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舊公賣局變打卡聖地!嘉義美術館優雅玩轉3棟古蹟,奪建築首獎

天下雜誌

更新於 2022年03月25日02:08 • 發布於 2022年01月03日10:59 • 歐陽辰柔
舊公賣局變打卡聖地!嘉義美術館優雅玩轉3棟古蹟,奪建築首獎
舊公賣局變打卡聖地!嘉義美術館優雅玩轉3棟古蹟,奪建築首獎

全台木造老屋密度第一的嘉義市,公、民營木建築蓬勃發展。拿下今年台灣建築獎首獎的嘉義市立美術館,便是古蹟重生的最佳範例。前身是公賣局,坐擁老派建築的低迴優雅,流露時尚俐落的現代感,成了嘉義最迷人的城市新風景。

離火車站步行不到5分鐘,就能抵達嘉義市立美術館。建築群圍成的前庭朝東,上午日照充足,對街的老房、遠方的藍天,全映照在正館挑高4層樓的玻璃帷幕上,像一面鏡子。

參觀遊客有的成團造訪,有的是小家庭或情侶出遊,人人不約而同拿手機到處拍照。開幕一年多,這棟美術館被戲稱為嘉義最新網美打卡景點,也是在地人的愛,不單因為館內展覽細膩回應地方文史,更重要的是,城內過去沒有這樣的公共空間:既坐擁老派建築的低迴優雅,又流露時尚俐落的現代感。

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義景點-木建築-旅遊-吳書原
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義景點-木建築-旅遊-吳書原

戶外植栽由景觀建築師吳書原操刀,以一圈一圈的植物環繞基地,表達洄游的概念。(謝佩穎攝)

平實不平淡,用設計拉高質感

「在節能減碳的觀念普及之下,整個世界建築的趨勢,沒這麼鼓勵巨大建築的出現,」建築師邱文傑對《天下》表示。他擔任2021年台灣建築獎評審,而此館正是這屆的首獎得主,「嘉美館在這部份恰如其分,老屋新生,但沒蓋很大量體,只是微妙地增加了一個玻璃帷幕牆的盒子,然後把入口翻轉,這種處理手法很漂亮。」

「增加的盒子」是一個直角三角形,坐落在原本各朝不同方向、位置散亂的三棟老建物中央,因而把各棟串聯起來,變成類似U字型的建築群。三角形最長的一邊,即正館宛如明鏡的玻璃外牆,成為新入口,人們得穿越前庭搖曳的楓香樹和狼尾草,才能走進館內,和過往直接從外側的主要幹道中山路進出,缺乏緩衝區的狀態很不相同。邱文傑表示,這種轉成面向常民生活街道的做法,他非常喜歡。

嘉美館真正迷人之處,是乍看樸實、卻隱約洩漏出的高級感。

其中一棟歷史最悠久、建於1936年的古蹟,由日本建築師梅澤捨次郎設計,他同時也是台北松菸、台南林百貨的設計者,在當時就已經用比較現代主義的手法,處理嘉美館的前身──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比起追求垂直的古典樣式,梅澤放入更多水平線條,磚紋也不求裝飾,而是訴諸簡約。這使得翻新改建時,負責操刀的建築師王銘顯和黃明威,仔細思量如何對應這種現代感,而其中一個答案正是這個直角三角形盒子。

「我跟黃明威都很喜歡貝聿銘在華盛頓的國家藝廊東廂,那建築最有特色的,就是它是一座三角形的美術館,而且有一個角非常尖銳,」王銘顯解釋。仔細端倪嘉美館的三角形盒子,和南側老建物的交接處,不也是一道非常尖銳的角?因為尖銳,讓量體之間產生縫隙,進而產生過場,導致進入南側展廳之前,得先走過一小段坡道,儀式性油然而生。

邱文傑形容這種不緊黏、反而適度脫開老建物的策略是「禮貌的」,王銘顯則含蓄表示,兩棟建築單純相接太平淡了,「不想這麼平鋪直敘。」

充滿暖意的城市客廳

不想平鋪直敘的,還有朝外頭中山路的那一側。午後經過嘉美館,必定被那漂亮的立面吸引。王銘顯和團隊翻修時,把這一面的老舊外牆拆掉,換上CLT工法的木造牆。這是一種把木頭交疊加壓、大幅加強堅硬度的建築工法,環保且能有效減輕結構的重量。之後外面再加一道玻璃帷幕作為保護。陽光西曬,視覺突然時髦起來。

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義景點-木建築-旅遊-CLT
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義景點-木建築-旅遊-CLT

朝主幹道中山路的一側,由CLT木牆搭配玻璃帷幕,現代感十足。(謝佩穎攝)

沿著走,會發現開窗的形狀,以及絹印在玻璃帷幕上模仿磚紋的白色線條,逐漸改變,分別銜接起兩側古蹟不同的樣式,「我們希望立面有變化,像樂譜變奏一樣。梅澤先生的建築很優雅,我們想用現代的方式和他對應,」王銘顯說。

注入強烈的幾何語彙,又大膽選用挑高的玻璃帷幕,美術館卻不會因為走得前衛而產生距離感,原因在於大量使用木材。有這樣一種說法:木頭和人體一樣,由極高比例的碳元素構成,因而相較於其他材料,更容易使人覺得溫暖。

但在這案子中有雙重意義,畢竟嘉義市是木都,援用木材天經地義。可惜國內木業沒落已久,技術早和世界脫節,這次外側的CLT牆板,和三角形大廳使用的木頭集成材樑柱,分別從奧地利和日本引進。也可以說,引入這些技術,是把國內停滯的木造建築,再往前推一步。

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義景點-木建築-旅遊
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義景點-木建築-旅遊

平假日早上都有不少人參訪,也有許多爸媽帶孩子過來。(謝佩穎攝)

王銘顯還動了玩心,使用過去在日本習得的工法,把大廳桁架做成宛若魚腹的彎曲形狀。他說,最喜歡爬大廳側邊的樓梯,慢慢登高,慢慢靠近天花板的魚腹樑,「非常有戲劇性。」多麼好的視野,藝術、木色、陽光、植栽,一切都到位了。這是讓訪客會心一笑的美術館,也是一座新穎、明亮、充滿暖意的城市客廳。

【延伸閱讀】

打造全台最美休息站、澎湖厝 首位奪下AIA大獎的華人女性建築師是誰?

只能訂90天後的位置!磨10年才開的餐廳,台中「飛花落院」為何爆紅?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739期《穩綠電在哪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