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訂下規則的互惠遊戲:翻轉禮物意義的「交換廢物」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更新於 2022年12月29日10:28 • 發布於 2022年12月21日01:00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訂下規則的互惠遊戲:翻轉禮物意義的「交換廢物」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2 厚數據的創新課:5大洞察心法 X 6種視覺化工具,掌握人類學家式的系統思考,精準切入使用者情境 - 宋世祥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文/宋世祥

「商業交換」和「禮物交換」重視的都是互惠性,這是人類社會得以運作的重要基礎,在華人社會還要依循送禮的潛規則。至於台灣年終流行的「交換禮物」遊戲,其實也是一種「交換人生」的儀式。

誰在你生日的時候送你禮物?生日禮物一定要「送往迎來」嗎? 你有沒有參加過「交換禮物」派對? 為什麼大家都要在年底「交換禮物」呢?

在開始談禮物、交換之前,首先要說明,這裡提到的「禮物交換」是一個人類學專有詞彙,而「交換禮物」則是一個在台灣過聖誕節前常見的活動。

禮物交換的價值與意義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有需要送禮與收禮的機會,這時候就形成了一種「禮物交換」。禮物的交換和一般的交換有所不同。在人類社會裡,規模越大或是越現代形式的社會,單一個人就越難滿足所有生存的物質需要,因此人越有清楚的分工,也擁有比較清楚的個人產權,更需要透過商業交換來滿足所需。你不可能拿走別人的東西不付錢,別人想要你為他工作也得付你薪水,這就是現代基於貨幣經濟的商業交換。

而「禮物」的交換則發揮了和商業交換完全不同的功能。在禮物交換之中,你並不是針對生存或生活的生理所需而去交換,而是為了當中的社會功能。有時,為了表示你對於一個朋友或是一群人的情感,你就是得送禮。有時,你也會收到別人給你的禮物,這時你也會開始想,下次我該怎麼回禮給人家。不管是生日派對上的生日禮物,還是結婚時的紅包,我們都會做相似的考量。

法國人類學家馬歇爾.牟斯(Marcel Mauss)就提到,在禮物交換之中,人們常有三種義務:給予禮物的義務、收禮的義務,與回禮的義務。正是這些義務,讓禮物的現象在人類社會裡不曾斷絕。

而不管是商業交換,還是禮物交換,這種不同社會單位之間有來有往的現象,人類學上稱之為「互惠」或是「互惠性」(reciprocity)。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形成比其他生物更大的群體,有更深刻複雜的社會關係,就是因為人類不同組織都非常強調這種有來有往的互惠。

人類學的民族誌也已經指出,在許多非現代工業社會的部落或是村落裡,部落與部落間、村落與村落間,也會有相互的禮物交換發生。比方說在北美印第安人的社會中,過去盛行一種在冬天舉辦的「誇富宴」,部落之間會相互輪流舉辦,輪到自己部落時,酋長往往都會散盡家財為賓客準備禮物,部落之間甚至會相互比拚,要贏過上次在誇富宴上贈禮的部落。撇開後世政府與學者對「誇富宴」的批評與解釋不論,可以得知的是,部落之間因為這種長久持續的禮物交換,形成了負責任的社會關係與緊密的交誼。

當代華人社會的送禮潛規則

對於當代人來講,雖然我們進行「禮物交換」的社會單位已經不再是家族或村落,但我們個人還是有很多的禮物交換機會。譬如生日、婚禮喜酒、逢年過節、拜訪朋友長官長輩、或是探望病人等等,都會需要準備合適的禮物或禮金。這些禮物不僅僅只是東西而已,在禮物背後還有複雜的規則需要摸透與遵守。在華人社會裡,懂不懂得如何送禮來維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往往也會被用來評斷一個人懂不懂得如何「做人」,懂不懂「人情」。

以結婚為例,在美國或是一些西方國家不像華人社會需要送紅包給新人表示祝福,而是以送禮物為主。但在華人社會要吃喜酒,送紅包的學問可大了,要考量很多事情,比方說你和新人之間的交情、婚宴場地的等級、自己的收入狀況、有沒有攜伴參加等等,綜合考量之後才能抓到一個比較合理的數字。若對方曾經參加過自己的喜酒,還得看看自己之前收了人家多少禮金,回禮時金額只能多不能少。懂得這些規矩,才算是懂禮數,對方也會覺得這朋友沒有白交。

一些節慶往往也伴隨著禮物的贈送,這些禮物多半是由機構向機構成員發送。在台灣特別講究雇主要在三節,也就是過年、端午與中秋,致贈受僱的員工禮金或禮品,到了尾牙這一天,還要有抽獎,不管是獎金或獎品都好。這除了代表機構對員工的重視,也反映了這個機構運作良好的狀態。

糕餅是台灣人很喜歡使用的禮品類型。台灣各地都有屬於自己的老字號餅舖,在喜酒上、過年、拜訪親友時送上一份糕餅,在過去代表了謝意與敬意,在今天也蘊含了分享在地飲食特色的心意。

另外,在當代要送一樣東西給他人作為一個真正的禮物,也是一項挑戰。一些傳統留下來的禁忌至今依然普被遵循,比方說送鐘會觸霉頭、情人送鞋代表要對方走人、送傘代表會被拆散等等。在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送禮在禮金外大致上也沒有太多選擇,所以要祝賀別人往往也會選用常見的物品。然而,今日要獲取各種物資都變得非常容易,像電視上講的要「送禮送到心坎裡」反而更難拿捏。雖然大多數人都會說「禮輕情意重」,但送出不夠分量或是沒有滿足對方需要的禮物,往往讓送禮的人覺得尷尬,而收到過度「輕量」禮物的人,也可能會懷疑到底對方有沒有看重這份交情,以至於有時不送禮改送卡片可能都還好些。另外,像是水果或食品之類的安全牌禮物,或許對方都會接受,但往往讓人印象不深,收到的人可能還會轉送出去。

「交換禮物」標示家庭外的人際網絡

今天在台灣,每逢十二月到農曆年前,朋友間越來越流行玩一種「交換禮物」的遊戲。以我個人曾經參加過的一場交換禮物新年聚會為例,聚會上都是彼此認識的時間已經超過自己人生一半的老朋友,許久未聚的大家一起約在火鍋餐廳享受完美味的晚餐後,就把各自的禮物擺上桌,玩起交換禮物的遊戲。有朋友帶來可以無線與手機連線的小米相機,也有朋友帶來了自己旅行時所買的面膜與保養品。我自己則帶了台南買的文創商品,原本換到了一本筆記本與果乾,但動用了「攔截機制」搶到了小米相機,只是沒隔多久,這台相機又被搶走,最後換到了一個單人用的小型火鍋爐。

交換禮物在台灣並不是一個歷史很久的傳統,大概是在《康熙來了》電視節目裡玩過交換禮物的遊戲後,變得更加為人所知,也逐漸成為聖誕節前後一項大家都想參與的特殊活動。事實上,在這個消費時代裡,從聖誕節前夕到農曆年,台灣進入了一個特別的階段,除了是年度的更新,也是一個非常儀式性與物質性的「禮物大交換」時期,特別容易有物品的購買、贈送等行為發生。

如果仔細觀察還可以發現,這樣的活動往往發生在好友之間、同學之間、同事之間,但很少發生在家庭中,因為核心關鍵是「交換」而非「互贈」,使得整個活動帶有一種「商品感」或是「市場性」,同時需要有足夠的人數規模才好玩,因而較難在家庭中出現,也讓交換禮物成為一種「家庭外人際網絡」的標示,扮演社交人際之間的一種潤滑劑。

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在這段禮物大交換期間,公司尾牙贈禮表達對員工辛勞的肯定,家人、朋友間互相送禮表示對彼此的關心,這些在人類學家眼裡就是人類社會自古以來「互惠性」的表現。我們收到禮物,必須要回禮,「禮尚往來」不只是禮貌,更是在這之中建構起一個社會關係網絡,讓人跟人、社會單位之間的關係更加穩定親密。

但是「交換禮物」本身只是個遊戲,和之前所說的「禮物交換」有著本質上的差異。例如「禮物交換」往往是根據社會上隱晦不言明的規則,但是「交換禮物」卻像是遊戲一樣清楚的列出規則。另外,「禮物交換」往往有比較強的社會性目的,比方說維繫感情、表示謝意、敬意或是愛意等,但在「交換禮物」的過程中,反而更強調了不可預期的遊戲趣味性。我們當然可以說在這個活動的遊戲過程中的確有一種互惠性,但是「交換禮物」本身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分析的人類學議題。

翻轉禮物/廢物的意義

我聽到過的「廢物」多半是個人在過去一年中,從另外一個朋友那兒得到的,或是公司協力廠商的禮品等等。這樣的交換禮物主題翻轉了「廢物」的機制,當引入了競爭機制之後,可以發現「廢」不再是真的「廢」,而是成為要競爭的對象,在這件「廢物/禮物」上多增加了一層符號性。某甲準備了一件自己買錯尺寸的衣服,某乙準備了沒有用過但即將過期的年曆,透過比較誰帶來的東西或是誰帶走的東西最「廢」,參加活動的人都得到了一種愉快的體驗,並且讓這個「廢物/禮物」增添了社會意義。也就是說,透過「交換廢物」,我們明白「交換」背後重要的不是東西,而是過程。不管是禮物還是廢物,這些東西為自己與好朋友們帶來獨特的回憶與笑料,這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交換的是禮物或廢物,交換物件的外層包裝紙都使物件成為禮物,但也掩蓋了物件的真實面目,能夠作為價值與價格判斷的參考標準突然變得只剩下尺寸。此時,挑選禮物的策略也展現出個性。有人喜好大的,認為只要大,換算成價格大概都不算太差。有的朋友喜歡小的,因為按照個人過去的經驗,越小的往往越值錢,但最後抽到的有可能是 3C 商品,也可能只是一塊手工肥皂。

當拆開包裝紙,朋友跳出來解釋為什麼帶這件禮物來交換時,就會發現這其實不只是在交換「禮物」,也在交換各自的「生活」。例如朋友A帶來的是公司尾牙抽中的咖啡機,結果換到了朋友B三年前去埃及旅行時帶回來的水晶組。不管來源是贈品還是抽獎,我們帶去的「禮物」其實就是我們人生與生活的一部分,這些物件曾經在某個機會裡進入了自己的生活,即便是買來參加交換禮物的,也都有挑選的心意在其中。

有趣的是,我鮮少聽過有人在這遊戲中交換「用過的」東西。顯然,在我們的分類系統裡,「二手物」很難或不能算得上「禮物」。我們可以接受手工物當禮物,但把用過的杯子或是看過的書拿來當禮物,顯然會被當成誠意不足。即便是一塊香皂,我們也不好意思拿用過的來參加活動,不管怎樣都得要包裝得美美的、未拆封用過的才行。

我們一方面用「交換禮物」交換著彼此的生活,卻又不希望換到「用過的東西」。畢竟這是禮物的交換活動,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之物」絕對不在禮物的分類範疇裡。

「交換禮物」本身就是一個具有遊戲性的儀式,我們都跳脫出原本的日常生活,進入到了一個一年一度的「儀式時空」。在這其中,我們換到的,其實正是朋友心意與生活的一部分,這些禮物說著各自獨有的故事,帶著曾經與另外一個人的生命交集,走入到自己的生活與人生裡。這些禮物就是這些朋友的延伸,我們交換的其實不是物件,是彼此的想法、價值觀、生活與人生,這交換禮物的遊戲性過程也為我們編織出更綿長緊密的情誼。

※ 本文摘自《【百工裡的人類學家2】厚數據的創新課》,原篇名為〈交換禮物:延續社會關係的互惠遊戲〉,立即前往試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