 年代的歷史建築現由 NO COPIES. 改造為藝術空間。圖/bísút提供
圖說:活動位於曾經是大稻埕重要地標的「黑美人大酒家」,這座建於 1930 年代的歷史建築現由 NO COPIES. 改造為藝術空間。圖/bísút提供

圖說:活動位於曾經是大稻埕重要地標的「黑美人大酒家」,這座建於 1930 年代的歷史建築現由 NO COPIES. 改造為藝術場域。圖/biacutesuacutet提供

當天現場也預先展出了biacutesuacutet即將在6/03(週六)-7/02(週日)於NO COPIES呈現的展覽「Mind the Gap」之部分內容,藉由來自海內外的藝文觀點交流,增加台灣年輕創作者的能見度,包含六位創作者朱曼禎、何宇森、陳米靖、楊寓寧、蘇煌盛和Ian Felice的作品預展。

圖說:(左起)Artsy亞太區畫廊關係代表姚妤萱、bísút共同創辦人呂季璇、臺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No Copies.創辦人張圓圓、bísút共同創辦人紀嘉華。圖/bísút提供
圖說:(左起)Artsy亞太區畫廊關係代表姚妤萱、bísút共同創辦人呂季璇、臺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No Copies.創辦人張圓圓、bísút共同創辦人紀嘉華。圖/bísút提供

圖說:(左起)Artsy亞太區畫廊關係代表姚妤萱、biacutesuacutet共同創辦人呂季璇、臺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No Copies.創辦人張圓圓、biacutesuacutet共同創辦人紀嘉華。圖/biacutesuacutet提供

圖說:(左起)bísút共同創辦人紀嘉華、台北當代創辦人Magnus Renfrew、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林平、美術館之友會會長劉如容。圖/bísút提供
圖說:(左起)bísút共同創辦人紀嘉華、台北當代創辦人Magnus Renfrew、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林平、美術館之友會會長劉如容。圖/bísút提供

圖說:(左起)biacutesuacutet共同創辦人紀嘉華、台北當代創辦人Magnus Renfrew、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林平、美術館之友會會長劉如容。圖/biacutesuacutet提供

(展覽資料說明轉引自biacutesuacutet團隊)

Mind the Gap

ldquoMind the Gaprdquo,生活中常見的警示標語,提示出一個輕巧而細微的動作,在提醒著規避可能發生的危險時,也指出了間隙的確切存在。-biacutesuacutet團隊

biacutesuacutet團隊提出了「Mind the Gap」的展覽概念,內容以當代藝術的視角,探討存在於人類認知常規之中的可見與不可見,抑或者常規是被誰所定義?假設其被鬆綁之後,人們原本理解的日常是否會轉為超日常?「Mind the Gap」以宛若符號學般的能動性,引導觀者揭開意義中的能指和所指,進一步提出層次之外的意識解放路徑,乃至藝術自由意志的發聲。

圖說:預展現場空間照。圖/bísút提供
圖說:預展現場空間照。圖/bísút提供

圖說:預展現場空間照。圖/biacutesuacutet提供

圖說:預展現場空間照。圖/bísút提供
圖說:預展現場空間照。圖/bísút提供

圖說:預展現場空間照。圖/biacutesuacutet提供

Ian Felice

Ian Felice是紐約卡茨基爾山區的藝術家。畫家的身分外,他是The Felice Brothers樂團的主唱和詞曲創作人,著有兩本詩集。他的繪畫創作嘗試遠離有意識的思考和分析,通常試圖呈現一個簡單的概念,如和諧或秩序,但最終往往是無意識中的困窘使畫作趨於完整。他的創作主題多數涉及記憶的扭曲,以及記憶在時間中的不完美和轉變。

圖說:Ian Felice《Sunday Flowers》,油彩、畫布,61 x 71 cm,2022。圖/bísút提供
圖說:Ian Felice《Sunday Flowers》,油彩、畫布,61 x 71 cm,2022。圖/bísút提供

圖說:Ian Felice《Sunday Flowers》,油彩、畫布,61 x 71 cm,2022。圖/biacutesuacutet提供

朱曼禎

朱曼禎(b. 1998)出生於臺灣桃園,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現正就讀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

近年創作模式多以鉛筆在小本上的塗鴉作為展開,內容脫離真實視覺經驗,腳色使用童話、中古世紀、奇幻故事等形象,散落在平面中產生故事。朱曼禎使用油彩搭配亞麻油及松節油在木板上繪畫,藉由筆刷硬度製造刷痕,讓油ldquo在rdquo時躺時立的木板上流動,痕跡中透露出基底色的白,呼應運筆軌跡,有如畫面呼吸的縫隙。

朱曼禎《森林的另一邊發生了什麼?》,145,5×112cm,油彩、畫布,2022。圖/bísút提供
朱曼禎《森林的另一邊發生了什麼?》,145,5×112cm,油彩、畫布,2022。圖/bísút提供

朱曼禎《森林的另一邊發生了什麼?》,145,5times112cm,油彩、畫布,2022。圖/biacutesuacutet提供

何宇森

何宇森(b. 1995)出生於臺灣臺南,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學士,中央美術學院觀念雕塑與材料研究碩士。關注物質材料的探索,透過流體材料的固化探索物質形狀的可能性,找尋物質世界中隨機與難以捉摸的型態。

何宇森《凝結 -爪》,35 x 34 x 30cm(含底座),高強石膏、鋼鐵、玻璃纖維強化塑膠,2019。圖/bísút提供
何宇森《凝結 -爪》,35 x 34 x 30cm(含底座),高強石膏、鋼鐵、玻璃纖維強化塑膠,2019。圖/bísút提供

何宇森《凝結 -爪》,35 x 34 x 30cm(含底座),高強石膏、鋼鐵、玻璃纖維強化塑膠,2019。圖/biacutesuacutet提供

陳米靖

陳米靖(b. 1984)生於臺灣臺中,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美術創作碩士。作品近年來關注美學與政治的關係在現代化脈絡中的異質性。關照自然/文化/社會,人類/非人,主體/客觀的多重關係於當代的處境。媒材主要為攝影、雕塑、錄像、裝置以及現地製作。 此次展出作品《此時此地》為其2017年於英國求學期間的現地裝置作品,藉由打造室內雜草園,展演官方認定的雜草,探討自然與文化的關係。此次展覽將呈現該系列之延伸,以台灣之常見雜草,描述文化地理與自然的交集,是為若干想像的共同體所建構之他者輪廓。

陳米靖,《此時此地 之1010》,60x60x120cm,檜木、壓克力顏料、夾板、輪胎、蒲公英、含羞草、澤蘭、車前草、龍葵、咸豐草、酢醬草、鋪地香、等台灣常見雜草 (照片為倫敦展出時的現場裝置照),2023。圖/bísút提供
陳米靖,《此時此地 之1010》,60x60x120cm,檜木、壓克力顏料、夾板、輪胎、蒲公英、含羞草、澤蘭、車前草、龍葵、咸豐草、酢醬草、鋪地香、等台灣常見雜草 (照片為倫敦展出時的現場裝置照),2023。圖/bísút提供

陳米靖《此時此地 之1010》,60 x 60 x 120cm,檜木、壓克力顏料、夾板、輪胎、蒲公英、含羞草、澤蘭、車前草、龍葵、咸豐草、酢醬草、鋪地香、等台灣常見雜草 (照片為倫敦展出時的現場裝置照),2023。圖/biacutesuacutet提供

楊寓寧

楊寓寧(b. 1990)出生於臺灣臺中,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視覺藝術家和花藝師。從事繪畫和空間裝置創作,她以自由戲耍的方式展延材質的物理特性,將其置放在各種隱喻脈絡中進行組織,發想多來自感官感受與自然律。2021年同時發展紙上作品,使用墨與皮紙等具自身脈絡的媒材,藉由寬幅筆觸與脫膠墨水,創造類似銀鹽相片的質地,作品雖使用傳統媒材,對比水墨皴法,更多是與油畫筆觸的對話。紙張由乾到濕再到乾,一次完成,呼應相紙被光線浸潤,曝光後成像,探索生命與自然關聯。

楊寓寧《觀葉植物》,墨水紙本,181 × 192 cm,2022。圖/bísút提供
楊寓寧《觀葉植物》,墨水紙本,181 × 192 cm,2022。圖/bísút提供

楊寓寧《觀葉植物》,墨水紙本,181 times 192 cm,2022。圖/biacutesuacutet提供

蘇煌盛

蘇煌盛(b. 1987)生於臺灣桃園,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水墨組畢業。關注水墨的材質研究、筆墨技法與裝裱形式,擅長以礦物顏料在不同材質上繪製工筆畫,並透過水墨材質特性的持續探索,將傳統技藝與年輕世代的造型語彙稼接、轉化,建構貼合當代日常性的視覺體驗。

蘇煌盛《遊蕩之二》,墨、礦物顏料、紙,78x141cm,2019。圖/bísút提供
蘇煌盛《遊蕩之二》,墨、礦物顏料、紙,78x141cm,2019。圖/bísút提供

蘇煌盛《遊蕩之二》,墨、礦物顏料、紙,78 x 141 cm,2019。圖/biacutesuacutet提供

ldquoMind the Gaprdquo

展覽日期:6/3-7/2/2023

開幕日期:6/3 六 5-8pm

地點: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195號2樓

加入【非池中藝術網】LINE@,藝文展覽訊息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