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農民市集空前挑戰,高溫暴雨、消費改變,市集分享經營心法,新增預購、線上多元服務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2024年10月22日17:22 • 發布於 2024年10月22日04:38 • 上下游News&Market
農民市集空前挑戰,高溫暴雨、消費改變,市集分享經營心法,新增預購、線上多元服務

台灣農夫市集從 2007 年起步2016 年遍地開花,全台縣市將近 98 個據點,是小農與消費者互動、直接銷售的橋樑。然而 2018 年後進入瓶頸,2020 年新冠疫情封城,更重創市集經營

雖然疫情於 2023 年解封,但消費者購物模式已大量轉往線上,加上天氣炎熱,影響消費者出門意願,讓農民市集經營備受挑戰。多個農民市集齊聚「第 13 屆全國農學市集研討會」,分享如何以新增預購系統、拓展企業客群等方式面對經營挑戰,也決定全國共組市集聯盟、互相合作與共享資源,讓農民市集不被市場衝擊擊倒。

農民市集空前挑戰,高溫暴雨、消費改變,市集分享經營心法,新增預購、線上多元服務
台灣各處的農民市集農夫、經理人齊聚一堂,共同討論如何讓市集不因疫後種種困境被擊垮。(攝影/孫維揚)

天氣變熱、疫後買菜習慣改變成硬傷

農業部農業科技司副司長陳瑞榮觀察,許多台灣小農、青農生產農產品數量較少,較難馬上進入超市等較大通路展售,因此農民市集是他們建立銷售根基、穩定客群的最初管道。

但近年所有農民市集經營倍受挑戰。台北水花園有機農學市集秘書長黃俊誠舉例,水花園曾單日逼近 60 個攤販、顧客洶湧的盛況,但隨著戶外天氣變熱,「逛市集成為苦行」。

疫情解封後,衝擊並未消逝,黃俊誠表示,水花園雖藉由農糧署經費,至高級百貨、地下街等地方展售,但常有顧客較少買生鮮、甚至不採購等窘境。目前唯有在客家文化公園與捷運站出口處,比較不受天氣干擾,擺攤營業狀況較好,但固定客人需重新培養,挑戰依舊存在。

農民市集是許多小農直接與消費者交流、培養客群的出發點。(攝影/孫維揚)
農民市集是許多小農直接與消費者交流、培養客群的出發點。(攝影/孫維揚)

興大市集:建立預購系統,銷量不減反增

農民市集遇到困境,不是只有換地方展售一途。有的農民市集仍專注販售農產品,除了實體市集外,透過預購提供多元服務。

興大有機農民市集經理楊文仁表示,市集每週約有 1200 人次,仰賴實體消費,新冠疫情期間,興大市集被迫轉型成線上預訂,週六農民送菜到市集後,現場依訂單分菜,接著拜託農民送菜,並酌收運費。疫後市集回歸實體擺攤,不過線上預購、送菜並未取消。

興大市集每年都會對來客問卷調查,楊文仁發現,疫情結束後,年輕族群仍有預購與宅配需求,因為市集消費主力為年長消費族群,並習慣上午 8 點前來買菜,年輕顧客常「搶不贏長輩」,有了預購,市集買菜不再像戰爭一樣爭搶,客人也分散在不同時段到訪,農民能從容與客人互動,減少短時間勞動負擔。

興大市集配合疫後消費者買菜習慣,維持預購系統,至今銷售營收不減反增。(圖片提供/楊文仁)
興大市集配合疫後消費者買菜習慣,維持預購系統,至今銷售營收不減反增。(圖片提供/楊文仁)

楊文仁也分析,過往市集遇到下雨天,營業額約下滑三成,但市集在疫情後增加 4 個農場來擺攤,同樣蔬果有不同產季及產區,加上預購棄單率不到 1%,農民與客人互信,客人冒著風雨也要取菜,現在雨天營業額仍維持 90% 以上。

楊文仁形容,以往興大市集經營使命是「賣菜賣到客人不來為止」,但有了預購,農民宅配到府後,市集銷售版圖擴張,營業額反而比疫情前加約 5%,目標也變成「賣菜賣到客人不煮為止」。

興大市集營業額仍持續成長,楊文仁正面看待農民市集未來,但也坦言市集目前挑戰是「創造新客群」,預購中棄單多為年輕族群,因他們自煮頻率較低、購買有機蔬菜管道多,且不見得能區分市集與超市有機蔬果的新鮮度、口感,他正在規劃將市集蔬果組合成便當,讓有機蔬果送上餐桌,以此拓展「年輕農粉」。

如何透過活動、交流,凸顯消費者到農民市集買菜的優點,是市集應鑽研的方向。(圖片提供/楊文仁)
如何透過活動、交流,凸顯消費者到農民市集買菜的優點,是市集應鑽研的方向。(圖片提供/楊文仁)

三小市集:帶農民成長,拓展線上與企業客群

雲林三小市集則是結合市集、店面與電商的典範。負責人李宜倩 回憶,最初三小市集從擺攤起家,但市集每週只會擺攤一次,開設實體店面讓客人能採購農產品時間、規格更彈性,因此 2020 年在雲林縣政府土地上建立實體店。

但早期實體店跟擺攤目的重疊,農民市集生意因此下降,三小市集店面於 2021 年因政府場地要收回,被迫搬離舊址,加上新冠疫情爆發,都讓消費者大量流失、農友也不諒解。

雖然挫折,但也讓李宜倩檢討「為何市集經營這麼不穩固?」她認為舉辦農民市集是美事一樁,卻因無法提供多元價值的服務,而面臨經營難題,因此她主動開拓不同客層。

除了建構線上電商滿足網購需求,李宜倩也觀察企業 ESG、環境永續等議題興起,是從事有機、友善農友的新市場,她先去各地上相關課程,再回來替市集團隊、農友授課,教他們如何與不同領域的消費族群溝通、開拓新市場,不會把銷售只壓在實體市集跟店面。

只要秉持「主動對外找新客群」,李宜倩仍樂觀認為農民市集有延續、茁壯的機會。(攝影/孫維揚)
只要秉持「主動對外找新客群」,李宜倩仍樂觀認為農民市集有延續、茁壯的機會。(攝影/孫維揚)

此外,三小市集也到外縣市的百貨公司等地方擺攤。李宜倩直言,離開雲林展售,農民多無法有效獲益,但直接與不同企業、消費者接觸,能快速擴增客群,維持長期生計。如他們在台北 SOGO 內擺攤,闡述小農在 ESG 指標中扮演重要角色,後續百貨公司團購禮品時,就願意向三小市集採買農產品。

至於三小市集精煉實體市集,從每次擺攤 30 多位農民,乃至現在不過 20 攤。但李宜倩強調,實體市集目的已轉成維繫當地消費者情感、訓練團隊與農民合作、直接認識三小市集等意義,故維持擺攤,農友也願意出攤,一同舉辦食物全利用等議題活動,為市集加值。

李宜倩認為,農民市集若拋開實體擺攤的桎梏,尋求線上通路、外縣市出攤、中大型企業團購等多方銷售管道,嘗試對接公司 ESG、生態多樣性等不同市場,仍有機會茁壯。但這需要農民積極向外與新客群交流,市集團隊也要協助農民與這些新市場接觸,「不能被動在攤位上等客人上門」。

三小市集從原本實體擺攤昇華,至今衍生出店舖、線上電商、企業採購等多方銷售管道。(圖片截自研討會簡報。)
三小市集從原本實體擺攤昇華,至今衍生出店舖、線上電商、企業採購等多方銷售管道。(圖片截自研討會簡報。)

微風市集:努力留下粉絲,市集應跨域合作

高雄微風有機市集理事長戴慶芳說明,微風市集疫情前,每週在醫院、學校等場域擺攤 5 場,向農友收取的管理費每年可超過 300 萬元。疫情爆發時,許多場地被禁止擺攤、顧客轉向線上網購與宅配,部分農友無法維持生計也退出市集,衝擊並未在疫情後結束,「客人消費習慣改變了」。

微風市集現在每次出攤攤位數變動不大,但已縮減成每週只在假日出攤 3 次,客群也多是最初支持市集至今的老顧客,戴慶芳坦言,從微風市集「會員集點制」資料分析,固定客人數量在疫後直接減半,市集的年營收「只剩原本 1/3」。

戴慶芳表示,因微風市集與農友多年秉持「把顧客當家人」,留下的客人黏著度高,微風市集也在疫情期間新增送菜服務,一定範圍內訂菜,會由市集人員理貨後協助運送,或由第三方物流寄送。

但他也坦言,高溫或暴雨等極端氣候減少露天市集人潮、顧客到超市等地方買有機農產品越來越方便,農民市集若不因應衝擊,只會不斷萎縮。

微風市集疫情期間因應顧客需求,設計蔬菜箱訂購與寄送服務,維持顧客買氣與農民生計。(圖片提供/戴慶芳)
微風市集疫情期間因應顧客需求,設計蔬菜箱訂購與寄送服務,維持顧客買氣與農民生計。(圖片提供/戴慶芳)

微風市集近年向勞動部等申請計畫,維持市集有充足人力協助農友擺攤、送貨,主動去找餐廳固定採購等,不過戴慶芳說明,餐廳多需要穩定、固定的農產品項,農友較難跟餐廳對接,市集仍在摸索如何穩定餐廳通路。而且新進的客群固著性較低,他仍相當擔心微風市集未來。

「現在不能單打獨鬥了」,戴慶芳認為,各地農民市集具不同產品、經營特色與資源,若市集共組全國性組織,共享資源、人力、甚至一起培育人才與跨域擺攤等,較能讓農民市集永續經營。尤其農民市集蓬勃發展的時期已經遠去,不再通力合作,市集與農友生計更難維持。

議題性市集:觀察客群舉辦活動,不能安於現狀

其它農民市集特色也因經營遇到困境而嘗試轉型。新竹 13 好市集理事長黃琬琇說明,13 好市集在疫情期間無法擺攤,解封後人潮並未回歸,市集不僅調整營業時間至晚上,方便顧客下班後來買菜,也跟桃園、花蓮等不同地方農友合作擺攤,市集樣貌不同,刺激顧客固定來消費。

13 好市集農友兼理事曾揚景也說,13 好市集靠近新竹科學園區,不少顧客帶著小孩來消費,市集因此策劃市集餐桌等親子導向活動。他亦認為,農民市集應思考在《食農教育法》上路後,更進一步跟教育端等不同領域合作、俵培育市集食農人才,彰顯市集特質,而不是只靠政府補助支撐營運。

新竹竹蜻蜓綠市集理事長洪東豐則說,綠市集多在清華大學內擺攤,疫情解封後,許多顧客已經習慣外送、超市等通路,也更常外縣市旅遊,市集在七八月等炎熱夏季往往經營慘淡。他亦坦言,綠市集並沒有如興大市集等,有市場經理人處理擺攤事宜,農民規劃市集「內容比較不足」。

洪東豐表示,過往綠市集只想「維持現狀」,就發現市場變化衝擊營運,因此設法鼓勵新農友加入、提供熟食、錄製 podcast 介紹攤商等,以維持綠市集新穎性不被顧客遺忘。他並提醒,市集管理人力缺乏,是許多農民市集的痛點,不能擱置不管。

何佳穎分享,農民市集想協助農民與餐飲業者對接,應考量農民穩定供貨給餐廳。(攝影/孫維揚)
何佳穎分享,農民市集想協助農民與餐飲業者對接,應考量農民穩定供貨給餐廳。(攝影/孫維揚)

建議觀察市場客群,發展新通路應注意風險

現場亦有對農民市集營運與發展的建議。陳瑞榮表示,市集定位與客群會影響農民展銷效益,像台北希望廣場多出現「買優質農產品」消費者,小農較能銷出生鮮產品;但圓山花博市集更多親子家庭,生鮮產品銷路相對差,此時農民展售農產加工食品相對適合。農民市集也可仿效希望廣場,透過線上直播,平日也跟顧客互動、銷售產品。

綠色餐飲指南共同創辦人何佳穎分享,水花園推行綠色餐飲指南,鼓勵餐廳向小農採購蔬果,但也發現小農產品較易變動且少量,與餐廳難銜接。農民市集想經營餐廳採購系統,因依據餐廳業者規模、需求,給予合適採購對象,如較大型飯店、企業員工餐廳等,介紹他們經驗證的果菜合作社,藉此支持底下農友。

嘉學社會企業有限公司代表人何嘉浩也說,農民市集可嘗試與偏鄉學校自設廚房等合作,成為教育場所餐飲的食材採購管道,不僅訓練合作農友計畫生產作物,也在合作過程彰顯食農教育、永續價值。但他提醒,農民市集跟教育場所合作前,要先確認供需能否配合,並符合學校端採購條件,如跟小學營養午餐合作,農民蔬果需有 3 章 1 Q 認證。

農民市集可推動食農教育,提供產品以外的社會服務

部落 e 購創辦人金惠雯分享,部落 e 購於疫情間推廣蔬菜箱,當時面臨農民蔬果品項、規格不符客戶期待,需要大量理貨、出貨人力,承擔賠償風險等。她認為,宅配批發、與其他通路合作等銷售管道也潛藏營運風險,更顯農民市集應經營多元產銷模式,不要捨棄實體市集。

合樸農學市集陳孟凱創辦人則強調,農民市集應逐漸囊括提供農業相關服務、產生社會影響力等價值,設法讓大眾看見市集是推動食農教育、培養中年齡層發展第二事業與能力的場域。

他召集全國農民市集透過 Line 群組,往後積極交流資源與跨域合作,也承諾會帶頭號召全部市集結合為類似聯盟的組織,並跟農會等不同單位合作,持續發展農民市集的價值。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