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
今天受到大陸冷氣團及輻射冷卻影響,全台變成凍番薯,其中台北清晨測得溫度11.0度是入冬以來最低溫,不過特別的是台灣大學測到9.8度低溫,竟比陽明山上的文化大學11.7度還要低溫,對此,氣象專家分析背後原因和「地形有關」,他解釋由於今天清晨台北盆地上空無雲,底層風力很小,加上風向偏南,輻射冷卻加上南側淺山區被冷卻的空氣往盆地內流動,因此出現這樣的低溫。
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天清晨台北盆地上空無雲,底層風力很小,加上風向偏南,輻射冷卻加上南側淺山區被冷卻的空氣往盆地內流動,低溫就出來了,台北站一度降到11.0度,是這個冬季以來的新低溫紀錄,原本應該是要達到強烈大陸冷氣團標準,但太陽露臉後溫度出現劇烈反彈,早上6點30分才出現11.0度的溫度低點,隨後溫度逐漸回升,到7點50分上升到14.5度,回升的幅度相當大。而台灣大學站,在清晨6點時低溫一度降到9.8度,但是到了7點50分回升到14.4度,他解釋「低溫發生前後大致為靜風或是很弱的偏南風,看起來應該也跟被冷卻的空氣侵入有關,而且位置更靠山,溫度也更低」。
反觀大家認為會是最冷地區的陽明山上文化大學站,專家透露「風力一直都還是較大,清晨前維持著3-4級的東北風,低溫就只有降到11.7度而已,還不及平地的台北站跟台灣大學站」,專家表示大致可以看出結果跟以前的案例差不多,台北盆地內輻射冷卻要有明顯的低溫出現,除了雲少之外,風力一定要弱,而且風向最好是可以吹偏南的風向,帶動南側淺山區被冷卻後的空氣往盆地內流入,這樣子的條件下因為輻射冷卻作用而出現低溫的機會就會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