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OB短評》#473 在民族與物種間探索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Openbook閱讀誌

更新於 05月23日12:00 • 發布於 05月23日12:00 • Openbook 選書小組

●子彈歌謠

黑幫、鑽頭饒舌與網路臭名的威力
Ballad of the Bullet: Gangs, Drill Music, and the Power of Online Infamy
佛瑞斯特・史都華(Forrest Stuart)著,鄭明宜譯,島雨公司,450元
推薦原因:知 議 樂 獨
這本精彩的都市民族誌作品,以芝加哥青年幫派為田野對象,但敘事的角度完全超越既有民族誌研究。不僅結合網紅注意力經濟、數位街頭等新型態的幫派場域,更細緻呈現饒舌音樂(鑽頭drill)的多元性與社會性,細說在這個幫派地盤戰場也移轉到「網路」的時代,音樂如何超越毒品創造幫派經濟效益,也超越社會關係自成一個重要的田野場域,讀來驚心動魄又充滿獨特韻律。【內容簡介➤

●離開學術界

善用學術功底、補足跨界就業力、調整溝通方式,Step by Step從為學而活到學會生活,無痛開啟多元職場
Leaving Academia: A Practical Guide
克里斯多福.凱特林(Christopher L. Caterine)著,謝蘋譯,臉譜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議 樂 獨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叩叩叩叩叩)不知為何明明是作者脫離學界的經驗談,讀來卻像是渡化無數學界浮沉者的經書。書中指引的出路,當然是作者個人的機緣,不見得人人適用,但核心的道理不變,那就是所有人都要像被龍捲風吹到異地的桃樂絲一樣,驚覺到:「托托,我們已經不在堪薩斯州了。」前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學術之路,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早就是偏離現實甚遠的空中樓閣。將頭頂上的目光移往腳下,審時度勢,抛棄身段,在人間泥濘中扎實踏出每一步。不為什麼高遠的學術理想,而是為了自己、為了親人,像侏羅紀公園裡的恐龍一樣,替生命找到出路。前人未至之路走來必然艱難,沒關係,沮喪時可以不時溫習本書,生機就在不遠處,願意放下就是彼岸。【內容簡介➤

●蟲之道

昆蟲的構造、行為和習性訴說的生命史詩
Innumerable Insects: The Story of the Most Diverse and Myriad Animals on Earth
麥可・恩格爾(Michael S. Engel)著,蕭昀譯,大家出版,950元
推薦原因:知 設 議 文 樂 益
本書不只是一本昆蟲學科普書,更以「博物館」作為知識主體,將昆蟲置放在自然史、生態學、演化生物學的跨領域系統中,在資料的呈現上亦能反映歷史縱深。翻開此書會先驚嘆其中的視覺呈現,除了有精彩稀有的插圖,文字說明亦簡明而宏觀,是各種意義上都「好看」的作品。【內容簡介➤

●能言善道的沙丁魚

來自海洋國度的奧妙故事
Éloquence de la sardine: Incroyables histoires du monde sous-marin
畢勒.弗宏思瓦(Bill François)著,沈台訓譯,啟明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知 議 樂
這是一部魚類的感官誌,從魚鱗的色澤花紋、海洋的顏色訊號,到整個海洋世界與魚群共組的豐富聲響和氣味,創造了一套海洋生物的語言。作者試圖以此書轉譯傳達這套人類難以領略的美麗語言,也動用其感官經驗,從與沙丁魚的奇妙相遇與對話開始,透過觸摸、聆聽、注視,為不同魚類的生態習性提出新穎的解說,充滿「能言善道」的敘事魅力。【內容簡介➤

●神熵之島

吳懷晨著,印刻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議 文 樂
原民的體感,漢語的秉性,開天闢地的精氣神,不知所終的飄零,作者的語言思索在此找到了絕佳的容器,出入太古,又能直抒胸臆。一座鯨落之島在虛空中載浮載沉,巍然壯闊,詭譎神祕。【內容簡介➤

●隱形大象的狩獵人

O caçador de elefantes invisíveis
米亞・科托(Mia Couto)著,胡涵譯,南方家園,360元
推薦原因:議 文 樂
台灣書市很少見到來自莫三比克的作家與作品,這本小說除了因此珍貴之外,更有諸多值得入手的精彩之處。如故事是以新冠疫情為背景,更能凸顯莫三比克的生活日常,而非大眾更常聽聞的戰爭動亂。此外作者也將戰爭與病毒對照,以當地人長時間經歷戰爭的體感與情感,重構傳染病的社會影響。這是一部集結26個短篇的豐富敘事,同時也呈現複數個歷史與個人經驗的傑出作品。【內容簡介➤

●首先把牛做成球。

まず牛を球とします。
柞刈湯葉著,黃鴻硯譯,麥田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批 文 樂
這部小說集充滿奇想、卻又不時挑戰社會不願碰觸的倫理問題。如同名作品將人造肉的議題加入「非人類」如何被認知,以簡單的「形狀」凸顯「生命」的定義侷限與人類中心。各篇小說讀來除了趣味性十足,也像在提出一個個科學與人性的辯證問題,是一部想像與理論深度兼具的科技寓言作品。【內容簡介➤

●圖書館生滅史

The Library: A Fragile History
安德魯.佩蒂格里(Andrew Pettegree)、亞瑟.德韋杜文(Arthur der Weduwen)著,陳錦慧譯,時報出版,680元
推薦原因:知 議 樂
在紙本書經常被唱衰的時代閱讀此書,會讓人嚴肅地思考媒介(紙質或數位)背後更不該忽視的知識危機:機構化、公共化的重要性。因此對作者來說,爬梳羊皮紙藏閣到數位圖書館等各時代生動故事,倒不在於以進化史觀或菁英官僚視角評價古今,而是在妙趣橫生的故事之下,提出像「貨幣」這樣的觀點重探圖書(館)的流通性與社會性,揭示圖書館更需受正視的特質與價值。【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閱讀通信 vol.282》是誰把拳擊手套放在歷史書旁邊?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定期贊助

  • 單筆贊助

  • 300

  • 500

  • 1,000

  •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 300

  • 500

  • 1,000

  •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 Openbook 選書小組
    2024-05-23 20:00 OB短評, 子彈歌謠, 離開學術界, 蟲之道, 能言善道的沙丁魚, 神熵之島, 隱形大象的狩獵人, 首先把牛做成球。, 圖書館生滅史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