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臺灣健康的最大殺手,是臺灣人民死因之冠,今天(4日)是世界癌症日,總統賴清德表示,今年已擴大癌症篩檢經費,投入50億經費成立癌症新藥基金,希望在2030年達到,降低癌症死亡率三分之一的目標,並鼓勵國人踴躍篩檢,即早發現、即早治療。
前副總統 陳建仁:「去做肺腺癌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就發現有一個肺腺癌,只有0.9公分,那當時確定是,就馬上做這個微創手術,就給它拿掉了。」
在台上說著自己的經驗,前副總統陳建仁曾發現罹癌,幸好有提早發現、即時治療,才能重回健康,並鼓勵國人踴躍篩檢。
前副總統 陳建仁:「大家一定要努力的來接受篩檢,實際上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可以篩檢的,早期發現的,可以治療的,而且呢,可以很好的復健的,所以大家不要聞癌變色。」
臺灣每年因癌症不幸離世的人數,大約有5萬多人,居全臺死因之冠,政府部門,今年提高癌症篩檢預算至40億元,增加檢驗項目以及降低年齡門檻,包括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等,並投入50億經費成立癌症新藥基金,減輕民眾的負擔。
總統 賴清德:「希望經由預防、篩檢、治療,甚至後續的復健,能夠提供給癌友,更好的幫助。」
總統也表示,未來將提高新藥基金的挹注經費,提高到100億元,希望在2030年降低癌症死亡率3分之1,並呼籲民眾勇敢篩檢,做好預防、提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