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1天染疫逾2萬時,新加坡「居家康復」仍奏效,順利從清零過渡到共存

遠見雜誌

更新於 2022年04月26日13:24 • 發布於 2022年04月26日10:31 • 簡嘉宏

Omicron感染新加坡最高峰時,單日確診者一度超過2萬5000人,但新加坡仍然堅持輕重症分流的「居家康復」措施,加上放棄「政府全包」的防疫思惟,部分業務「外包」給民間,成為「與病毒一起生活」的典範。

台灣輕症與無症狀確診者採居家照護的新制,已然上路,究竟新措施能否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傳播感染率,讓台灣真正做到「與病毒一起生活」(living with COVID-19)?鄰近島國新加坡的做法,或許可為他山之石供參考。

星國試辦確診者居家,首先提高疫苗接種率

2021年8月,新加坡開始試點「居家康復」,在此之前,新加坡和中國大陸防疫作法類似,確診病人只能住醫院或是隔離中心。

星國政府推廣「居家康復」採循序漸進,政府事先舉行記者會向民眾說明,在這之前,新加坡領導抗疫小組的部長們輪流在平面媒體上發文,宣導要和新冠病毒共存,宣布多數只有輕微症狀的確診病例可以在家休養。

擷取自新加坡居家康復指南
擷取自新加坡居家康復指南

擷取自新加坡居家康復指南

此外,新加坡政府透過百分百持股的「淡馬錫基金」發給每家每戶血氧偵測儀。同時制定大量嚴格細則,要求家庭成員都必須接種疫苗、家中不能有高風險人士、康復期間全家都要居家隔離等,試辦前,星國居民完成接種疫苗的比例已高達80%。

當時,星國計畫第一個月先試點50至60人,再逐步增加人數。讓確診病人在醫院待數天再回家。期間,由醫生進行線上遠端問診,每個病人都有一個健康包,可以每天在家自我監測。

專題》確診了怎麼辦?「居家照護」全攻略一次看

Delta攪局,疫情讓星國飽受責難

儘管星國計畫縝密,但形勢比人強。

時序進入2021年9月,當時流行的毒株仍是Delta,每日的新增確診都逾千例,醫院的病床不夠用,星國政府不得已把才剛倉促進行的居家康復政策大規模擴辦。

試辦後的情況一度混亂,新加坡人民對於居家康復的安排感到不滿、不解,更擔心傳染給家人,加上不算低的重症致死率,星國人民確診後,為了保險起見,還是選擇前往醫院急診室就診。

這導致醫院急診室擠滿了人,部分醫院甚至不得不設置臨時醫療站分流病人,星國衛生部的熱線遭打爆,而許多人也無法遠程接觸醫生,星國政府甚至得出動武裝部隊「協助」確診病人居家康復。

但是重點在於,星國政府在疫情最艱難的時候,沒有重啟「要求清零」的回頭路,而是分階段擴大居家康復的適用人群,民眾也逐漸理解星國政府防疫能力限制:政府並非全知全能,無法完美應對確診的等比增長。

居家康復期間注意事項。擷取自新加坡居家康復指南
居家康復期間注意事項。擷取自新加坡居家康復指南

居家康復期間注意事項。擷取自新加坡居家康復指南

轉捩點:防疫工作由政府交至人民手中

星國看似「躺平」的立場,其實並非完全無作為,並開啟了「與病毒一起生活」的最重要轉折──防疫由政府包辦慢慢轉移給民間。

從「集中力量辦大事」興建各隔離站,變成了每家每戶都是隔離站。最後,直接面對確診病人的執行者,從數量有限的公立醫院傳染科,變成了遍布社區的全科診所。

星國人民知道,以往檢測陽性後坐等政府上門轉運隔離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現在要靠自己了。

包括如何打理一日三餐、如何在家自我康復、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屬於輕症、如何消毒確診病人在家使用過的廁所、如何消毒才能有效降低感染率、在家隔離如何做好通風等等。

居家康復健康日記。擷取自新加坡居家康復指南
居家康復健康日記。擷取自新加坡居家康復指南

居家康復健康日記。擷取自新加坡居家康復指南

在經歷了開始幾週的混亂後,星國居家計劃很快步上正軌,到了2021年10月中旬,有78%的星國確診病例都是進行居家康復,無論主動或被動,星國全島人民都札札實實上了一堂居家康復速成課程。

直到新冠肺炎Omicron變種病毒開始肆虐全球的時候,星國人民對於居家康復已經駕輕就熟,同時由於Omicron變種病毒株的毒性更低,症狀更輕,加上疫苗接種率的再提升,星國居家康復的適用範圍也不斷擴大。

居家康復是一劑「心理疫苗」

目前,儘管新加坡在疫情高峰時每天有超過2萬5000個確診案例,但由於大多數人採行居家康復,因此有效大幅度降低公共醫療資源的壓力。

此外,居家康復還是一劑「心理疫苗」。

當周遭的家人、鄰居、朋友都居家康復,像得了感冒一樣過幾天就恢復了,人們對於新冠肺炎的恐懼自然慢慢消失,假若還像疫情甫爆發之際,一旦陽性就出動救護車把人載走,再出動全副武裝的防疫人員到社區內進行徹底清消,新冠肺炎給人感覺仍是一種永遠神祕的疾病,遑論防疫。

居家康復也讓星國人民生活漸次恢復正常,就算確診了,再也不用收拾行李去和素昧平生的病友一起住在隔離中心。相反的,可以在家照常工作。星國政府同時取消強制隔離的規定。確診患者的家人只要檢測呈陰性,仍然可以正常上班上學。

防疫疲勞反讓民眾期待解封開放

在2021年10月以前,其實新加坡的檢測、隔離流程相當繁雜,很少星國人民能徹底搞清楚。因此,星國政府為了推行居家康復政策,對隔離相關流程進行大幅度簡化,極少數的重症患者上醫院,絕大多數的輕症病人則居家康復,密切接觸者在每天檢測為陰性後,仍可正常出門。

當然,在「與病毒一起生活」的初始階段,星國病例的暴增無可避免,居家和取消強制隔離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病毒的傳播,所帶來的經濟、政治代價更是巨大。然而,原本長期抗疫已讓民眾疲憊不堪,這種防疫疲勞反而驅使人們對「開放」達成了高度共識。

新加坡目前在華人世界儼然成為了「防疫模範生」,新加坡式的「嚴控型開放」也備受討論。

但所謂「模範生」新加坡在居家康復政策推動初期,不僅民眾焦慮不滿,星國政府也顯得手足無措,足以看出「從清零到共存」絕不可能是條坦途,台灣政府是否能成功步入「與病毒一起生活」階段,存乎一心。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